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三国两晋时的世兵制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三国鼎立,战争连年,人口锐减(由汉顺帝时的四千九百多万,减少到七百六十七万),户籍混乱,兵源非常缺乏。鼎立的三方为了扩大军队,以制胜于人,都先后强制实行世袭兵役制,简称世兵制。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2.
八旗入关后保留了原有的军事制度,旗人仍然是世兵制下的军人,当兵是其唯一职业。甲午战后、庚子之役前的八旗军事改革停留在武器装备、训练和战术等层面,未触及世兵制等八旗根本制度,旗人身份变化有限。新军建立则使得八旗的军事功能逐渐被抽离,旗人开始脱离军营,当兵成为旗人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职业",旗人不再受"军籍"的强制。宪政改革则赋予部分旗人参政权利,促使"旗籍"摆脱以往"兵籍"的制约,转变为类似"民籍"的一种籍贯证明,旗人由此最终脱离"世隶军籍"的限制,成为普通国民。  相似文献   

3.
论军费起源     
军费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古代兵制由公民兵发展到雇佣常备乒。雇佣常备军要求国家负担其装备、给养、军饷等维持费用;二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社会乘余产品为军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夏凌 《军事历史》2004,(5):11-13
黥兵制,即在兵士脸手刺字以区别于平民并明确其指挥建制的一种兵役制度,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北宋,终于南宋被元灭亡之际,前后延续300余年,成为中国古代兵役史上的一种奇特景象。遗憾的是,五代史、宋史对这一制度记载甚略,后代史家出于为统治者讳等原因,也对此研究甚少。本文结合大量史料,对黥兵制产生的时间、原因及推行情况作一较为详尽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元明清时期的世兵制元初兵制,大致沿袭辽、金等北方民族的传统,以部族为单位,实行举族皆兵制。凡蒙古族及其所领之下其他部族的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无众寡,尽佥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后因兵力不足,又规定汉人当兵。通常是二十户出一兵,或者二十丁出一兵,年  相似文献   

6.
兵制,即国家的军事制度,是整个政治制度中的一大部门。兵制的得失,常常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唐杜佑论兵时说:“若制得其直,则治安;失其宜,则乱危。”他注意到兵制之重要,但在唐以前,人们对兵制之研究,并没有引起重视,就在杜佑这部专载历代典章制度、卷帙浩繁的《通典》中,也没“兵制”这一门类。陈傅良的《历代兵制》,当是系统研究我国兵制的肇端。  相似文献   

7.
古代兵制对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制也就是军事制度,即军制。它是针对军事力量的组织、管理、训练、储备、征募等制定的法规,以及由这些法规规定下来的军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军事指挥系统、军队编制、动员体制、兵役制度、军官培养制度、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管理制度,以及人事任免、奖惩制度等。古代兵制与传统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牵涉到上层建筑内部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涉及到兵制与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政治生活、公民政治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本文拟就几个主要方面的关系做一尝试性的探讨。一、古代兵制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作用毛…  相似文献   

8.
19世纪60至70年代,作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陆军大臣的米柳京,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这场改革尽管不彻底,但它基本上适应俄国废除封建农奴制,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经济改革,以及军事技术装备发展的需要,使俄军由封建农奴制的军队变成一支资产阶级类型的比较近代化的军队。米柳京在这场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在俄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米柳京(1816—1912年)出身贵族家庭,从小有  相似文献   

9.
北魏从拓跋珪建国到东、西魏分立,历时148年。这期间经历了由家长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与政治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军事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深刻变化,其军队由原始流寇式的部落兵转变为相对稳定的常备军,由部落兵制开始向府为兵制演变。一、部落兵制时期北魏立国初期(386—395年),奴隶占有制与封建土地关系并存,而以奴隶占有制为主导。北魏政  相似文献   

10.
世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实行的兵役制度。当时军户、士家子弟世代为兵,不经赦免,不得转为平民。这种制度到了明清时代,也曾被采用过。军户魏、晋、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是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阶层。南朝时代征发军队,没有固定的制度,完全根据统治者的需要而定。在军情紧急时,便强迫人民率户从军,遇有士兵逃亡,便  相似文献   

11.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南部边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景颇、瑶、藏、布朗、阿昌、怒、普米、崩龙、独龙、蒙古等民族。由于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又大多地处边远,风俗各异等原因,历代中央封建王朝又不能把内地的一套统治机构和办法照搬到少数民族地区,因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内地的,带有封建性质的土司制度和土司兵制。  相似文献   

12.
动词重叠式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重叠 AA 式按语义可分为连续型、短时型和足音型等类型。连续型和短时型各有自己的发展路线和发展条件。ABAB 式亦属短时型的发展。AABB 式大体上是沿着连续型重叠式发展的,进而形成了反复型重叠式。除短时型动词重叠式产生于宋元时期外,其他重叠形式则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军事、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历史功过、是非得失,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仅就其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作简要述评。一、曾国藩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组建湘军之前,清朝军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八旗,一种是绿营。八旗由满族旗人组成,是清王朝得以问鼎中原、建立全国政权的基本武装力量,在清军入关之后,由于长期养尊处优,已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因此,自康熙起,清王朝实际是靠绿营维持其统治。绿营是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沿袭明代兵制组织的武装,…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兵制,前期以卫所兵制为主,后期以募兵制为主。卫所兵制时期,利用军士屯田,军费开支由军屯收入提供。募兵制时期,屯田弛败,军费开支由国家财政供给。对明前期军屯收入、国家养兵量、养兵费用及军屯收入占军费开支的多少,卫所兵制向募兵制嬗变的原因,明中后期国家募兵数量、募兵费用及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等进行探讨,可以了解明代兵制的嬗变及其对国家财政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自卫队的学生兵制度创立于一九五四年,是随着自卫队的创立而产生的,迄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所谓学生兵制度,就是日本自卫队为满足陆海空三军的专业技术骨干需求而设立的从初中生中招收军士的制度。在日本自卫队各种任用制度中,该制度具有招收年龄小、军衔低等特点。目前,已招收三十五届,毕业一万六千八百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兵役制度演变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兵役制度是从清代八旗、绿营世兵制 ,湘军募兵制逐渐孕育、酝酿中初创的。袁世凯在参照中外兵役制度的基础上 ,提出北洋新军兵役制度 ,具有募兵制与征兵制结合的性质。北京政府时期 ,对北洋新军兵役制度加以改进 ,提出北洋陆军兵役制度 ;国民政府时期 ,以中外兵役制度为借鉴 ,提出义务兵役制度。这种逐步的传承、改进 ,反映出 1 840年至 1 949年期间中国兵役制度走向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7.
孙子所著《孙子兵法》产生于多极竞争的春秋时代,其中含有对处理春秋时代诸侯列国多极关系的理论总结。当然,当时诸侯列国的国家关系同今天的国家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其中许多共同的一般指导原则仍然对后世的多极斗争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意义。当今世界战略格局正在由两极向多极转化,观今鉴古,孙子的多极竞争思想不无可资借鉴之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问世于春秋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在意识形态上 ,是由天命观走向重民轻神的转变 ;在社会制度上 ,是由奴隶主私有制向农奴私有制过渡 ;战争的规模越打越大 ;逐渐系统地发展了军事战略和治国方略 ;社会变革打破了旧秩序。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兵书,是对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它包括清以前产生的兵法、兵制、兵器、军事地理、名将传略等方面的书籍及民国以后对这些书籍的注释、今译、研究和翻印本。我国兵书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不仅在军事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哲学史、科学技术史、文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常说的“三军”是指陆,海、空军。或泛指人民军队。其实,“三军”一词自古有之。“三军”是古代的兵制。春秋时,各诸侯大国都设“三军”。如晋称中军、上军、下军;楚称中军、左军、右军;齐,鲁、吴各国都设上、中、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