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担任国防科技工业领导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在“两会”期间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提交了“关于制定《国防科研生产法》的建议”和“合理配置和利用国家科技资源,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两份提案,并就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问题,在讨论会上发了言,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他的提案和发言,抓住了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急待解决的一些关键和要害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于宗林副主任。抓紧制定《国防科研生产法》记者: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您为什么建议国家把制定《国防科研生产…  相似文献   

2.
周儒欣 《国防》2014,(8):30-3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方面做出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指出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这是建立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大举措,将为民营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开辟广阔的空间,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活力。本文结合北斗星通公司的实践,试对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以下简称"民参军")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14,(2):10-11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加深入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中小企业司联合湖北省国防科工办、湖北省经信委,于201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宜昌市举办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政策法规培训班。  相似文献   

4.
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承制军品,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新生力量,承制军品民营企业所拥有的科技资源也就成为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重要补充。研究承制军品民营企业的科技资源配置情况,关注其配置规模、配置结构、配置效率等问题,实现承制军品民营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不仅能够提升民营企业自身竞争力和参与军品生产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国防工业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和武器装备生产能力。本文利用DEA模型测算了87家承制军品民营企业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情况,并与传统军工企业和传统民营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对承制军品民营企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根据效率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4月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召开“中国民用工业企业技术与产品参与国防建设研讨会”。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围绕民用工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如何引导和规范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生产,以推进寓军于民体制建设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而热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加深入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中小企业司联合湖北省国防科工办、湖北省经信委,于201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宜昌市举办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政策法规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的目的主要是引导湖北省具有一定的高科技实力、目前暂未取得保密资格证和武器装备许可证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工信部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推动军民融合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方面做出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指出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这是建立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大举措,将为民营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开辟广阔的空间,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注入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国防科技工业部门逐步打破军工产品封闭格局,一些非军工企业开始陆续进入军品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条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惜着这股春风也悄然挤进来,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市场的竞争,目前主要承揽了很多协作配套的军品科研生产任务,而且企业的数量、产品品种、生产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之中。民营企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多种多样,与国有军工企业相差很大,如何做好民营企业军品质量工作,成为摆在许多军代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导致民企在进入军品生产领域中面临高门槛、信息不全、不平等竞争等问题。大力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政策法规建设,应出台相关引导政策、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推动民企服务于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参与装备科研生产是我国寓军于民新体制的重要内涵,对于实现我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其参与这一特殊行业在目前存在着法律法规、税收政策、融资困难等诸多障碍,文章分析了这些障碍并提出了一系列消除障碍、规范和促进民营企业参与装备科研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把国防科技工业寓于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引导优势民企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军工建设的格局。在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上,与会各界代表就民参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生产的热情很高,准备进入军品市场大干一场,把军品同民品一样做大做强。然而几年过去了,一些民营企业还未进入,一些进入军品市场的民营企业则认为没有到达预期目标。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需要分析军品市场的性质和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和现状,总体把握民营企业面临的军品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一、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017年1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深度融合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融合改革深度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扩大军工开放,推动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扩大军工单位外部协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对于增强国防实力,促进社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归纳了军品生产对民营企业正式开放一年多以来,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梁毅雄 《国防科技》2015,36(3):68-71
当前,由于法律体系没有建立、法律规定与国家政策不同步、不同市场主体适用法律规范不一致等原因,我国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存在制度壁垒。论文对我国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美国和俄罗斯相关领域的立法和制度运行情况,我国应通过确立保护军品市场竞争的法治理念、构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来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大力推动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经济领域与国防领域的充分共享,这种背景下,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科研已成大势所趋。然而,长期以来,军工产业基于国家安全,形成了相对封闭、体系独立的垄断式科研生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缜密严格  相似文献   

17.
鼓励并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可以增加军品市场竞争,有利于军队获得价格低廉、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武器装备,对实现"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军品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军品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办之窗     
《中国军转民》2014,(11):7-8
<正>江西省国防科工办主持召开吉安企业"民参军"座谈会积极鼓励优势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打破国防科技工业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自我保障的局面,让军工资源和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流动和使用。充分吸纳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积极鼓励"民参军",是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引导和帮助优势民用企业了解掌握"民参军"相关政策和法规,推进"民参军"步伐,江西省国防科工办于2014年9月29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途径。"民参军"企业在军品配套科研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筑牢"生命线",出色完成配套任务,不辱使命、继续前行。本文结合军品配套生产实际工作,探讨了产品质量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富国强军目标的重要途径,鼓励和支持民口企业参加国防建设尤其是军工建设(简称"民参军"),是推动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防生产效率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文章分析了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存在的机遇和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困难和障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推进更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行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