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针对某型导弹飞行掉弹故障,依据导弹武器系统组成结构,采用FTA方法,研究了故障模式与故障部位,并通过试验对故障定位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与机理,提出了避免该类故障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g值加速度计动态校准要求激励信号的频率大于加速度计谐振频率的需要,采用小型Hopkinson杆和激光干涉仪构成动态校准系统,对某型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校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产生脉宽10滋s以下的窄脉冲加速度激励信号,对一阶谐振频率大于100 k Hz的高g值加速度计可以实现动态校准。  相似文献   

3.
飞航导弹故障飞行落点概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航导弹故障飞行落点概率难以准确计算的问题,通过分析导弹的各个分系统的故障机理重新提出五种故障模式,依据逐系统串联的原理建立了故障模式的概率分配计算模型;在对发射、飞行和故障后坠落等阶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各故障模式的仿真模型;最后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某型导弹故障飞行落点的概率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4.
舰空导弹引战配合可视化仿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更加直观的舰空导弹引战配合分析方法,充分利用飞行试验数据和弹道仿真数据,通过引战配合数学仿真计算和可视化仿真,复现了弹目交会时战斗部破片杀伤目标的过程,并在某型舰空导弹飞行试验引战配合分析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加速度计安装方向和位置向量补偿的问题,理论上推导了一种六加速度计无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安装误差校准方法,通过重力效应进行加速度计方向向量的校准,通过载体旋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进行位置向量的校准,然后利用校准的结果进行加速度计输出补偿,并进行了计算机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加速度计安装校准和补偿,系统精度可提高600倍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高机动性要求,空空导弹常采用大攻角飞行;然而导弹大攻角飞行时存在通道间耦合严重、气动力系数摄动范围大等问题,使设计模型与实际对象误差严重,传统方法设计的自动驾驶仪很难满足鲁棒性要求.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中存在的未建模误差和气动力系数摄动等不确定性因素,采用μ综合设计方法,以某型导弹为例对其俯仰通道驾驶仪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根据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方法,构建了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给出了导弹发射前检查可靠性、导弹发射可靠性、导弹制导飞行可靠性、导弹命中目标可靠性的三角模糊数评定方法;采用专家评定法,评定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单个设备可靠性的三角模糊数。通过研究,可评定舰空导弹在作战使用环境下的飞行可靠性,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应用实例证明了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H∞控制理论的某型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导弹制导回路鲁棒自动驾驶仪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结合某型导弹进行了混合灵敏度自动驾驶仪的设计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混合灵敏度自动驾驶仪对导弹模型的摄动表现出了较强的鲁棒性,可以控制导弹在大范围飞行过程中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时域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导弹空间飞行环境的日益恶化,为了分析空间碎片对远程弹道导弹空间飞行安全的影响,分析了导弹弹道和空间碎片预测模型,建立了基于数值法的远程弹道导弹与空间碎片碰撞预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空间碎片对远程弹道导弹飞行安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空间碎片对远程弹道导弹空间飞行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研究结果可为导弹飞行安全预警和导弹发射窗口选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飞机"黑匣子"理念,充分利用导弹弹上数字总线和接口资源,通过对信号采集与存储、设备回收、数据存贮、电源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弹载"黑匣子"总体方案及主要功能单元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抗冲击环境分析。通过弹载"黑匣子"可获取导弹飞行过程关键数据,解决了列装导弹飞行试验中因缺乏遥测数据带来的排故困难,也为导弹飞行试验数据录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对舰艇摇摆状态下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发射姿态的计算方法及其典型飞行弹道分析的基础上,将导弹运动学弹道分成无控段、初制导段、初末制导交接段和末制导段,根据导弹各飞行阶段的制导特征分别建立了飞行弹道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发射姿态的导弹弹道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该模型可进一步确定舰艇摇摆状态下,舰空导弹的杀伤区、战斗部的毁伤能力及导弹的发射时机,为指挥员进行防空作战指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地弹道导弹射击精度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射击弹道的基础上,建立了射击精度评估的简化数学模型,针对某型导弹飞行弹道仿真数据进行射击精度评估,精度指标与仿真结果一致,满足射击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机载空地反辐射导弹(ARM)作战特点,详细分析了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过程,并对其作战过程进行了仿真建模,深入研究了反辐射导弹在单点源、两点源、三点源作用下的作战效能,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方法仿真模拟了反辐射导弹作战的全过程,并对其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影响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为某型空地反辐射导弹的靶场训练提供了比较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地地弹道导弹射击弹道的基础上 ,建立了其落点计算的简化数学模型。针对某型号导弹飞行弹道仿真数据进行落点计算 ,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达到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弹道导弹飞行主动段和自由飞行段的运动学模型差别很大,对导弹过关机点状态的准确及时估计,对于跟踪信息处理方式的切换意义重大。基于雷达跟踪信息,提出将推力加速度作为特征量估计导弹过关机点状态,并推导了观测方程。针对观测方程非线性问题,通过对多个随机变量的线性化,利用递推最小二乘(RLS)算法获得了推力加速度的递推估计。通过误差分析,给出了过关机点状态估计门限计算方法。仿真表明,该估计方法能够准确及时地给出过关机点状态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体化试验的设计方案和试验流程,并分析了一体化试验的技术关键:仿真可信性评估;半实物仿真;仿真试验数据与飞行试验数据的一体化处理。利用一体化试验技术对某型装甲步兵战车导弹射击试验中出现导弹逸出视场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制导炮弹由身管武器发射,其飞行控制能力和导引信息量有限,基于预测落点位置偏差量来修正速度方向并在控制时间内连续分配导引指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末制导方法。根据非线性弹道方程组的级数解预测弹丸落点位置,得到落点与目标的偏差,并提出了两种通过此偏差解算当前速度方向修正量的方法。取剩余飞行时间为修正时间,通过将速度方向修正量分配到整个剩余导引段建立了加速度修正公式,以减小导引指令饱和的可能性。通过连续地预测落点和分配加速度指令来实时地导引飞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方法简单可行,精度高,对控制能力要求较低,且具备较好的制导效果和毁伤效果,为该体制制导炮弹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某型采用格栅舵进行控制的巡飞导弹进行了侧向动态特性分析;通过对飞行时格栅舵偏转提供的偏航与倾斜控制力进行研究,采用小扰动线性化理论对气动力、气动力矩与运动方程进行了线性化,选取巡飞初始状态为特征点,计算了该状态下各系数的值,建立了侧向扰动运动方程组;由扰动运动方程组分析了自由扰动运动的稳定性和运动特点,求得以舵偏为输入的各偏量传递函数,得到舵阶跃偏转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该状态下,巡飞导弹具有侧向稳定性,倾斜转弯的机动能力要远远大于侧滑转弯。  相似文献   

19.
防空导弹发展的新趋势──高速高加速飞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干扰、反隐身、抗饱和攻击和拦截高速目标的需求牵引下,防空导弹越来越明显地向着高速和高加速飞行方向发展,特别是中高空防空导弹,这种发展趋势更为明显。因此,解决防空导弹高速和高加速飞行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就成了防空导弹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深入研究反辐射导弹的红外辐射特征,并建立其红外辐射简化模型.以导弹蒙皮、发动机尾喷管及尾喷焰作为导弹的主要红外辐射源,计算某型反辐射导弹在3μm~5μm和8 μm~12μm波段在不同方向上的红外辐射强度,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为红外告警系统探测反辐射导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