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都必须始终坚持清正廉洁 ,一身正气 ,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 ,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决不允许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些都是执政的共产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最根本的“为官”之道。党的干部要破除封建的“官本位”思想 ,高扬和树立共产党人应有的“新观念” ,正确处理好“做官”与“做人”、“做官”与“做事”、“做官”与“做文”的关系 ,树…  相似文献   

2.
(一 )堂堂正正做人 ,是为官的永恒主题。堂堂正正做一个“大写”的人 ,清清白白做一个“小写”的官 ,这是每个善为官、善从政者都要在人生中实践的一个永久课题。文学家萧军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好人不见得是好官 ,但好官必须首先是个好人。无数事实说明 ,为官一张纸 ,为人金不换。完善的人格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 ,而天大的才能却弥补不了人格的缺陷。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志存高远。为官者立身做人 ,理想志向是第一位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领导干部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  相似文献   

3.
权力是人民给的,形象是自己树的。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权力是信任,权力是责任,权力是舞台。“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 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记载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天,子张问孔子,一个做官的人应该如何从政呢?孔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意思是说,要做好官,就应该“尊五美”而“屏四恶”。所谓“五美”,一是“惠而不费”。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就是说,一个做官的人,掌握一定限度和范围的权利,做一些关系老百姓利益的好事,并在自己的权限之内,是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不做呢?“身在公门好修行”,能办又不费什么力气,就应该办。二是“劳而不怨”。“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一个做官的人,既然选择了为民做主的仕途之…  相似文献   

5.
“德”与“得”两字虽同音,但对人的作用却大相径庭。古往今来,因“德”而永垂青史者不乏其人,因“得”而身败名裂者也是史不绝书。这两字还如影随形,在贪“得”之后,紧随的便是缺德。比如:得到了一个第三者的拥抱,便缺了为夫或为妻的德行;得到了一次不该得的礼品,便缺了做公仆的德操;得到了一笔贿赂,便缺了当权者的德政……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因而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和性命的更是大有人在。有人说:“一个为官者,如果一旦缺失官德,其生命之花必将随之枯萎。”用现代汉语话讲,官德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  相似文献   

6.
封建帝制时,凡新高榜得中者均要放任各州衙府县为官。新官上任前为把官当好、出政绩,都要去老官员处探询为官之道,老官员不免告诫勉励“勤政、廉洁”或“吏治之禁忌”等箴言。我们以为,为官的确有“道”,这里讲的道是一种精神,是一个人做官的灵魂。对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为官之道就是要带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个性服从党性个性,即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党性,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集中表现,具有原则性的鲜明特…  相似文献   

7.
怎 样做人不是一个新课题。千百年来 ,无论是作为深邃的哲学命题 ,还是现实的人生话题 ,都一直为人们所讨论 ,所实践。怎样当官、如何用权是领导干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但这决不是说 ,领导干部就不存在怎样做人的问题。无数事实说明 ,领导干部的做官和做人是互相联系的。做官里有着做人的道理 ,做不好人就当不好官。一个好人未必能做好官 ,而一个好官必须是一个好人。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指出 :“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所以 ,要十分重视做人的问题。领导干部要把怎样做人作为自己的永恒课题。领导干部要遵守一般的做人准则 ,就像毛…  相似文献   

8.
据3月5日《特区青年报》载,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在最新一次的利益申报中,详细列出了过去18个月中接受各界朋友赠送的礼品,大到昂贵的纯金纪念品,小到普通的一块年糕、一个椰子等,他都登记充公,总数达1160份。谁都知道,我们的“公仆”也有收礼的现象。迄今为止,笔者没有看到有见诸于报端或用其它方式公布于众的收礼单。如今收礼出了格,栽了跟头,党籍被开除了,官被罢免了,甚至犯了法蹲了大宇的也屡见不鲜。至于不显山,不露水,暗地里收受“礼品”的“公仆”则更是没法统计了。两相比较,我以为董建华开列“收礼单”…  相似文献   

9.
"官无二业,事不并济"出自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意思是说为官者不能兼做其他职业,许多事情不可并行不悖。张衡给出的理由是:"昼长则宵短,日南则景北。天且不堪兼,况以人该之。"在他看来,世上很多事情存在此消彼长或顾此失彼的关系,很难两全其美、皆大欢喜,为官者尤须慎之又慎。"官无二业,事不并济",作为古人给居官者立下的规矩,透过历代吏治和官箴不难看出,其意在引导和规范官员尽心理政、用权为公、守好俸禄,而不能一心二用、荒废主业,更不能与民争利、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10.
为官者要"不欺"任福军宋朝邓州有位新科状元贾黯,在回乡省亲时慕名前来挥望范仲淹,并施礼求教:"范大人,学生初入仕途,应当怎样做才好?"范仲淹推心置腹地说:"为官就要忧国忧民,不然就难当好官。我们为官不在大小,都要上不欺君,下不欺民,为官清正,廉洁奉公...  相似文献   

11.
我们做学问、做人、做事,尤其是做官。都要注意讲究心静、心净、心镜。心镜(见《汉语大词典》第七册第393页):佛教用语,指清净之心,谓心净如明镜。能照万象,故称。做官内心清净,无私心杂念。即达到“心镜”的意境,才能心系人民勤勤恳恳地当好官。如几次到很贫困、而没有污染的阿里地区任职的孔繁森,他下基层走村串户随身背着药箱,看到缺吃少药的孤寡老人,不仅将自己身上披的大衣、钱物给了他们,而且将他们那双并不干净的双脚放进自己的怀中暖着。  相似文献   

12.
我们做学问、做人、做事,尤其是做官,都要注意讲究心静、心净、心镜。心镜(见《汉语大词典》第七册第393页):佛教用语,指清净之心,谓心净如明镜,能照万象,故称。做官内心清净,无私心杂念,即达到“心镜”的意境,才能心系人民勤勤恳恳地当好官。如几次到很贫困、而没有污染的阿里地区任职的孔繁森,他下基层走村串户随身背着药箱,看到缺吃少药的孤寡老人,不仅将自己身上披的大衣、钱物给了他们,而且将他们那双并不干净的双脚放进自己的怀中暖着。如果他的内心有什么其他想法,他能做到这些事情吗?他最多也只能为了上镜头的需要,与老人家握握手而…  相似文献   

13.
领袖、领导与公仆王景堂领袖,本意是指衣服的领和袖。《晋书·魏舒传》载:“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是说堂堂正正的魏舒,可为人之表率。魏舒其人,少时父母双亡,寄养于外公家,自幼立志显达,后仕晋武帝为司徒。他之所以被誉为“人之领袖”,主要事迹有二,其一是“...  相似文献   

14.
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今天,我们在学习实践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政治上强不强、行动自觉不自觉,就是要看我们每个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不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强不强。如果只想当官而不当“公仆”,处处高人一等,凌驾于群众至上,不仅影响党群和干群关系,而且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15.
无私度量宽     
增广 《云南国防》2001,(6):41-41
做人与做官的基本标准,尽管历朝历代要求不一,但都必须遵循当时的社会公德,遵循各自的职业道德。总体讲,做人要有人格,做官必须要有官格、官德。  相似文献   

16.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宫;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视察期间,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一副对联。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17.
做人与做官     
对做人与做官,许多伟人有过独到见解。民国初期,鲁迅在教育部供职时,曾对当时官场的陋习和腐败作过深刻的揭露。他指出,许多人热衷于做官,并非要为社会做事,而是意在弄权、谋利。官位越高,掌握的权力越大,可捞的名利也越多。做官而不做事,如何显其政绩?诀窍自然在于会“做戏”——行官势,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算是“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不跑白不跑,跑了不白跑”、“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成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有什么嗜好,然后挖空心思打通“关系”,摧眉折腰、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只为无官的谋得一官半职、有官的获得升迁重用。事实上跑官要官之所以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成风气,关键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史载北宋王旦当宰相时,…  相似文献   

19.
王军 《政工学刊》2007,(8):56-56
一个人的一生,归根结底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一个领导干部的一生,说到底三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三是做官。“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官。”“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官。”这些脍炙人口的训言,阐述着一个古老而现实、朴实而又深邃的道理:做人要有底气,做事要戒浮躁,做官要重官德。每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躬身践行。  相似文献   

20.
做人与做官     
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和基础。品行不好, 有再大的本事.做再大的官,在他人心中的 地位也不高。人品连着官品,人品是官品的 基础.官品是人品的延伸。一个领导干部如 果没有好的人品.缺乏做人的基本品德.一 旦权力在手,就会放任自己.滥用职权,为 己谋私利.就会失去做官的资格。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入.道德高尚是必 不可少的素质。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风 貌直接反映了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 人的行为方式和做人准则。那些以权谋私的 领导干部大多是一些人格缺损的人.而那些 把权力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的领导干 部都是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作为领导干部一 定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加强世界观改造和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