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奉法不避说开去●张建公元24年,刘秀于军中立市,作为军人的贸易之地。为加强管理,任将军祭遵为军市令。就在这时,刘秀的一个“舍中儿”(刘秀府内仆人中的亲信)在军市中横行不法,谁也不敢管。祭遵知道后,便立即派人把刘秀的那个“舍中儿”抓来问罪,并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2.
马童庄     
河南省方城县券桥街西北角,有个村子叫马童庄。相传,王莽与刘秀“隐山”一战,刘秀兵败向东北方向溃退。王莽率人马尾追不舍。刘秀退到券桥街边潘河西岸,见河水湍急,便挥鞭催马,可那马只是四蹄直立咴咴乱叫,尽管被打得皮肉打颤,就是不下水。刘秀回头望望,王莽追兵旌旗招展,喊声震天,正向自己逼近,于是仰面长叹曰:“天  相似文献   

3.
刘秀地缘战略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以河北为基地 ,建立政权 ,组织军队 ,自立为帝 ,南下镇压了赤眉军 ,又先后扫平中原割据势力 ,再次统一了中国 ,历史上称为“光武中兴”。在历时十三年的王朝统一战争中 ,刘秀成功地运用了地缘战略思想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壮大自己 ,削弱对方 ,最终在群雄割据之角逐中一统天下 ,再续汉业。一、乱世务边 ,略定河北的地缘战略思想昆阳大捷之后 ,绿林军领导集团发生了内讧。刘秀权衡利害 ,采取了韬光养晦之计 ,隐忍私愤 ,顾全大局。不久 ,更始帝刘玄见河北纷乱无所统属 ,派刘秀行大司马职权“持节北渡河 ,…  相似文献   

4.
陈胜     
陈胜(?—前208年),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出身雇农,为我国农民起义的著名领袖。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等900多人被征调去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路上被大雨阻止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不能按期到达戍边。按秦律,这是犯了杀头之罪。陈胜认为:与其等死,不如举行起义。他和吴广等一起分析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形势,决定起义反秦,从此点燃了封建社会里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陈胜领导农民起义后,提出了“王侯将  相似文献   

5.
扳倒井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自立,改国号「新」。汉室宗亲不服,纷纷起兵讨伐新莽政权。刘秀带领人马去昆阳城(今河南叶县)同王莽决战。大军就驻在距昆阳城南四十里的柳林川。时值六月,赤日炎炎,随征将士和马匹  相似文献   

6.
隐字小议     
袁浩 《政工学刊》2007,(5):52-52
说到“隐”,自然让人想起历史上隐居不仕的隐士。上古时代的许由,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到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颍水据说就是安徽巢湖城内的一汪池塘,后人便称之为“洗耳池”。东汉的严光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到富春江畔钓鱼去了。刘秀让他当谏议大夫,他怎么也不肯受,甘做钓翁。至今浙江桐庐还有他的钓鱼台。其实像许由、严光这种消极逃避现实的态度并不足取。他们在世人的眼里只不过是奇人、怪人而已,形象也难称高大。你纵有天大的本事,如不愿报效国家、造福人民,又有何用?  相似文献   

7.
沙盘的起源     
沙盘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32年,汉光武帝征讨陇西(今甘肃东部一带)的隗嚣,召名将马援商讨进军战略。马援对陇西一带的地理情况很熟悉,就用上堆成一个与实际地形相似的模型,从战术上作了详尽的分析。汉光武帝刘秀看后高兴地说:敌人  相似文献   

8.
从郅恽夜阻光武帝说起●孙睿《世界智谋故事精萃中国卷》记载,汉光武帝刘秀喜欢打猎。有一次,刘秀打猎回来太晚,到洛阳东门时,城门已经关闭。刘秀让士兵叫门,说皇上驾到,马上开门。守门官郅恽站在城头向下摆手,不予开门。刘秀以为郅恽不相信,便站出来亲自叫门。谁...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喜欢干什么,干事有什么特点,久而久 之,人们会因此给他一个“雅号”。人武系统有闻名 全国的“扶贫司令”彭楚政,还有很多有这种或那 种“雅号”的人武干部。这里撷取一组来自人武系 统的人物报道。请看我们——  相似文献   

10.
陈寿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一则记载 :建安五年的春天 ,袁绍积极筹备粮秣兵马 ,统率十万大军准备伐曹。袁绍的谋臣田丰对他说 :“曹公善用兵 ,变化无穷 ,众虽少 ,未可轻也 ,不如以久持之。……不及两年 ,可坐克也。”袁绍不听 ,田丰再次恳谏 ,袁绍大怒 ,将田丰关进大牢。官渡一战 ,袁绍大败。有人向田丰说 :“君必见重。”田丰却说 :“若军有利 ,吾必全 ,今军败 ,吾其死矣。”袁绍回来 ,对左右说 :“吾不用田丰 ,果为所笑。”于是 ,就杀了田丰。田丰反对袁绍伐曹的意见 ,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按理应当受到重用 ,结果反而被袁绍所杀。这似乎…  相似文献   

11.
“瘦羊博士”赞孙曦甄宇是东汉光武帝时的博士。一次,光武帝刘秀祭祀后,按惯例赐给博士们每人一只羊。因羊大小肥瘦各不相同,博士们争执不下。博士总管提出杀羊分肉或拈阄儿两套分羊方案,甄宇皆认为不妥,他当众牵走了羊群中最小、最瘦的一只,博士们见此不再争执。刘...  相似文献   

12.
汉光武帝刘秀故里的襄樊预备役某团后勤处长亢祖存,特别会精打细算、当家理财,受到全团官兵的赞扬。为了表彰他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年7月他被湖北省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上级一纸命令,亢祖存被任命为襄樊预备役师某团后勤处长。当时,团里因办企业亏损,负债累累,外欠款20多万元,训练、正常办公所需经费紧缺,常常等“米”下  相似文献   

13.
《政工学刊》2005,(8):64-64
“父母官”是旧时中国老百姓对州官、县官的尊称。这一称呼是由何而来的呢?《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时隔不足百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阳郡百姓又幸运得遇新任太守杜诗。《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夕,古隆中所在地湖北襄樊农村处处欢歌笑语。石花古镇的舞龙舞狮、刘秀故里的太平鼓、宜城的地秧歌、南漳的皮影戏……以民兵为骨干,展现时代风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一场接着一场,一幕连着一幕,异彩纷呈。民兵们端出文化“大套餐”,让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有效占领了农村阵地。  相似文献   

15.
河北平山县位于太行山西部,党中央在解放全国最后一个农村山区指挥所——西柏坡,就在这个县。近年来,只要到过西柏坡的人在赞叹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同时,无不被西柏坡民兵不畏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荒山秃岭上开垦出绿洲,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事迹所感动。西柏坡民兵都说全靠“武书记”刘秀田用兵有方。  相似文献   

16.
孙子是我国的“兵圣”,其名著《孙子兵法》在我国较早阐述了军事经济思想:提出兵事关系国家存亡,是其军事经济思想立论之基;实行“无税”措施发展农业,富国强兵;认为“军无辎重则亡”,重视后勤保障;主张“因粮于敌”,保证战争之需;强调“兵贵胜不责久”,避免国家财力枯竭;指出“国之贫于师者远输”,重视军事运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速决战”与“持久战”小议郭玉千,张新元《孙子兵法》注重速胜,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决战”战略思想。有许多评论文章议为孙子的“速决战”过于片面和绝对,与毛泽东的“持久战”战略思想相矛盾。笔者以为,孙子的“速决战”与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思...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军事战略自古就有“贵胜不贵久”的特点。这大概是因为在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通常是在军事实力与军事潜力都占优势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更由于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不允许其耗时费力,常年累月地与敌人相持。所以,尽管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提出敌众而武,必以为久的思想,唐代《卫公兵法》又提出“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①的观点,中国古典兵学的主导思想仍是主张速战速决。以致明代军事家俞大猷为了说明“持重”思想不得不对《孙子兵法》中的说法表示异议,说“速而果拙,何贵于速;迟而果巧,何嫌于迟”②。迄至…  相似文献   

19.
战争轶闻     
双关妙联斥汉奸 1940年3月,卖国求荣的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就职那天,被誉为“当今王羲之”的灵谷老人写了一副对联: 昔日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阿谀拍马之辈对此联大加赞赏。但有人悄悄地提醒汪精卫,这副对联写的不是好话:“昔日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该死”  相似文献   

20.
“财”,由“贝”和“才”组成。“贝”为义符,“才”为音符。我今说“财”,主要冲着“才”字来。 “贝”为货币,“才”为人才。道理明白:有“贝”无“才”不为“财”,只有金钱没有人才不算拥有财富,人才是财富的必然构成要素。所以,人才引进是世界各国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例,1939——19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