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7)编著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是我国明代中期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杰出兵书。前者是作者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前后,在抗倭战争中写成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后者是作者于隆庆二年(1568年)到蓟镇,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宜后开始编写的,大约成书于隆庆五年(一说万历初年),是练兵守  相似文献   

2.
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纪念戚继光逝世四百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著名将领,而且是一位具有独到见解的军事理论家。他戎马生涯40余年,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在建设国防、练兵和作战过程中,继承和吸取历代军事思想之精髓,总结了自己练兵、育将、作战的实践经验,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正确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冷兵器与火器,技术与战法,士卒与将帅,军人与军队,军事与政治诸方面的关系,丰富了我国古代军事学的宝库。他的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军事思想进行探讨。一、戚继光的治军之道——训练“节制”之师  相似文献   

3.
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练兵思想,对于封建时代的军队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戚继光认为,“数十万之众,非一人可当,必赖士卒誓同生死,奋勇当锋。”因此,认真训练士卒,使他们“人人有勇知方,人自为战”,才能有效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戚继光提出了关于练兵的一系列思想和方法。主要是: 1.注重实用。戚继光反对练兵搞“花架子”。他认为,战争是  相似文献   

4.
戚继光的武德教育有明显的层次性差异。根据(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的思想及戚继光的武德治军实践,可以把戚继光的武德教育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层次和高级层次。(一)基本层次的武德教育戚继光的基本层次的武德教育是以全军将土为教育对象的,也可以说是对全体军人进行的以建军宗旨为核心的普遍道德教育,意在提高全军将士的思想道德觉悟,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纪律、统一军风、统一行动。从教育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1.以“卫国保民”为宗旨的“忠义”教育何为“忠”和“义”?传统的军事伦理观认为,报效皇上、报…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墨子》到唐初李靖(571-649)的《卫公兵法》,大致有千年的时间;从《卫公兵法》到明代戚继光(1528-1588)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大约又是千年的时间。从戚继光到清朝灭亡(1912),则只有300多年的时间。从以上这几部含有军事科技内容的代表性典籍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军事科技发展状况的一些端倪,并引发关于其与军事理论关系的一些有益的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当时激烈战争的需求,军事科技得到了很大发展,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墨子》一书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载和总结,代表了那一时期世界军…  相似文献   

6.
(二)高级层次的武德教育戚继光的高级层次的武德教育是以军官为教育对象的,是对军官进行修身正心、勤职敬业的品德修养教育,实际上就是将德教育。从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规范性及教育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来看,戚继光的将德教育理论确是继往开来的,有不少创新、发展和独到之处。它是戚继光军事著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军事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2年,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为了提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治军能力,军政杂志社曾以这部分内容为主,编辑出版了《戚继光治兵语录》,在延安出版发行,供八路军的干部学习参考。这些内容集…  相似文献   

7.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人。生于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卒于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 戚继光生活的嘉、隆、万历年间是明帝国内忧外患严重的年代。嘉靖中期后,由于政洽  相似文献   

8.
戚继光创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彭和平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奉命以都督同知衔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兵事。戚继光在军事训练中吸取蒙古骑兵作战的优点,编练了协同作战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与之相适应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辎重营。根据戚继...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军事思想管窥苏彦荣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是在其协助刘备复兴汉室大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中表现在《便宜十六策》和《将苑》等著作中,主要包括以弱抗强...  相似文献   

10.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满族人,庙号清太祖,生于1559年,卒于1626年,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氏,后金的建立者,清王朝的奠基人,曾受明朝册封,任建州卫都督企事、龙虎将军,是我国古代满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被满族民众尊称为“罕王”。在我国东北地区至今尚流传着“罕王”治军打仗的许多趣闻。《清史稿》有纪。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是我国众多兄弟民族之一,长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明朝建立后,在女真族居住地区设立了大批卫所,主要分四大部,即建州部(今辽阳、沈阳东一带)、长白山部(今吉林省东部敦化一带)、扈伦部…  相似文献   

11.
薛军 《国防》1998,(10)
《戚继光兵法——十四卷本(纪效新书)》一书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结南抗倭、北御虏40余年的治兵、作战经验,于晚年精心编撰而成的。是作者对自己一生兵学理论的最后概括,也是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选兵、编伍、练技术、练战术、培养选拔和任用将领、管理部队等问题的一部兵书。 该书所反映的是明代中期的兵学理论,但语言精辟,哲理性强,许多思想观点有很强的时空超越性。比如,讲练兵,最重要的是要练胆气,其次是练技术,练战术,练听从号令。使士兵个个勇敢,技术精,战术强,有纪  相似文献   

12.
杜佑和他的《通典·兵典》常伯工杜佑(公元734~812年),唐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历任观察使、节度使、州刺史、工部郎中、刑部尚书、检校司徒等职,封岐国公。从大历元年(776年)至贞元十七年(801年),历时35年,撰《...  相似文献   

13.
摧锋直指前无强阵──晋宋名将王镇恶贾雪枫王镇恶(373~418),东晋末名将。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前秦宰相王猛之孙。幼随叔父曜归晋,流寓江南,客居荆州。其间,他“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意略纵横,果决善断”(《宋书·王镇恶传》)。晋安帝义...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研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二十八年,创立了蜀汉政权,力主国家统一,并付诸实践,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团结、政治统一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戎马住偬的军旅中度过的。长期的御兵用战实践,为其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据史书记载,诸葛亮著作颇丰,可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已散佚。现代版本《诸葛亮集》是中华书局1960年以古本《诸葛忠武侯文集》为底本加以标点出版的,其内容多是后人从各种书籍中的辑佚。…  相似文献   

15.
政策动态     
国防科工委8-9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1、《国防科工委委属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科工财[2000]433号) 2、《国防科工委对外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暂行规定》(科工办[2000] 470号) 3、《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科工法[2000]480号) 4、《民用部门军品配套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科工法[2000]481号) 5、《关于切实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保密工作的若干意见》(科工办[2000]508号) 6、《关于各军工集团公司不得对国防军工专项资金提取管理费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君威 《军事史林》2008,(4):34-4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诞生于抗战初期山东渤海地区(即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第3旅、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渤海军区(1944年1月由清河军区和冀鲁边军区合并组成)等部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解放军第7师、第11师、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1944年秋至1945年春,我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整训部队的指示》(见《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251页,以下引文均同),相继开展了练兵运动。这次全军性的大练兵,时间之长,准备之充分,情绪之热烈,成绩之  相似文献   

18.
关于1946年“华中分局负责人召集七人批陈(毅)会议”一说,最早见于王德同志的《华东战场参谋笔记》(以下简称王书),是去年(1996年)7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今年(1997年)2月黄野松同志又在《党史研究资料》上发表《致党史研究资料编辑部的信》(以下简称黄文),再次提出这件事。按照王书、黄文所述,事情发生在1946年两淮失守以后,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为什么此时重提此事呢?而且所述的事情,可疑之处甚多,因而写下此文以供读者研究。这里,我申明,黄文是批评我的《从泅县、两难失利到宿北、鲁南双捷──为华中分局一辩》(…  相似文献   

19.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有识之士“练兵强国”的热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新式练兵运动,小站练兵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胡熵菜、袁世凯等人均本着“参用西法”的宗旨,其部队装备均为当时世界先进的火器,并采用西法编练,由此开创了我国近代陆军的先河,并对今后我国的陆军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所谓“小站练兵”时期,特指从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95年1月22日)至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1900年4月29日)在小站地区编练成军的定武军、新建陆军和武卫右军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国立峰 《政工学刊》2008,(10):55-56
一、着力激发广大官兵的练兵热情,重点解决练兵动力不足的问题。饱满的练兵热情始终是确保军事训练和演习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军委修订颁布了《政治工作条例》,总政下发了《关于加强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的意见》,其中都强调了激发练兵热情的重大意义。当前,部队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形成了大抓科技练兵和军事训练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