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中国的最大威胁,对美军事斗争一直是毛泽东思考的首要战略问题。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积累了在战略上同美国进行军事斗争的丰富经验。深入探讨毛泽东对美军事战略思想,对于正确处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美军事战略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的亚洲太平洋军事战略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在亚太军事战略变动的过程中,中国战区的战略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剖析亚太军事战略和中国战略地位变动的原由及其过程,有助于认识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关系,从中引出必要的历史结论。一、亚太军事战略:“维持中国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日本法西斯作战。在这之前,中国已经独力对日作战达四年半之八。在这期间,美国虽然在一个时期内对日本侵华采取姑息、妥协的政策,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南进趋势的日渐明显和美日矛…  相似文献   

3.
论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及其对我国和亚太安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布什入主白宫后 ,就将中国明确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 ,并极力推动针对中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大力加强与台湾军事关系、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同盟关系及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新政府的种种举措表明 ,美国已对其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美国新的军事战略将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采取依托欧洲的亚太重心战略。毫无疑问 ,这样的军事战略调整将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原因、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重点和对我国与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军事战略与国防科技工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军事战略的制定是以国防科技工业的实力为前提的,国防科技工业对军事战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在制定新军事战略时,必须高度关注新的军事科技变革的每一步进展,并随之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军事战略对国防科技工业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军事战略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关系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军事战略的需要,以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军事战略为依据。总结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军事战略发展趋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军事上应用的阶段模型。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变革力度的增加,其对军事战略、组织结构和指挥流程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军队信息化中军事战略、组织结构以及指挥流程重组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中美军事合作关系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思索的脚步不应停止.由马建国撰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一书,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用"军事合作"的新视角,以宽广长远的眼光,对60多年前中美两国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斗中建立的军事关系,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整体思考,兼具学术性、思想性、创新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7.
谢峰  陈舟 《军事历史》2010,(2):31-36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而军事关系则是其中最为敏感和不确定的环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尚处于在野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就和美国当局进行了早期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军事关系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再到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曲折历程。对中美军事关系进行回顾,有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大局,推动两军关系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维护和平发展要求当代中国军事变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这是当代中国军事战略思维据以展开的第三个基础性判断。这个思维判断包含的逻辑进程,要求回答维护和平发展与有限大幅提升军事实力的关系,提升军事实力与军事变革的关系,以及军事变革的中国特色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军事战略是指导美国军事斗争的计划和策略。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其军事战略的调整和实施,无疑将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冷战时期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美国军事战略先后经过五次调整,这一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突出特点都是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军事联盟为基础,注重运用威慑手段,准备打赢包括核大战、有限战争、特种战争等在内的各种战争,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进行全球军事对抗。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的军事战略也随之进行了调整,随后的十几年间,美…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军事战略思维革新的杰出代表。他适应军事斗争变革的时代特点,根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客观环境与本质特征,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科学优势和艺术特色,突出人作为战争和一切军事活动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人的智慧在现代军事战略较量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军事思维指导我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我们赢得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为多极格局下的最佳军事战略决策树立了卓越的思维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