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中国军转民》2012,(10):57-61
有一则“伞铭”:“要是遮不了风,挡不了雨,谁还会把你高高举起”?有着百年军工历史的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人为本,以情暖人,彰显了“伞铭”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和厚爱。  相似文献   

2.
《国防》1999,(8)
在革命老区河南省确山县三里河乡的西山林中,有座远离部队营区的军事单位——某部弹药库。该乡中店小学教师、拥军模范吴秀珍的家就座落在弹药库不远的地方。她家的大门上虽然没有“军人之家”的光荣牌,但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说,吴秀珍的家可称得上是特别的“军人之家”。而弹药库的官兵们更是把吴秀珍的家看作是自己的家。35年来,吴秀珍与弹药库的干部战士朝夕相处,以慈母般的情怀,关心、爱护他们,谱写了一个个拥军优属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3.
《国防》1999,(5)
在新疆古城巴里坤,传颂着一位普通农场女教师,以母亲般的博大胸怀,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家庭生活的艰辛,关心和支持两个弟弟安心部队服役,为国防建设建功立业的感人故事。她就是新疆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红山农场优秀教师李永霞。  相似文献   

4.
一棵树苗要成为栋梁,需要阳光、土壤、水分;一名战士要成为钢铁长城上的一块“合格砖”,同样离不开军队、地方政府以及家庭的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培养。河南省平舆县人武部3年来就是靠着“军、地、家”三方共管共育的方法,对本县籍战士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和全方位服务,探索出了一条配合部队做好战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他没有英雄般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对事业的热爱,对党的无限忠诚,有的只是以高原为家,以艰苦为荣,以奉献为本,有的只是炽热的青春和热血。他就是被评为“甘孜州十大杰出青年”的石渠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  相似文献   

6.
忌 嫌“贫”爱“富”。现阶段 ,发达地区与老、少、边、穷地区入伍的战士家庭贫富差距拉大。值得注意的是 ,现在少数基层干部看士兵以贫富论“身价”、分“贵贱” ,对来自发达地区的“富兵”高看一眼 ,而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战士则嫌弃他们“寒酸”。平时有的干部对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实际困难比较多的战士往往关心爱护少 ,却喜欢与家庭经济宽裕、花钱大手大脚的战士呆在一起 ;有的干部对一般家庭出身 ,没有“背景”、家境贫寒的战士冷眼相看 ,而对那些关系硬 ,能为自己办事的“富兵”、“关系兵”处处迁就照顾 ,甚至出现个别干部巴结“富…  相似文献   

7.
胡正兵 《政工学刊》2014,(12):72-72
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需要纠正“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等类似的“非组织的批评”问题,希望红四军能认识到“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里讲的“非组织的批评”主要是指在党的会议上,不重视党内会议的严肃性,不注重发挥党内批评旗帜鲜明的战斗性.其结果必然是贻误个人、毁坏组织。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在山东省关心国防建设双“十佳”命名表彰大会上,无棣县委副书记李恩波代表县委领回了“关心国防建设十佳单位”的奖牌。至此,该县被省、市表彰为关心国防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牌总数达到了10块。透过这些沉甸甸的“收获”,我们解读到的是无棣县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动人篇章。  相似文献   

9.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新疆疏勒县县委书记白晓,不仅是一位为民造福的“父母官”,他还从稳定边疆、繁荣边疆的大局出发,始终把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为驻军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办实事、解难题,受到人们的称赞。 善抓大事 近年来,疏勒县部分同志对后备力量建设不那么关心,一些少数民族民兵不能正确处理“兵强”与“家富”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同志把国防建设看成是“多余的负担”。白晓到乡、镇调查研究,了解到“武装工作难做、国防观念淡薄”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们对部分县(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少数军人军属在处理涉法问题上存在某些不当言行,损害了自身形象,给稚嫩的“维权”工作抹了黑。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官兵及其家庭发生涉法问题后,故意夸大事实,把“芝麻”说成“西瓜”;有的在涉法问题中,过错方就是军属自身,但不仅不反省自己,反而向组织上提出过高要求;有的遇到问题和矛盾,不是依靠组织,依靠法律,而是凭个人感情,盲目蛮干。  相似文献   

11.
最近,安徽省安庆市委宣传部、军分区政治部、市工会、共青团、妇联、教委、民政局等7个单位联合开展评比“关心国防建设好单位、好公民、好家庭”活动。对评选出的关心国防建设的好单位、  相似文献   

12.
注重效果,搞好“远”与“近”的转换许多官兵对影响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比较关心,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总觉得离的远与己无关,这就造成了授课者讲大道理积极性不高,热衷于讲小道理,格调不高;受教育者精力不集中,混时间的现象较多。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就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背景,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研究面临的实际情况,把理论在时间、空间的对比中与个人的实际挂钩。通过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回顾军队的发展史、家乡变化史和个人的成长进步史,看党的方针政策给国家、民族、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变化。通过…  相似文献   

13.
家庭助廉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战略部署的创新实践,是将拒腐防变的防线前移到家庭的一种探索,也是妇联组织为党的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兵团妇联在兵团党委、兵团纪委的有力指导下,把家庭助廉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在全兵团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助廉教育系列活动。广大干部家属对廉洁从政的认识不断加深,助廉倡廉的意识明显增强,以家庭为阵地,同唱“反腐歌”,共筑“廉洁墙”,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筑起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贵州兴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仕恒把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加强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被贵州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组织和领导民兵军事训练光进个人”。 几年来,张仕恒坚持在后备力量建设上真抓实干。为了加强对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的领导,他认真履行市武委会副主任、市国防教育委员会主任的职责,亲自参加制定训练计划,并到训练基地作动员、提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当下,关于“家风”的讨论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这一切,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什么是家风?词典解释为: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顾名思义,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对许多人而言,家风是构建其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人的一生大致有一半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所以,家风的好坏,往往影响着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甚至决定了个人的发展、家庭的祸福乃至社会的兴衰。那么,好的家风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6.
云南景谷县人武部在职工录用时必须过“四关”。一是把好预选关。坚持“三不预选”原则,即不是退伍军人不预选,不是共产党员不预选,个人历史和家庭情况不清楚者不预选;二是把好推荐关。预选人员必须经居住地群众评议,居(村)委会推荐,公安部门政审;三是把好组织审定关。依据考核情况,将预选人员提交部党委集体讨论,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把好试用关。新招职工必须试用一年,然后综合考评后确定是否正式录用。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历来有着崇军尚武的光荣传统。如今,在这片红土地上,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郑玉林以春风化雨般的行动,谱写了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新乐章。去年,该区被表彰为全省民兵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区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先进团级党委…‘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今年,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人武部通过“望”,看应征青年、父母态度;“闻”,听邻居对应征青年、家庭的评价;“问”,到应征青年学校、社区查证有无劣迹,查询个人  相似文献   

19.
原则是什么?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做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规定”和“要求”办,这叫“讲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群众会说这个领导“讲原则”;有的干部不坚持原则,把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关系、个人的感情放在原则上,群众会说这个领导“不讲原则”。群众希望领导干部讲原则,反对领导干部不讲原则。当然,个别时候、个别情况下,个别人也采取不那么正当的手段,利用群众暂时对一些事情的不理解,煽动群众对坚持原则干部的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  相似文献   

20.
情系基层     
元旦这天上午,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徐坝村4社贫困户、78岁的徐丛艺老大娘家一片“暖气”洋洋。她拉着一位大校军官的手如数家珍地诉说着村里民兵关心她家的一件件好事,指着新盖不久的4间的砖瓦房激动地说:“这些房子就是镇政府、武装部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