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糊综合评判的混合决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多指标评判的分析 ,结合模糊评价方法的特点 ,论述了一种多指标模糊综合评判的混合决策算法。在模糊综合评判的取大取小算法的基础上 ,给出一种比较好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混合算法  相似文献   

2.
风险偏好的区间值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被评判对象有时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以及信息量的多少及充分程度不同,使得这些对象在某些评判指标上属于某个评语的程度-隶属度及其对应的灰度不再是一个确定的数,常常是一个范围,针对此特点,尝试用区间值来表示灰度.引入一种反映风险偏好的风险指标,以此对评判结果灰度进行处理,定义了信息充分程度转化公式,利用其将评判结果转化为区间值集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偏好的区间值灰色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它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结合离差最大化的多属性群体决策TOPSIS威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理想解逼近排序法(TOPSIS)在确定多个属性权重系数上存在主观性和盲目性,并且所作决策多为单一决策,精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结合离差最大化原理的多属性群体决策TOPSIS改进模型,利用离差最大化原理确定属性权值,同时引进群体决策方法。最后将该模型运用于机群协同空战的威胁评估中,建立了多目标威胁评估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全空战过程的动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扩展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的群决策问题,考虑到多目标威胁程度评价指标属性的模糊性,首先将多传感器目标评价属性的定量、定性描述指标统一转化为三角模糊数,充分利用三角模糊数性质构建群决策函数,实现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规范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矩阵排序的三角模糊数多传感器目标识别的群决策算法,实现对多传感器目标的威胁程度的综合评估.最后,通过多传感器目标评估实例分析并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实验发现该算法对于多属性、多评价者的群体决策具有优势,且不易受外界参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模糊群体决策的多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方案评估中因素评价难于精确表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语言变量和OWA(OrderedWeightedAveraging)集结算子的群体评价模型与方法,给出各因素的方案两两对比偏好语言评价值,并通过对多决策者、子因素、主因素的三次集结和对模型中α值的恰当选取,可得到方案集的优序排列。该方法可行、有效,可为群体决策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后方仓库综合技术保障中心建设方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先运用多人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观赋权,再对指标权值加以客观修正,从而得到较为客观准确的综合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评判,得到各备选方案的评级结果,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建设方案的评价,得出的量化描述结果可以作为建设方案评判与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空导弹营战斗保障模糊评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结合地空导弹营的具体实际,给出了地空导弹营战斗保障能力的评价因素指标,建立了营战斗力的二级模型评判模型,并利用改进集值统计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给出了地空导弹营战斗保障能力的量化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动态多属性方案排序优选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时间矩阵序列动态多属性综合评判系统模型。依据累积前景理论,将时间矩阵序列动态多属性决策转化为关于属性期望的益损时间矩阵序列动态决策,综合考虑各属性权重、各时间点的权重,计算各方案的最终综合前景值,并依据其大小对方案进行综合评判排序。最后给出了一个决策实例。  相似文献   

9.
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策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人们能否顺利实现目标.何时采用群体决策或个人决策,取决于三个方面的问题: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效率,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冒险倾向,以及小团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下,时间是制约作战效果的因素,能否尽快地寻找到最佳的合作伙伴是协同作战的关键。通过对现代战场时限的需求分析,建立了以时间为量化指标的战场作战单元合作模型。为了解决名誉值机制的合作生成算法产生的“马太效应”问题,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和间接互惠理论,提出了一种“好”“坏”直接评判机制的合作生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好”“坏”直接评判机制的合作生成算法比名誉值机制的合作生成算法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敏捷指挥控制是应对现代战场复杂多变特点和快速响应要求的有效途径。在指控群体决策中,为了实现指控的敏捷性,决策成员应当尽可能快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决策信息,以利于决策信息迅速集结和提高决策质量。针对利用二元语义分析方法进行决策时决策者很难精确给出符号转移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比较得分算子的符号转移值确定方法,对于多个备选方案被评价到同一语言评价等级上的情况,采用比较得分算子来确定这些方案的权重,再利用转换函数将权重转换为符号转移值。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火力准备与火力支援是登陆作战中重要的作战行动,通过分析影响其打击目标选择效益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基于作战意图、目标价值、作战主动性、行动可行性和资源耗费等的打击目标选择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多群体决策、模糊决策和AHP等方法,运用三角模糊数多指标群决策理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较好解决了登陆作战中打击目标选择效益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协同作战效能评估可为舰载反潜直升机装备发展和协同作战指挥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对协同作战效能评估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一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协同作战效能评估的方法。首先,对影响协同作战效能的指标进行分类,建立多层指标体系;其次,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对不同类型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并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对某型机的协同作战效能进行评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重心评判法的炮兵指挥训练水平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炮兵指挥训练水平指标体系中,既有精确数值型表示的,又有语言值来描述的,给评估指标的数据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云重心评判法能较好地处理该类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构建了炮兵师(旅)指挥训练水平评估体系,详细介绍了运用云重心评判法来实现炮兵指挥训练水平评估的具体步骤。结合指挥决策指标体系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迷彩伪装效果评价的多指标权重分配多为平均分配或专家评判,难以客观、科学地评价伪装效果。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结合信息熵和统计特征的多指标权重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模糊聚类得到样本的分类结果,应用信息熵和统计理论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分配。对以结构、纹理、颜色、二阶矩特征等为指标的迷彩伪装样本进行了权重分配实验,分析比较了专家评判法、熵权法和该算法确定的权重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估电子对抗指挥效能,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模糊层次法,即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对电子对抗指挥效能综合进行评估。这种方法既解决了电子对抗指挥效能指标权值取值的科学合理性问题,又能有效地对影响电子对抗指挥效能的一些因素具有难以预测的随机性进行合理处理,从而使电子对抗指挥效能的评估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部雷达设备质量状态的比较评判问题,提出了雷达设备质量等级劣化量值的概念,并在建立的雷达设备质量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和末级指标质量状态灰类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计算方法。提出了雷达设备质量量值的概念,给出了具体计算模型。基于质量量值,建立了多部雷达设备质量状态定量化比较评判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多部雷达设备的质量比较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武器装备在效能量化评估时,用一个数值量化定性指标和权重的不足,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Vague理论和区间数算法,提出了一种考虑主观思维区间性的效能量化模糊评估方法。该方法定义定性指标和权重值为一个弹性区间,充分体现了专家对主观性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模糊计算的效能值为一个区间,为确定评估对象的效能等级,引入Vague理论中相似度概念,能够直观判断其效能等级。通过与传统模糊方法和考虑定性指标区间性的模糊方法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9.
装备维修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分析了装备技术检查的评价指标,利用专家评分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隶属度,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构造了Fuzzy综合评判矩阵,建立了装备维修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以某吵装备为例,给出其维修质量评估的一级评判模型和二级评判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辐射源威胁排序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多批目标所载辐射源的威胁程度进行排序来判断多批目标的相对威胁程度是作战辅助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建立了辐射源脉冲重复频率、辐射源方位、辐射源脉冲宽度等辐射源威胁评判指标体系并提出各指标的优属度函数。利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了基于不完全偏好信息的对多批目标威胁大小进行综合排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实例证明该模型可行、有效,且便于计算。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辐射源威胁综合排序,而且适用于其它多属性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