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云南省巧家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不跟别人比房子新旧宽敞,比车子好差,比票子多少,而是一心  相似文献   

2.
作为领导干部,如何才能冲破名缰利锁,经得住名利地位的考验?笔者认为,应力戒四种不良心理。力戒攀比心理。如果对名利盲目攀比,所带来的无疑是心理上的失衡。心理上的失衡又会造成心态上的浮躁。一旦浮躁起来,既影响工作,也影响个人进步。而要摆脱盲目的攀比心理,领导干部应自觉克服“过高估价自己,别人不如自己,组织不照顾自己”的不良情绪,多在加强修养上下功夫,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少;多在提高素质下功夫,少在职务提升上比快慢;多在创造业绩上下功夫,少在权力大小上比高低。把人生的价值标尺锁定在为民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上。力戒享乐…  相似文献   

3.
刘丰 《政工学刊》2013,(4):34-34
应改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满心理,增强提高素质能力的紧迫感。一些同志刚进机关时,看着与自己同批毕业或早毕业的还在基层,便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了很多;机关业务稍微熟悉后,便觉得机关工作也就那么回事。当领导表扬或者要大家学习某位优秀同志时,心里嘀咕“等我到机关那么长时间,我可能比他更好”,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满,成了少数机关干部提高素质能力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4.
走出自卑     
焦宁 《政工学刊》2006,(2):57-57
小陈入伍前,在家乡小学教书,刚入伍时工作热情很高,事事都想争第一。但在参加几次大型任务后,他发现自己并不比战友强多少,相反许多方面还比不上别人,于是他的工作积极性慢慢减退,到后来认为自己反正技不如人,就开始降低标准,直至逃避工作。小陈的这种表现就是由自卑心理造成的。什么是自卑?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即个体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自卑的一面,只是表现各异,应对不一。有的轻微,有的强烈;有的能通过自我调节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有的则不能自拔,以至影…  相似文献   

5.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2002年第10期《中国民兵》上刊登了一篇和自己写过的内容相仿的稿件,我便细细地读了起来,这才发现自己从构思到文采都和别人有很大差距。不是编辑不是伯乐,而是自己不是千里马。  相似文献   

6.
做官要知足,做人要知不足,做事要不知足。这里所说的“足”,不单纯是指满足、心安,而是豁达的心胸、平和的心态,是一种境界。当前,有的同志面对进退走留,心态失衡、牢骚满腹;认为自己“论年龄不算大、论能力不算差”。感到组织安排转业对自己不公;有的认为自己身体或家庭有困难,没有批准转业是组织给自己设障碍、找麻烦;有的喜欢用己之长比他人之短,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有的看到别人提升进步了,就不理解、不服气、不平衡。党员干部在进退得失面前,要学会知足常乐、知恩图报、知责奋进、知法明理。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以河北临漳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当我满载梦想与欢乐踏进清华园时,却发现自己的成绩竟然是倒数第一。记不清多少个深夜,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在默默苦读;记不清多少个清晨,我满身疲惫走出实验室,累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也记不清有多少个老师,被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所感动,直夸我孺子可教也!  相似文献   

8.
诽谤伤人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0):43-43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时期,有一次佛印禅师与苏轼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一切外事都是内心的投射?你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中伤别人就是中伤自己。你把别人都看成了“如来”,你就赢得了人心;你把别人看成了“牛粪”,你就背弃了人心,焉能不“败得很惨”…  相似文献   

9.
由“最诚实警察”想到的程伯福英国警察尼格尔荣获“世界最诚实警察”美誉。有一次,他发现自己在限速36公里的区域内驾车,时速达33公里,便开了一张违章驾驶的传票。结果,他被罚25英磅。尼格尔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过了自己“这一关”。他对自己如比严格,纠正别...  相似文献   

10.
“我向来认为,‘软弱’绝非美国的最佳选择。我觉得软弱让人想入非非,它会诱使别人做出本来不想或不敢做的事情。” 这是7月24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H.Rumsfeld)在五角大楼接受《华盛顿时报》记者就中美关系等问题进行采访时说的招牌式“名言”。它正是这位共和党“四朝元老”一贯强硬作风的深刻表现。但是,仅仅用“强硬”、“保守”等字眼来给布什麾下这位鹰派要员下定义还是不够确切的。对于自己,拉姆斯菲尔德开玩笑地说:“我是‘老派’的现实主义者。” 而从他再次入主五角大楼后至今的种种举动来看,以“冷战遗老”来对其“论定”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评价“自说自话”不是褒义的,意思是不与别人商量、不经他人同意就自作主张。我这里是借用过来,反话正说,即“自己要说自己的话”。作家陈祖芬写的《市长的即席讲话》一文,从一个侧面介绍了大连市市长薄熙来的讲话艺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而且大都是“自说自话”,很少让秘书代笔写讲话稿,所以他的讲话总是博得听众阵阵掌声。笔者认为这种“自说自话”的做法值得提倡和各级领导学习效仿。  相似文献   

12.
国防乐园     
移动字幕有人请求电视台:“在播新闻和电影时请不要在下面添加字幕,因为我奶奶老以为那是卡拉OK,就跟着唱。”小心行事法官:“你自己有车。为什么还要偷别人的车?”盗窃犯:“那是因为我喝了酒。”法官:“这和偷车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3.
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要回答什么叫先进?我个人认为,先进就是先行前进,既要有“先”,又要有“进”。而“先”是基础和前导,“进”是要求和目的。先进说到底就是要从我做起。这是因为:从理论上看,从我做起的命题,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从实践上看,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总是等别人想了我再想、别人说了我再说、别人做了我再做、别人改了我再改,那还有什么先进可言?因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一个最基本、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要从我做起。一、从我做起先修德。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德性修养,《周易》中就有“天行…  相似文献   

14.
与自己较量     
阿里在自己还不是拳王的时候,经常击打一个重量和形状都和自己差不多的沙袋。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沙袋呢?”阿里回答说:“为了与自己较量,我只有一次次地从技能、力量和心理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别人。”  相似文献   

15.
由治斐 《政工学刊》2004,(10):56-56
在部队,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个后进战士调到先进连队,在大家的影响带动下,也会振奋精神,摘掉“后进”的帽子;一个怯懦的战士,在全军勇猛攻击时,也会大胆地冲向敌阵;有的同志并没有感到当兵吃什么亏,可在一些同志议论“当兵吃亏”时,也会随声附和说上几句;有的同志对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本来很讨厌,可在“众人”的影响下,也会随波逐流……凡此科种“随大流”的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相符行为。所谓相符行为,简单地讲,就是别人都这么认为.自己也就这么认为;别人都这么做,自己也就跟着这么做。  相似文献   

16.
在生活中,不少人有这样一种心理:当看到身边同事取得成绩时,当朋友比自己进步快时。当他人的能力比自己强时……心里总是不同程度有点酸溜溜的嫉妒感。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使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内心会产生焦虑,并会采取办  相似文献   

17.
宣化通信士官学校八队六班共有14名学员,来自全国14个不同的省,因此,省会成了他们特有的绰号。“兰州”与“郑州”同住中间上铺,床靠床,枕包挨枕包,两人同床共枕,情同手足。一天晚上,“兰州”半夜被惊醒,发现自己原来被挤到床沿边,枕包上竟多出一个脑袋,那脑袋不是别人的,正是睡觉喜欢枕别人枕包的“郑州”的。为了不打扰“郑州”休息,“兰州”只好委曲求全,苟于床沿,好不容易熬到起床号响。可日子长了,“郑州”变本加厉,得寸进尺,枕包每晚都  相似文献   

18.
“德”与“得”音同形近,但字义相差甚大。“德”即道德、品行、素养、修养。人的品德至关重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德”的分量不可小视。“得”是获取、占有、达到之意。正当劳动所得,无可非议值得尊敬,可怕可憎的是非法所得。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自律之心,明白“德”与“得”的区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计算“德”与“得”这个人生道德能量的转换:“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现  相似文献   

19.
征服自己     
征服自己林野在极多的际遇里,我们难以悟出自己在生活中承担的角色。别人的伟岸和光环笼罩了我们,于是别人经商,我们准备下海,别自己人升职我们也梦想仕途通达。我们完全乘了别人的“风”不掌自己的“舵”,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对生活的渴望完全由他人的成就而操纵。或...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的幕僚智囊团聚集了四百多位当时在各个方面突出的人才。他是通过什么办法聚笼如此多的人才?他与幕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又是如何? 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给“别人”做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别人事业的成功,还是自己成功,能力和舞台都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要素。曾国藩的能力与舞台在哪? 青梅煮酒,实为两虎相斗。倾身结纳,志在英雄援手。曾国藩以其亲身实践告诉人们,待英雄要屈身,处小人要谨慎。人以类聚,事以助成。而强强联手,则更是大事易成。曾国藩如何与英雄结手?蒋介石说:“曾国藩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别的姑且不论,仅此一点,就足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了。”曾国藩在自己建功立业的同时,常常能够很好地把握他与下属之间的“取予”分寸。他是如何立人、达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