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某预备役防化团着眼"战时应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目标,按照"人员规模合理、训练扎实规范、快速动员集结、快速展开处置"的思路,落实人员编组,优化兵员结构,不断提高预备役应急分队建设水平。他们坚持以防化专业技术训练为重点,以落实训练教学责任制为抓手,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积极开展复杂条件下的实兵实装训练演练,为执行首都核心城区核化救援任务夯实了基础,先后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庆典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受到军地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某预备役防化团,针对未来局部战争需要及平时担负的城市防化保障任务,区分重点、难点,组织各级指挥员打破传统训练模式,探索和研究新战法、新对策,使预备役防化部队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化保障能力、平时担负的城市应急防化保障任务和随时应付突发事件的本领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担负的职能使命,北京某预备役防化团紧紧围绕能打胜仗的目标要求,着眼"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需要,坚持"精干、可靠、管用"的标准,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拓宽预备役人员编组渠道,创新整组手段,强化军事训练,推进预备役应急力量建设科学发展。紧贴使命选精兵为进一步优化预编组织,扎实提高预任官兵遂行核化应急救援的任务能力,该团不断创新整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丁宪柱 《华北民兵》2010,(12):22-22
北京某预备役高炮团紧贴使命任务,围绕"战时能应战、平时能应急"的要求,从编配、管理、使用着手,大力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质量。注重平战结合编预备役部队建设,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工作中,该团党委发现,一些同志把预备役军官选拔重点放在地方党委、政  相似文献   

5.
"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目标要求,如何适应形势和任务需要,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切实履行"打赢"使命,是部队建设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必须加强研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来论摘要     
贾瑞帆 《华北民兵》2005,(11):34-34
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生成与提高,一是靠编组,二是靠教育训练,三是靠有效的管理。从严治训是从严治军的重要内容,是生成与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北京某预备役防化团作为首都唯一一支预备役防化力量,担负预编的4个城区、25个街道社区的应急救援任务。该团党委认真研究当前形势,果断作出决定,今年预备役士兵训练必须紧贴任务需要,从严从细从保障需要出发搞好训练。在奥运前夕,他们集中15天时间对来自4个城区、60个地方单位的200余人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北京某预备役防化团党委着眼首都核心城区核生化应急救援的形势任务,立足现有人员装备,坚持按纲施训、依法治训,不断深化使命课题针对性训练,部队完成核生化应急救援先期侦察任务和核生化应急救援任务能力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纪树光 《国防》2010,(8):55-55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有效履行我军新的职能使命,科学统筹“双应能力”建设,努力做到“战时能应战、平时能应急”。  相似文献   

10.
张智 《国防》2006,(7):43-44
国防动员训练,是指国防动员机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等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所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活动。加强国防动员训练,切实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使战争潜力有效地转化为战争实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国防动员训练的新模式,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一、紧贴形势与任务需要,确立“训用一致”的训练内容体系国防动员训练,必须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总体要求,针对国防动员力量可能担负的应急救援、城市防空、维稳保交、支前…  相似文献   

11.
吴问其  郭剑 《国防》2012,(11):84
广东某陆军预备役防化团着眼专业特点,坚持平时应急与战时应战一体,坚持军地协作融合,探索创新了应急力量"组、训、装、保、管、用"的方法路子。在公安机动大队共同组建常备核化生应急救援分队,在安监系统抽组核化企业安全员组建核化生应急救援分队,在环境监测站组建应急化验小分队,并首次抽组营、连预备役骨干成立常备预备役核化生应急处置队,按现役建制连队的标  相似文献   

12.
民兵应急分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精干、专业技术含量高、应急功能全,是新形势下民兵应急分队质量建设的必然趋势。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民兵应急分队担负的任务将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面对日趋复杂的反恐怖斗争形势,还将担负许多具有专业技术性质的应急任务,如防化救援、交通运输、工程保障等。因此,要把那些平时和战时都需要的专业技术兵员编人民兵应急分队,使其组织结构更科学合理,应急功能更具体全面。  相似文献   

13.
崔照波  刘鹏  陈飞 《华北民兵》2009,(12):45-45
山西某预备役团与驻地联通公司共同开发"预备役部队短信群发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团队机关同广大预备役官兵之间的联系。通过群发短信,大大缩短了应急拉动时官兵收拢时间,提高团队履行"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职能任务能  相似文献   

14.
黄光汉 《国防》2004,(12):24-26
对预备役部队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形势,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按照任务牵引、信息主导、加快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路,认真搞好预备役部队的调整改革,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努力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切实将预备役部队建设成为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拳头”力量。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正确发展方向。要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  相似文献   

15.
作为首都核心城区唯一一支化学应急救援力量,我们坚持从执行任务需要出发,针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所担负的职能使命,着眼"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需要,坚持"精干、可靠、管用"的标准,逐步完善了两类三级应急分队建设(现役、预备役两类,团、营、连三级),摸索出一条具有预备役防化部队特色的方法路子。通过主动作为,赢得应有地位。我们主动与5个城区的应急办、安监局、民防局、公安局等政府职能部门联系,以专题讲座、安全周主题日宣传、军地联动演练等形式,积极普及防化知识,展示专业装备,消除民众  相似文献   

16.
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时动员后组织的应急训练,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实施战时动员后,对快速集结起来的预任军官和预编士兵所进行的成建制军事训练,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向现役部队过渡,尽快形成战斗力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阶段。应急训练有利于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动员中和动员后的部队管理,有利于遂行作战任务。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时动员后应急训练应确立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武部依据《河北省民兵预备役部队重点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实施方案》和《保定市民兵预备役部队重点应急专业力量建设规范》标准要求,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立足地域特点,着眼任务需求,狠抓民兵应急力量建设,构建了一支"编配优、拉得出、展得开、用得上"的民兵应急队伍,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某预备役师着眼提高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两应”能力,围绕应对多种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结合现有武器装备和应急器材,  相似文献   

19.
唐洪青  丰志敏 《国防》2011,(7):39-40
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日益上升,国家武装力量承担的非战争军事任务日益多样繁重,民兵预备役部队必须牢固树立"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指导思想,紧贴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与非战争安全威胁形势,在积极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常态化的同时,大力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努力实现由应战为主向应战准备与应急使用并重的职能转变。就边疆省区系统而言,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应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部队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现役部队最直接的后备和补充,应将其视为增强军队后备力量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水平,对于主动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场需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有效履行预备役部队使命任务,显得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