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斗禾 《政工学刊》2013,(2):80-80
在贵刊去年第9期刊首读到郭松岩写的文章《人生失意好读书》,很受启发:人生失意之时,名利离你远去,本真向你走来,可以静心读书,可以让平常心回归疲惫浮躁的躯壳。失意之时多读乐读、多思勤想,是真正静下心来去正视自我、反思失意的重要途径。在失意中读书,也是从失败中奋起,从失意中走出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壮士出征之时则忘其家,击鼓之时则忘其亲,上阵之时则忘其身……从事武装工作20多年,在正团职岗位上干了9年的四川省达县人武部政委杨利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官做人,为国防事业燃烧着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人生如长河行舟,有时直挂云帆,顺风顺水;有时旋流横生,危机四伏。然而,人生的精彩,往往体现在道坎横生之时,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有坎本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不见得是坏事,但如果自己给自己设坎,就不足取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自然  相似文献   

4.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荀子把入分为三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用君子和小人两极分化的标准,简单进行人生分类。应该结合社会实践解读人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滨海县棉织厂厂长孟来艮,是一个从军营里走出来的企业家。1973他脱下军装,告别了6年的军旅生活回到家乡,开始了他新的追求。 1987年9月。孟来艮用5年汗水把频临倒闭的滨海县袜厂,变成全市先进单位。当他正在总结经验之时,上级领导却又把他调到滨海县棉织厂。这个厂由于陆续输出了一  相似文献   

6.
永不放弃     
一年365天,我几乎天天穿着军装。我是打心服里对军营充满热爱。我小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差点死掉,母亲把我抱到庙里,是一位老僧人收留了我,对我精心调养救了我一命;5岁那年师父给我取名"茂光"。19岁当兵时,我穿上了人生的第一双鞋——解放鞋,从此结束了光脚板的人生。从那天起,我就立志要在绿色军营建功立业,把一生献给国防事业。  相似文献   

7.
选择记浙江红旗机械厂厂长、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叶春明陈有丰人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叶春明——这位浙江省属中型军工企业的老厂长,在跨进1998年“门槛”之时,即面临着退与留的选择……几十年如一日的忘我拼搏,呕心沥血的疲累,叶春明身患冠心病、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陈焕  吴祥顺 《国防》2001,(3):32-36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在—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依约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原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知名作家、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将军。 贺捷生,这个让中国女性倍感自豪的名字,随同她那悲怆而又雄壮的人生经历,在中国大地广为传颂。然而见到她的,你却很难把她与“将军”  相似文献   

9.
冲破禁锢     
生命体一旦被以某种形式禁锢 ,它必然会在这种禁锢中走向虚弱。人的躯体是不愿被禁锢的 ,即使那牢笼和枷锁是用金子做成的。然而 ,许多人却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灵魂送进一个个的禁锢之中 :或把自己的思想、意志捆绑在某种无形的枷锁里 ,或把自己的思维、观念套在某种特定的框框中。不但浑然不觉 ,反而自以为是 ,直至把自己的生命带进平庸 ,把自己的生命卷入荒诞 ,甚至把自己的身体葬于腐朽。不是吗 ?有人贪婪于声色犬马 ,把生命的价值捆绑在金钱的枷锁上 ;有人爱慕浮华虚荣 ,把人生的希望套进“关系”的网眼中 ;有人留恋权势地位 ,把思维和…  相似文献   

10.
"当我的生命向另一个世界走去的时候,是妻子用深情的呼唤把我召唤了回来;当我面对自己残疾的身体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时,是妻子用真挚的爱鼓起了我人生的风帆。"这是五师八十六团职工盛杰写在日记里的两句话。  相似文献   

11.
韩亮  田力 《政工学刊》2011,(9):59-59
翻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册,每每在闪光的篇章里,都写着两个大字——追求。追求,是闪光的阶梯,能把人类托到理想的高度,让生命创造出价值,使青春得到延续;是奔腾不息的浪花,使人生的长河充满活力,把宇宙点染得辉煌壮丽!正因为有着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失败找到钨丝,发明了电灯,为人类生活带来光明;居里夫人冒着被放射性物质辐射的危险,在化学废料中提取出镭元素,为癌症患者开创了放射治疗的新天地;李时珍跋涉千山万水,尝遍世间百草,历时30年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12.
从我到我们的跨越指导员刘兆和当指导员六年,前前后与四位连长搭档,从教训到经验,从“拆台”到“搭台”,我走过了从“我”到“我们”的心理跨越。我在人生日记里铭记这句话:“不要把彼此看成山峰,那样山峰之间就会出现一条鸿沟;要把俩人看做是一整块钢铁,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13.
3月的北京,春风荡漾,绿意盎然。沐浴着这温暖和煦的春风,戎装在身、英姿飒爽的宋春丽光荣地出席了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来,宋春丽心系军队文化建设,积极献计献策,展示了军队文艺工作者的奕奕风采。近日,笔者慕名采访了她。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服输”二字宋春丽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服输”二字。1964年,只有13岁的宋春丽告别家人,只身来到广州军区文工团,当了一名文艺兵。不久,团里组织野营训练,要徒步走100多里,团领导考虑这批新学员年龄偏小,就决定把她们留下来。宋春丽知道了,坚决要求参加。第一次参加长途行军,3天下来,宋春丽脚上打…  相似文献   

14.
小良 《云南国防》2000,(2):49-49
一个人阅尽数十年尘世沧桑之后,心智臻于化境,然而,正当他开始将这种优势淋漓尽致地加以发挥之时,成熟的生命原野已经夜幕四合,所有精彩的人生节目都逐渐浓缩成荧屏上的一个亮点,并且瞬间变为虚无。  相似文献   

15.
微言快语     
《兵团建设》2012,(6):54
@健康顾问:如果你是正确的,不要过多地争辩,把对方逼上绝路,也就断了自己的退路;如果你是优秀的,不要肆意地卖弄,别人会在你的做作中远离你;如果你是痛苦的,不要逢人就倾诉,谁都有自己的烦恼,莫把可以成为朋友的演绎成了陌路;如果你是寂寞的,那就在孤独中慢慢沉淀自己,人生本就根植于寂寞的土壤里。  相似文献   

16.
读《大钟无声》给我的是一次心灵的感动,虽然我不是来自黄土高原,没有经历黄土地的厚重文化底蕴的熏陶,但《大钟无声》却把我带进了一个真实、自然、平和,不停抗争和不断追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看到了黄土地上的青年是如何追求人生、如何寻求跳出"农门",隐隐约约中也看到了作者的影子。  相似文献   

17.
把传播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弘扬革命传统作为晚年的事业,积极走向社会,进行义务演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先烈英雄事迹激励和教育下一代。13年里,先后深入部队、机关、学校、厂矿、监狱作报告1800多场,听众达110万人次,几乎走遍了青岛市区的大中小学和党政机关、厂矿企业,还应邀赴辽宁、河北、  相似文献   

18.
人生航标     
湖北钟祥市人武部部长杨昌俊在人民武装工作岗位上已经奋斗了整整25个春秋。25年来,他沿着自己在火红的党旗下确定的人生航标,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中,以兢兢业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武装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昌俊从武25年里,先后6次遇到改行的机会,但从未动摇过他从武的决心。1986年,他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日本和中国正在东海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争执不下。这种纠纷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美国——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军事超级大国——表示其正向该地区转移外交政策目标之时。  相似文献   

20.
一个忠诚的革命战士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成长,在滚滚浊浪里奋起抗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兴亡、人民利益紧紧相连,历经战火硝烟的洗礼,并最终涅槃重生,百炼成钢。他就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正直、善良、勇敢、顽强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历史丰碑,也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真实的内心写照。1927年年仅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遭遇病魔侵蚀,命途多舛,然而他又是那么坚强。虽然他双目失明,但心中的那盏指引人生航向的明灯始终未曾熄灭。哪怕瘫痪在床,仍然以笔为刀满怀壮志豪情地向死神宣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