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俭朴是一种力量王忠文俭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可以说,俭朴也是一种“力量”。先秦时,秦穆公问大臣由余:君主得国失国,有没有规律性的东西可寻?由余说有,那就是“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从酒...  相似文献   

2.
震慑理论是美国长期坚持的“威慑”和“遏制”战略思想的延续。如果说“威慑”和“遏制”偏重于政治和战略层内涵的话,那么“震慑”则更重于战役或战术层次的力量运用,是一种具有强烈实用性的战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为了进一步发展海军关于在2010到2030年期间实现网络中心战部队概念设想,战略小组(SSG)根据海军作战部长下达的任务,目前正在研究“力量网”(FORCEnet),力量网从海军的作战角度提出了一个革命性转型方案,该方案要使用新兴的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决策辅助技术、武器技术和支持系统等。力量网是一个完全一体化的分层网络,是美国海军实施“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作战概念的基础,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海上系统。它包括了从海底到太空,从海上到陆上的传感器、武器系统、平台、车辆和人员。力量网在全面网络化的海军…  相似文献   

4.
“就整组抓整组,年年推倒重来,这是一种低效的民兵力量建设模式.必须改革。”这是江西省九江军分区党委“一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民兵组织建设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崔兵 《当代海军》2005,(11):52-54
“全球作战概念”是美国海军继“21世纪海上力量”构想之后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对“21世纪海上力量”构想的补充和完善。接着,美国海军根据国防部“4年1度防务评估”的报告要求,又提出了一个“海军转型计划蓝图”。该蓝图论述了美海军对建设“21世纪海上力量”的构想,提出未来美国海军力量实现转型的3个基本作战概念,眼“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以及转型的主要做法。在此蓝图的基础上,美海军作战部长于近期在《海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1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影响印度海军未来走向的有两种战略流派:一种称为“苏联派”,一种称为“英国派”。这两种流派的差别不仅体现在印度东部舰队与西部舰队所承担的任务上,也体现在对海军力量的运用是基于陆上强国的观点,还是基于海上强国的观点。基于两种战略流派,对于印度海军未来走向的看法可分4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第一,关于过好权力关的问题。 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通常把人权、财权、物权看作是最重要的几种权力。有的同志说,我这里是“清水衙门”,没有什么权力。对这话要作分析,没有人、财、物的也有权力。我看机关干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领导干部,有领导职务,具有领导权,可称为“当权派”;第二种是直接掌管人、财、物部门的同志,可称为“实权派”。他们手中的权力都是有形的。第三种虽然不直接掌管人、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基地”组织,人们立即联想到的肯定是云中雾里的拉丹、无处不在的恐怖分子、神出鬼没的武装人员。其实,在也门、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等中东各地都有“基地”组织力量活动,其中“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就是“基地”组织的一支重要力量。眼下,也门已成为“基地”组织在阿拉伯半岛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9.
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力量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体化联合作战力量是一体化作战的“拳”和“脚”,在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中,信息技术成为作战力量的“粘合剂”,把分布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的各种作战平台和人员融为一体,聚合成整体作战功能极强的作战力量体系,与传统的作战力量构成有着显著的区别。为此,必须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军队实际,借鉴其他国家军队的做法,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力量构建原则、思路和模式。一、构建一体化联合作战力量的思路未来军队编成的一体化将主要表现为,按照系统集成的观点,建立“超联合”的一体化作战部队。未来信息化战争是…  相似文献   

10.
海上封锁离不开空中封锁,二者相辅相成才成其为名副其实的海空封锁。实施空中封锁,就必须掌握战区的制空权。按照空军的传统战法,夺取制空权不外乎两种思路:“制空于空”和“制空于地”。所谓“制空于空”,就是以歼击航空兵和防空兵为主要作战力量,通过空战(包括防空战),歼敌于空中来夺取制空权,这实际上是一种拼实力的消耗战法。所谓“制空于地”,则是以突击航空兵(轰炸、歼轰、强击航空兵)为主要作战力量,通过突击敌方机场(包括航空母舰),歼敌于地面(海面)来夺取制空权,这自然是一种高效益的制空战法,因而一直也是各国空军将领们所追求的理想战法。  相似文献   

11.
唱响团结歌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壮歌,被河南遂平县人武部党委新一届成员反复传唱着。部党委“一班人”扑下身子,带领全部人员从低谷扎扎实实攀登,一年上一个台阶,受到上级的赞扬。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控制疫情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了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令世人震撼的辉煌战绩,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望这场世界性大考,以战争思维透析战“疫”力量的本质,不难发现“战争的伟力最深厚之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习近平3月24日晚同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说,“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战“疫”力量是人民力量的对象化,是多层次合力的作用,此次战“疫”力量从五方面凸显出彻底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3.
预警机是高悬在空中的“眼睛”,是有效的“力量倍增器”。长期以来,印空军一直渴望得到高性能的空中预警机,经过各方奔走努力,目前已有了初步结果。现在我们先“预览”一下印空军即将装备的几种预警机。  相似文献   

14.
探索性战略力量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针对未来战略力量规划研究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和环境 ,分析了现有的主要战略力量规划方法的优缺点 ,提出了一种“探索性战略力量规划方法” ,给出了该方法的概念框架 ,并对利用该方法进行战略力量规划的分析过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把强化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作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写入《决定》。我们必须强化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为确保我军“打得赢”和“不变质”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 一、全面理解革命军人精神支柱的深刻含义,正确把握其核心和本质特征。第一,我军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我军70多年的战斗历程证明,精神支柱不仅是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第二,我军的精神支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在党的领导下,坚决  相似文献   

16.
孙涛 《政工学刊》2006,(2):59-59
每每提及“落实”二字,总是自然而然地想起六七十年代农村热火朝天劳动场景中的一幕:几个黝黑精壮的小伙子,紧密而协作地举起一个石夯,喊着号子,筋肌凸现地一步一挪地把松散的土层夯密砸实。汗水落到哪,松土就实到哪;号子响到哪,堤坝或房屋的根基就伸延到哪。感受这种力量,体味这种坚忍,才会觉得没有比这种声音更让人踏实和振奋了。现在想想,这才是一种最直观、最名副其实的“落实”,这才是关于“落实”的一个最逼真、最生动的“图解”。解读打夯人那种力量与坚忍,我们不难看出,那是一种对改变某种面貌、实现某种想法的急切渴盼;那是一种担…  相似文献   

17.
美国推出的“综合精确打击力量方案”(JPSD)是一种新的作战系统,它可在发现敌目标后2 ̄3分钟内对其实施打击。本文着重探讨构成这一系统的各种武器装备及其探测,分析和打击手段。  相似文献   

18.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体系3支力量之一,特别是作为地处边境的民兵预备役力量,在强边固防上更有着其他力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传统和优势。过去我们讲“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里的“人民”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半军事化的老百姓,既有参战的任务,也有支援军队的职能,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这次结合军区组织的机关干部下部队蹲点调研。  相似文献   

19.
1936年 ,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 ,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的窑洞 ,周恩来睡的是土炕 ,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 ,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的眼镜……从这些生活小事上 ,他发现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一种伟大力量。他把这种力量叫做“东方魔力” ,并断言这是“兴国之光”。斯诺讲的这种“东方魔力” ,就是指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凝成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正是靠这种精神 ,我们克难制胜 ,百战不殆 ,建国 ,治国 ,兴国 ,不断走向壮大之路。194 0年“南洋巨富”陈嘉庚组织华侨慰问团 ,从新加坡回国慰劳抗日将士。国民党拨款 8万元隆重…  相似文献   

20.
作为领导者,谁都希望自己能一呼百应,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即在群众中具有“一言九鼎”的威信。威信,是领导者一呼百应的源泉。正如一位军事家所说:“首长的个人威信是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力量,缺少了它,军人集体,就不可能达到团结统一,不可能造成友好互助和战友情谊的气氛。”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