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主流从军备竞赛转向包括经济实力和高技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内的竞争,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中心任务。除美国以外,主要西方国家军费开支锐减,国防任务驱动的研发经费逐年递减。新军事变革呼唤信息化与机械化的有机结合,模糊了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趋向合一,而且一些领域民用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军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伟  陈林 《国防》2011,(9):64
一要在目标上融合。这个目标就是富国强军。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军用资源与民用资源的兼容度越来越深,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的融合面越来越宽,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互通性越来越强,经济发展对军事技术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国家调整了国家安全战略,在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防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以期实现二者的双赢。军民融合的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发展两用技术、形成军民一体化国家工业基础的理论,逐步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国防科技政策和国防转轨的核心。各大国在大幅削减国防预算的同时,合理利用多年形成的军用和民用科研生产能力,继续保持了必要的国防实力及国防高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调整本国的科技政策和国防战略,大力推进军转民、民转军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我国要保持强大的国防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统筹运用军用和民用的科技资源优势,加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武器装备搞上去。  相似文献   

5.
王保存 《国防》2005,(1):70-72
在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非常时段,“民技军用”的作用正显著上升到事关国防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成败的战略地位。一、推进“民技军用”的基本动因“民技军用”是一种“双赢”战略,对军地双方和整个国家都有好处,尤其对加速推行国防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然而,实行“民技军用”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世界各主要国家推行“民技军用”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民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两用性和先进性,加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进而尽快建成信息化军队。具体地说,各国重视“民技…  相似文献   

6.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目前,走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前列的国家,普遍重视军民兼容、军民结合,以军事领域的先进技术转为民用,促进民用经济的发展,以民用领域的先进技术转为军用.促进军事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总体上看,整个科学技术可以分为国防(或军用)科学技术与民用(或普遍)科学技术。但由于80%的科技成果既可用于军用又可用于民用,因此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各国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国防科技在整个科技发展中往往超前于民...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主要军工生产大国都在努力实施军民一体化战略,以期实现寓“国防实力”于“国防潜力”、寓“军用”于“民用”的目标。所谓的“军民一体化”是指一国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逐步走向兼容的过程。具体来说,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军事技术的商业化或日民用化,也就是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里的“溢出”(spin-off);二是民用技术的军事化,也就是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里的“溢入”(spin-on);三是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工生产国,美国在军民一体化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民参军”或“引民入军”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民技军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军事技术的一大趋势。据美国军事专家估计,未来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所需要的信息技术70%~80%来自民用信息技术,只有20%~30%来自军用信息技术。我国民用高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一  相似文献   

10.
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必须加快“民技军用”步伐。世界主要国家“民技军用”的主要做法是:建立军民一体化国防工业体系;依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国防信息基础设施;扩大民品特别是现成民品的采购;改革军用标准体系,提倡采用民用规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推行“民技军用”策略,必须做好以下四点:更新传统观念,改革军工体制机制,对相关民营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建立军民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1.
民用科技成果转军用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动民用科技成果适时向军用领域转移,是实现国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防建设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走军民兼容之路的具体发展战略。鉴于目前我国在民用科技成果转军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民用科技成果转军用的实际状况为研究基础,构建民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与机制,旨在为我国民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清淦 《国防》2006,(9):39-4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中有许多是军民共用的专利技术,具有重大的军事应用价值,对于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技术大多拥有专利,受国家专利制度的保护,专利的独占性给这些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带来障碍,使民用技术转为军用的成本升高。在目前我国军费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要加快国防建设步伐,迅速提升国防实力,实施民用专利国防强制许可势在必行。一、建立民用专利国防强制许可制度的必要性民用专利是相…  相似文献   

13.
促进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化的意义 国防技术的军用与民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可使我国庞大的国防科技工业融人国民经济建设之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产力,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将面临着推动国防军工生产与市场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要素在军民之间的双向流动和转移的双重战略性任务。不断改善军用和民用两种工业基础间的融合度,促进军地经济融合发展,不仅关平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平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相似文献   

15.
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冷战时代的结束,是军事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长期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国防经济实力过于庞大,并以这两国为核心,由这两国国防经济实力所牵动,使世界两大军事集团以及相关国家的国防经济实力过于庞大,长期超过各国经济的承受能力。而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关系之间有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国防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使国民经济不能承受。  相似文献   

16.
“民技军用”是指将民用技术用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时期,“民技军用”的作用显著上升。本文归纳和剖析世界主要国家“民技军用”的做法、动因和保障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民技军用”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5,(4):1
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要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加强科学管理,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切实转变传统的人力…  相似文献   

18.
“民技军用”一般是指国防军工系统或军队系统将民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用于建设国防武器装备体系。笔者认为,广义的“民技军用”还应包括军队装备部门准许民口企业通过招标认证直接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即“民转军”。虽然,我国现行的国防科研生产法规还没有提及民口企业能否承担军品任务问题,但是,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民技军用”对国防科技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转军”正在成为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装备建设的一个新趋势。因此,装备发展的大环境需要我们对“民技军用”有一个更为广义的认识,对能…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格局仍处在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主要因素。加强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建设,成了冷战后世界各国的首选战略。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综合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要以更加雄健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和国防建设步伐,增强全民国防观念,重视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  相似文献   

20.
王美权  李海涛 《国防》2006,(11):18-18
当前,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加快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大力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提高动员的速度、质量和效能,是着眼国家信息化建设全局,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一是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科学确立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认真搞好规划论证和顶层设计,增强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瞄准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搞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