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战时应战、急时应急的人防力量体系,是人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客观需要.各级人防部门应立足实际,着眼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创建与新任务、新特点相适应的新型人防专业队伍体系,形成与之相配套的专业队伍建设与使用机制,为构建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赵军福  石洪 《国防》2011,(10):67
近日,河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与河北省公安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应急通信车辆管理的通知》,就人防应急通信车辆归类管理、车辆外观标志、车载警报音响音调、警报鸣响情形、车载警报和标志灯具  相似文献   

3.
张世杰  王会敏 《国防》2010,(6):59-60
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防空资源优势,参与政府救援行动,服务政府应急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明确的人防工作改革发展方向,是人民防空利国利民社会公益属性的具体体现,是促进人防向民防转变的有益尝试,是人防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4.
张世杰  王会敏 《国防》2006,(3):28-30
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提出:“要把人民防空应急管理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公共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和恶性影响的事件。目前,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还很不完善,部分职能机构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经验也较欠缺。而人民防空在组织指挥、通信警报和人防专业队伍等方面具有应对公共危机的有利条件,将其纳入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民防空纳入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两防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把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融为…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提高海南省岛屿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防范和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出建立岛屿应急救援体系的思路,构建岛屿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有效联动的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代防空斗争的需要,我们应在现有基础上增大人防专业队伍的科技含量,组建能遂行各种防护任务并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型人防专业队伍,使人防专业队伍的功能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单一走向多能,由单纯防护走向抗防结合。  相似文献   

7.
何子平  何乐华 《国防》2006,(10):25-27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努力开创国防动员事业和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人民防空应急准备是当前人民防空建设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涉及各领域、各层次的系统工程。因此,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着眼战时需求和经济建设发展全局,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科学筹划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有效推动人民防空应急准备有序进行。一、科学预测,以战时需求为牵引,有重点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杜建伟 《国防》2008,(6):11-11
随着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和人们生产生活密集性加大,一些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呈现出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明确,要把人防指挥体制与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体制衔接起来,把各类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各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之中,把人防设备设施用于保障平时应急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认真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总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的应急救援职责,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如何抢抓机遇,切实担当起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主力军的重任,对于促进消防部队全面建设和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水平有着重大的深远意义。笔者主要从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重大意义、面临难题和工作对策三个方面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0.
民兵应急专业队伍是省军区系统遂行应急行动任务、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常态力量、快反力量、中坚力量.应逐级规范应急专业队伍建设,重点突出省级队伍建设.针对突发情况,分别由省军区组织跨市、军分区组织跨县、人武部组织属地用兵,保证点上情况迅即处置,线上情况多路展开,面上情况全面应对.  相似文献   

11.
人民防空动员,是指国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减少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其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建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组织隐蔽疏散,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目的在于避免和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与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以长期支援战争。  相似文献   

12.
史俊朝 《国防》2013,(2):58-59
城市人防工程体系配套率是衡量城市人防工程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城市人民防空应战应急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基数大,以往人防工程建设关注较多的是工程总量和人均占有面积,  相似文献   

13.
人防专业队伍是战时消除空袭后果的骨干力量,但后方城市的人防专业队伍究竟如何组建、训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感到,从人防专业队伍与城市民兵的任务、隶属关系、组训原则一致的情况来看,二者有必要相结合。四川一些大中城市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把人防专业队伍纳入民兵体  相似文献   

14.
潘尔龙 《国防》2011,(10):48
应急救援主要是政府职能,民兵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是践行宗旨的具体表现、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军地双方高度重视应急力量建设,各自组建了多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大大提  相似文献   

15.
张世杰  王会敏 《国防》2007,(10):67-68
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民防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人民防空法>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依法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人民防空部门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6.
王德文  沙雷  贺维静 《国防》2007,(7):22-22
近年来,江苏省铜山县人民防空办公室不断加大人防工作力度,在基础设施、防空警报、应急救援、人防基地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使该县的人防建设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目前,该县人防工程建设面积达11.28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人防地下室面积超过0.5平方米,防空警报统控、声响覆盖率达100%,并建立了一支由260人组成的抢险、抢修、防化、通信、医疗救护、电子干扰、伪装示假等人防专业技术队伍。不久前,该县人民防空办公室被江苏省评为“十五”期间人防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章善彪 《国防》2006,(3):24-27
在国家建设即将走完“十五”计划历程之际,为改进和加强新世纪新阶段的人防工作,2005年10月27日至2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积极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规划新世纪新阶段人民防空事业的发展蓝图,加快人民防空应急准备步伐,努力建设“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民防空。会议表彰了一批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先进单位和先进…  相似文献   

18.
阮志柏 《国防》2010,(11):4-6
国防动员应急专业力量是指担负应急救援任务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及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是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省(区、市)以应急任务为牵引,结合本地区实际,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在出色完成繁重的抢险救援任务的同时,边实践边总结,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组织结构趋向合理、训练质量不断提高、各项保障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吴问其  郭剑 《国防》2012,(11):84
广东某陆军预备役防化团着眼专业特点,坚持平时应急与战时应战一体,坚持军地协作融合,探索创新了应急力量"组、训、装、保、管、用"的方法路子。在公安机动大队共同组建常备核化生应急救援分队,在安监系统抽组核化企业安全员组建核化生应急救援分队,在环境监测站组建应急化验小分队,并首次抽组营、连预备役骨干成立常备预备役核化生应急处置队,按现役建制连队的标  相似文献   

20.
邓华 《国防》2004,(11):40-40
民兵应急分队担负着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参战支前等多元任务,因而必须加强全面建设,注重提高综合应急能力。新形势下,提高民兵应急分队的综合应急能力,具有新的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提高民兵应急分队的综合应急能力,是实践党的以人为本执政思想的客观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一切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新时期新阶段我党执政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包括平暴制乱和抢险救灾等)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和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则是实践党的以人为本执政思想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