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直升机在军事应用的初期,所担负的任务主要是通信、救护、侦察和运输。随着直升机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增强,直升机作为战场上机动兵力兵器的重要工具已成为可能,它可担负空中突击、对地攻击和机降作战等战术作战任务。直升机机降作战具有不依赖机场的特点,这显然比飞机机降有利得多。飞机机降得先派兵占领飞机场并固守,然后才能把兵力运至机场机降,由于行动的目的十分明显,飞行的航线比较固定,在机降实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机降作战史话●赵里自50年代以来,直升机机降作战的“身影”几乎涉足了历次局部战争的各个角落,随着直升机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直升机机降作战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作战样式,其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朝鲜战争——开创直...  相似文献   

3.
空降作战是传统的作战形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次局部战争中,美国等主要军事大国共进行了51次空降作战,其中有45次获得成功,成功率超过88%。然而分析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人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曾经叱诧风云的伞降作战鲜有建树,甚至连踪影都极为难觅了,一次又一次映入人们视线的是大群大群的直升机,是大批大批的机降.特别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大规模的机降作战为多国部队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机降场选择是超视距垂直登陆作战的关键工作之一。针对机降场选择的决策特点,定义了不确定语言集结算子,建立了基于不确定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机降场选择评估模型。该模型直观、简单,降低了对指挥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有效弥补了指挥员的主观判断误差,提高了评估决策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战争中,直升机搭载特种分队实施秘密潜入、特种突击、垂直登陆、搜索救援等战术行动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作战样式或作战内容。在这些行动中,特种分队的直升机机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这时,无论是直升机还是行动分队都极为脆弱,非常容易遭到敌方的打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闪失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正是由于直升机机降作战的重要性以及艰巨性,进行机降训练、提高相关技能也就自然成了各国特种作战队员以及直升机飞行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机降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这之前空降突击是用降落伞和滑翔机来实施的。空战部队遂行的任务主要是攻占和扼守,如夺取机场、码头、登陆场、大桥和制高点,然后巩固已占阵地严加防守,直待地面进攻部队主力和登陆部队主力到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降方式有了发展。五十年代的局部战争,有10次空降,如美军在朝鲜战场、法军在越南战场、英法联军在埃及战场全实施了空降作战,但几乎全是伞降。六十年代,战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吸波材料超宽带吸收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在不同厚度不同层数的约束条件下,以吸波带宽为优化目标,对多种石墨烯泡沫吸波材料进行多层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材料种类数、不同层数、不同总厚度的多层组合材料的反射率,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有效吸收带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磁参数差异较大的石墨烯泡沫吸波材料组合,进行梯度设计,充...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图信号中QRS综合波检测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心电图(ECG)数据分析中,其QRS综合波检测是关键。本文应用小波变换,首先对ECG信号进行数字滤波,提高信噪比,然后再通过自学习过程确定多个判据来实现QRS综合波的精确检测。经GKD-405A多导智能分析仪实测数据检测,QRS综合波正确检测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5层天线罩材料平板为例,利用数值分析技术研究了其宽带透波性能.给出了确定多层天线罩材料宽带透波性能的优化方法.以此为依据,分析了3层平板材料(A夹层)和5层平板材料(C夹层)在微波波段(C波段)和毫米波波段(Ka波段)的透波性能.为多层天线罩材料双波段透波性能设计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如何科学、量化进行编波冲击是影响和制约合成作战单元抢滩阶段战斗的焦点问题、瓶颈所在.通过分析研究影响编波冲击的主客观因素,建立了合成作战单元抢滩阶段作战编波冲击模型,提出了基于"和数分解"的多目标优化搜索算法,并结合算例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性进行了验证,对编波方案的价值进行了评价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的历史并不长,由于它不需要专用跑道,能够垂直起落、空中悬停和定点回转,并能在舱外吊运物资飞行,还能贴地作机动飞行,因而与固定翼飞机相比,虽起步较晚,发展却异常迅速。仅仅50多年时间,直升机及其作战理论从无到有,逐渐走向成熟。在20世纪,直升机从诞生到应用,经历了重要的发展时期。直升机最早的机  相似文献   

12.
邹晓伟 《国防科技》2001,22(12):84-87
辽阔无垠的天空,向来为军事家所神往。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已被广泛使用于兵力运输上,速度快,机动性好,奔袭距离远,突然性大。所以,自打空降作战样式出现后,空降兵以其独特的作战手段活跃于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战场上,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  相似文献   

13.
对内壁具有不同尺寸的V型和半圆型随行波的管道流场进行了多个速度下的数值仿真计算,获得了各模型的微观流场及减阻规律。在建模过程中为减小计算量,采用了二维管道剖面代替三维管道模型的方法,并基于完整性和计算稳定性考虑选用了湍流RNGK-ε模型进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流动中,管道内壁随行波产生的旋涡有利于壁面的减阻,并且旋涡大小与随行波的尺寸有关,减阻效果会随着随行波尺寸的变大而减弱。在仿真速度条件下,半圆型随行波的减阻效果要优于V型随行波。  相似文献   

14.
高利 《兵团建设》2012,(19):29-30
正创先争优是兵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永恒追求,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伴随着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滚滚热流,2010年5月以来,兵团1.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3.4万多名党员紧扣"推动科学发展促跨越、发挥‘三大作用’争先锋"主题,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创争热潮。  相似文献   

15.
多弯头管道磁致伸缩导波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超声导波在弯管中的传播特性及检测可行性,使用磁致伸缩导波仪器及传感器对多弯头管道进行了检测实验,并对弯管中导波的传播速度、模态转换、能量衰减等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弯管弯曲程度较小时,弯管中导波传播速度与直管中近似;弯管中导波存在明显的模态转换现象;弯管中导波能量随着时间近似呈指数形式衰减,且衰减规律与激励频率存在密切联系。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复杂结构弯曲管道的导波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机降作战也称机降突击、空中机动作战,是指以直升机运载作战部队或分队,在敌纵深的特定目标或目标附近降落,完成特定作战任务的行动。其目的是夺取并扼守预定登陆场或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区,抢占有利地形,割裂敌作战部署,阻敌预备队机动,配合正面部队的作战行动;或对敌全纵深实施同时攻击,加速作战进程;或在敌后遂行袭扰、破坏等任务,从整体上削弱敌军战斗力。由于直升机不需要专用跑道,能垂直起落,往往事半功倍,出奇制胜。因此,被称为机降作战的“奇兵”。  相似文献   

17.
基于FPGA的可程控多路信号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USB单片机CY7C68013、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和高精度D/A转换器DAC715的可程控多路信号源的原理方案和实现方法。本设计将USB技术和FPGA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点。信号源可输出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和直流量四种信号,且输出信号频率、幅值和偏置灵活可调,成功应用于某装置电性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利用WiFi802.11a信号作为无源雷达的外辐射源信号的理论可能性,分析表明该信号具有良好的模糊性能,是一种可利用的非合作式照射源。接着讨论了无源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问题:由于接收信号中含有很强的直达波干扰(DPI)和多径干扰(MPI)信号,因此要进行干扰消除;同时由于信号模糊函数有较高的旁瓣尖峰,因此需要对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和直达波信号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中直达波干扰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雷达辐射源的非合作双基地雷达中直达波干扰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直达波干扰对目标回波信号波形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匹配的直达波干扰抑制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推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极大地抑制目标通道中的直达波干扰,提高目标通道的信干比,消除直达波干扰对后续信号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多层吸波和多层透波材料阻抗匹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多目标目标函数对一种特殊结构的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给出了5~15GHz 频带内的几组吸收率大于20db 的设计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应的垂直极化波、平行极化波入射角0°、20°、45°、60°情况下的吸收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只要优选各层参数,即使某些“夹层”不具有吸收性能仍可得到极好的吸波特性;单纯的电吸收或单纯的磁吸收都难以获得高的吸波效能;良好的阻抗匹配并不一定要在阻抗“渐变过程”情况下实现;对于出射波侧是自由空间的透波材料,用不具有吸收性能的材料,良好的匹配只在各层ε_(?)≈μ_(?)情况下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