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國航天     
<正>欢迎订阅2017年《中國航天》月刊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暸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2.
正一转眼,"中国航天日"从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中国航天日"也成长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航天日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几十年的技术与工业积累,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阔步踏上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拥抱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瞭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4.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特别报道" "专题报道" "中国报道" "口述钱学森工程" "航天传承" "商业航天面对面" "航天系统工程" "航天系统与技术" "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产业观察" "法律研究" "载人航天" "空间探测" "导弹与其他武器系统" "航天科技与创新教育""博闻航天" "瞰视界"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正>4月24日,山西省国防科工局组织2019年山西省中国航天日系列庆祝活动,各单位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是"逐梦航天合作共赢"。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中国航天日"升旗仪式和航天成就展,阐释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发展历程,并邀请航天装备生产的亲历者和"长征五号"大火箭首飞的见证者,分三个专场,走进一线,深入群众,来到学校,  相似文献   

6.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特别报道"、"专题报道"、"中国报道"、"口述钱学森工程"、"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航天科技与创新教育""合作伙伴"、"空天燎望"等栏目。读者对象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能、电子、工控、能源、交通、通信、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中从事科研、设计、制造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及广大航天爱好者。  相似文献   

7.
<正>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于2017年12月26日在武汉注册成立的商业航天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公司以天基物联网信息服务商、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平台和卫星新型应用孵化器为经营定位,以引领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和建设国际知名宇航企业为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8.
<正>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  相似文献   

9.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重点关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国际现行航天法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前景预测等;载人航天、探月与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的最新进展;航天关键技术及重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运载火箭、卫星、飞船、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和中国航天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重申了中国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根本宗旨,总结了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的主要进展,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四部航天白皮书,是对2000年、2006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的历史是一部博大精深、历经磨砺的故事书。“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炽热的奉献情怀,从中国航天的创立初始到今天的欣欣向荣,一直激励着航天儿女,为实现中国航天大目标不懈奋斗。一:一杆旗,激励全员精诚合作,增强企业凝聚力。中国航天从1956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的那一天起,航天的曙光就开始悄悄照临中国这片沉寂已久的大地。先后有聂荣臻、周恩来、毛泽东、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陈云、彭真、徐向前等国家领导人为了改变中国航天的现状,向中央提…  相似文献   

12.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航天文化是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创意文化等内涵,它贯穿于航天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是经过几代航天人不懈努力、不断积累并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理念。航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航天精神文化航天精神文化是对航天精神的固化,中国航天精神凝炼成了特殊的航天文化,也逐步形成了航天人  相似文献   

14.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重点关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国际现行航天法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前景预测等;载人航天、探月与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的最新进展;航天关键技术及重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5.
<正>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于2017年12月26日在武汉注册成立的商业航天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公司以天基物联网信息服务商、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平台和卫星新型应用孵化器为经营定位,以引领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和建设国际知名宇航企业为发展愿景。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卫星及通信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试验、销售、服务;物联网终端的设计、研发、制造、试验、销售、服务;行业应用大数据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1月 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四十余年来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份航天白皮书,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外通讯社称其为首次揭开了中国航天的“神秘面纱”。这份白皮书对中国航天过去四十多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和基本原则;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在二十一世纪前期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于人类的航天活动的发展前景和奋斗目标;并再次阐明了中国政府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中一贯坚持的“平等互利,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7.
正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饱含着对航天事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和重托,是对航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长期不懈追求的梦想。航天战线几代科技工作者胸怀爱国之情,肩扛报国之责,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五"期间,以"北斗"、"高分"、"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四大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又迈上新的高度。完成多次国际商业发射,航天外交已成为中国高科技"走出去"的一张名片。"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集团公司军民融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民用产业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半壁江山。四大主业的齐头并进,有力地推动了航天强国建设的步伐。同时,中国航天集团公司不断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19.
军工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孕育形成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军工文化的核心。在新的时期,深入学习航天精神,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对于推动军工文化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50年来,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航天精神孕育而生;航天精神的培育和形成,反过来又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航天精神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  相似文献   

20.
选拔——千挑万选,训练——千锤百炼,科学加毅力,精心加耐心,造就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英雄。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航天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选拔训练航天员飞乘组,提供满足航天员在轨生活、工作、健康保障和个人救生防护等乘员装备,开展航天医院空间试验等。在神九飞天之际,记者来到航天员系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采集了航天员选拔训练的幕后故事。神九航天员为何是两男一女搭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介绍,神九任务飞行乘组的选拔过程与以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选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