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重点关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国际现行航天法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前景预测等;载人航天、探月与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的最新进展;航天关键技术及重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运载火箭、卫星、飞船、  相似文献   

2.
<正>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瞭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3.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特别报道" "专题报道" "中国报道" "口述钱学森工程" "航天传承" "商业航天面对面" "航天系统工程" "航天系统与技术" "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产业观察" "法律研究" "载人航天" "空间探测" "导弹与其他武器系统" "航天科技与创新教育""博闻航天" "瞰视界"等栏目。  相似文献   

4.
中國航天     
<正>欢迎订阅2017年《中國航天》月刊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暸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特别报道"、"专题报道"、"中国报道"、"口述钱学森工程"、"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航天科技与创新教育""合作伙伴"、"空天燎望"等栏目。读者对象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能、电子、工控、能源、交通、通信、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中从事科研、设计、制造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及广大航天爱好者。  相似文献   

6.
正"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大火箭肩负大使命作为我国目前起飞规模和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将直接服务于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空间站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并用于不同轨道大型载荷及深空探测任务载荷的发射。  相似文献   

7.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17-17
大会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中国航天专场报告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胡亚枫在报告中介绍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发展的主要任务:在空间技术方面,继续实施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卫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开展重型运载火箭、深空探测等专项论证;在空间应用方面,进一步完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9.
正推动空间信息走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和支持;联合东盟国家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空间信息前沿科学研究,利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定期举办空间信息培训班,促进航天人才交流与培训。在探月方面,2019年中国将发射长征五号发射器,实现采样返回。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在2020年实施,2021年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将抵达,在深空探测领域还将实施三次升空探测任务,包括采样、小行星探测等。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在已经实现载人航天获得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基础上,2022年将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邀请各国参与各项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航天活动正集中在探月热和深空探测热,月球探测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2004年嫦娥工程立项以来,一直遵循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秉承独立研制的原则,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航天领域国  相似文献   

11.
<正>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互拍图像经"鹊桥"中继星传回,两面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交相辉映,太空再次闪耀中国红,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圆满成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为新时代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提振了航天战线再接再厉、追求卓越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月球探测到逐梦深空,中国人一直努力探寻宇宙的奥秘。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探索的精神引领我们去往星辰大海,奔向太空探寻更多的可能。唐朝诗人李白曾举杯邀月,发出"嫦娥孤栖与谁邻"的"天问"。1200多年后,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直接参加"嫦娥一号"卫星研制任务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激动、十分自豪。"嫦娥一号"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也是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五大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系统。面对技术难题多、研制时间紧、风险大、队伍新等一系列挑战,我们紧紧瞄准当今国际深空探测技术前沿,高起点设定卫  相似文献   

14.
嫦娥二号,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不断开拓创新试验任务,创造并刷新"中国高度",实现了中国月球及深空探测领域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2012年12月13日,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一个月之际,我国深空探测征程再传佳音——嫦娥二号卫星在距离地球700万公里外的深空,精确实现与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过的飞越探测。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如一缕艳阳穿透凛冽的冬日鼓舞着坚守在探月一线的航天人。  相似文献   

15.
<正>《装备学院学报》是由装备学院主管、装备学院科研部主办的,研究军事装备、航天系统与航天工程、军事信息等学科领域理论与技术问题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90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军首批军事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1征稿范围主要刊登军事装备学、航天系统与航天工程、军事信息领域的学术论文;在上述学科或领域的科研实践中有发展并  相似文献   

16.
征稿简则     
<正>《装备学院学报》是由装备学院主管、装备学院科研部主办的,研究军事装备、航天系统与航天工程、军事信息等学科领域理论与技术问题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90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军首批军事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1征稿范围主要刊登军事装备学、航天系统与航天工程、军事信息领域的学术论文;在上述学科或领域的科研实践中有发展并能反映当前先进水平的技术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具有探索性、导向性的新方法、新理论及系统性研究综述等文章。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天测控系统的构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武小悦 《国防科技》2010,31(5):87-91
文章介绍了航天测控系统的类型与功能;总结了美国的卫星测控网、载人航天测控网、深空网和军事航天测控网等不同类型测控系统及其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美国航天测控系统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8.
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上不断迈进的又一成功实践。虽然我国的深空探测起步晚,但发展深空探测技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这里我们将对世界各国关于金星等行星的探测活动逐一介绍,以扩展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解决了远距离测控、卫星奔月“刹车”、三体定向、月球环境适应、全谱段探测等重大难题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被列入16项重大专项之内。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整体提升综合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会期间,围绕规划制定的意义和背景、绕月探测工程的技术牵引和带动作用、工程实施两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关键技术突破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规划纲要办公室成员、绕月探测工程总…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06,(5):48-5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加大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在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器、深空探测飞行器以及航天民用产业等领域,正在朝着创建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