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加强高技术战争政治工作研究周承昌自军委确立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以来,一些政治领导机关和院校、部队的政治工作者已开始注意研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政治工作问题,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了加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政治工作的研究,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1.解决...  相似文献   

2.
做好实兵对抗演练中的政治工作晋入友如何着眼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要求,做好实兵对抗演练中的政治工作,是当前军训政治工作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一个崭新课题。一、立足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强化“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观念我们把强化立足高技术条...  相似文献   

3.
郭贵敏  栗国安 《国防》2002,(9):39-39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突发性和快节奏的特点,要求快速动员政治工作必须预有准备.为此,一是要修订并不断完善快速动员政治工作预案.快速动员预案是战时政治工作的依据.要根据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当前民兵队伍的思想实际,多方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寻找有效的办法和对策,制定出相应的政治工作预案.  相似文献   

4.
开展高技术战争政治工作演练刘哈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综合破坏力增大,战斗将空前残酷,政治工作演练,必须强化官兵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提高队队战斗力。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由于大量运用精确制导武器、激光武器和隐形武器等先进武器...  相似文献   

5.
一、认清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武警后勤政治工作的地位。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 从80年代初以来世界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发动的侵略战争看,尽管战争形态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没有变,战时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没有变。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仍然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由国防大学主办的全军首次“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于九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在厦门召开。在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一、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应用,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但政治决定军事这一重要原则没有变,人在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没有变,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讲的未来战争,特指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认真做好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心理准备,是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部队政治工作责无旁贷的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到空军几个航空兵部队进行了专题调查,与11名师的军政领导干部和16个飞行团的空勤干部进行了座谈,并与机关和研究部门的有关同志探讨了飞行人员心理素质现状,以及做好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心理准备的差距、条件和应该做的工作。从反映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看,心理准备在大的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武器装备的高度现代化,现代战争已越来越明显地具有突发性强、升级快的特征.另外,作战部队平时都配置在距几个热点方向有数千公里的距离.一旦发生突然事变,只能通过远距离的高速机动,才能对突然事变作出迅速有力的反应.因此,“应急”和“机动”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作战部队行动的两个显著特点.不论是应付局部战争,还是对付突发事件,部队往往都是在异常突然、紧急的情况下受命,各种准备工作时间紧、要求高,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就必须做到快速反应.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以快应急,在机动中不间断地对官兵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对政治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政治工作要达成快速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发展趋势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时代的产物,它对国家的军事战略、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役战法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就必须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如何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交通保障的新要求。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几乎所有的后勤供应补给和部队机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争的开始、进程和结局。为此,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交通保障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缩短“时间差”。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前征候小、难判定,能争取到的准备时间十  相似文献   

11.
现 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对作战指挥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一线指挥部”的师团政治指挥机关 ,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自身建设 ,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 ,当前 ,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化政治保证力 ,确保军事斗争符合大局的需要。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同样如此。作为师团政治指挥机关 ,必须具有保证部队行动符合实现国家政治目的和上级战略战役意图的能力。(一 )着眼政治全局 ,提高在战略上谋势的能力。政治机关要协助军事指挥 ,保证本部队的作战行动随时与…  相似文献   

12.
陈运火 《国防》2002,(12):41-41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快速性等特点,要求必须快速进行战争动员.其中,在兵员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应做到"六快":  相似文献   

13.
在未来反侵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军坚持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这一点是丝毫也不能动摇的。但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人民战争同以往相比,条件不同了,人民战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同于以往。如何深化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人民战争理论呢?根本的方法,就是毛泽东一贯强调的“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只有认真分析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才能正确认识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人民战争的规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复退军人紧急征召的后勤保障,将直接关系到应急动员的速度和质量,进而对战争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下大力抓好复退军人紧急征召后勤保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复退军人的紧急征召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与以往有许多不同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复退军人紧急征召后勤保障,由于战争内容、形式、方法及手段等已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使复退军人紧急征召中的后勤保障出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突发性和快节奏的特点,要求快速动员政治工作必须预有准备。为此,一是要修订并不断完善快速动员政治工作预案。快速动员预案是战时政治工作的依据。要根据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当前民兵队伍的思想实际,多方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寻找有效的办法和对策,制定出相应的政治工作预案。应研究制订临战动员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的特点,积极做好应付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后勤保障准备,是部队后勤在新形势下履行军队根本职能、实现“保障有力”的基本要求。这既是一个全局性、方向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项十分复杂、具有实实在在内容的具体工作。一方面,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后勤保障准备对于应付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性,把加强后勤保障作为大事来抓。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抓紧建设,努力提高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后勤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登陆作战政治工作的思考杨水源,魏平安现代登陆作战一向被认为是最突然、最复杂、最困难、最残酷的作战样式之一。着眼现代登陆作战的特点研究政治工作,对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登陆作战是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政治工作必须在确立...  相似文献   

18.
“要大胆预测未来,并且从事实际行动以实现未来”,这是军事活动规律内在的客观要求。战时政治工作作为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预测把握其发展趋势是做好战时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从近几年世界发生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和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的实际情况分析可知,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战时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方面.趋势之一:战时政治工作的超前意识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空军财务保障方略,对战区空军做好充分的财务保障准备工作,加快军事斗争财务保障准备步伐和提高保障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区空军财务保障指导思想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战区空军财务部门应在战区联合战役后勤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以战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之战,是指挥员胆识和谋略能力之战.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敢打善战的指挥军官队伍,对我军夺取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适应作战需要,正确把握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时期用人标准的精神,笔者认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基本应有以下几条:(一)要有高度的政治坚定性和敏锐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因此,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指挥军官首先要有很强的政治觉悟和政策纪律观念,坚信党的领导,保持以劣胜优的坚定信心,不怕流血牺牲,清醒地审时度势,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指示,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并严格遵循规定的限度和要求,努力完成好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