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国时期,关羽失荆州,败死麦城。致使诸葛亮《隆中对》规划的横跨荆、益,分兵北上,统一中国的战略宏图化为泡影,“天下之终归于曹氏”对此,历来史家评论顿多,一般多责备,“关羽大意失荆州。”笔者认为,将荆州之失,归之于关羽的疏忽大意,实是皮相之见。其实失荆州原因远非如此简单,它是刘备集团在军事、政治、外交,战略、战术、用人等一系列问题上措置失当而造成的。其中既有关羽本人的责任,亦有刘备、诸葛亮的失着。本文试图就此作较完整,系统的研讨,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公元219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乘蜀将关羽进攻襄樊之机,派吕蒙率军袭取了荆州。荆州丢失后,是夺回荆州还是北攻曹魏,是刘备集团面临的一次重大的战略抉择。刘备主张夺回荆州,诸葛亮、赵云等主张北攻曹魏。221年,刘备决定大举攻吴,夺回荆州。这一行动的结果是222年夷陵一战,蜀军大败。荆州失守后,蜀汉究竟应把主要作战方向放在哪儿,怎样才是贯彻《隆中对》的战略良策?我认为,不能用夷陵之役的胜败,来衡量刘备夺回荆州的战略决策正确与否,而必须了解荆州得失与实现《隆中对》战略思想的关系。荆州地区,对刘备集团是一个必需夺取并确保的战略要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讲得  相似文献   

3.
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发起北攻樊城、襄阳之役的目标应是占领两城及其以北部分地区,将其所据荆州部分与汉中连成一片,这样可改善其在荆州的战略态势,并为将来的北伐作准备。关羽当时发动此役有一些有利条件,因此难以说其错误。他的主要错误在于未能及时回师,尤其在曹操部下已设法告知他孙权将袭击其后方时;还有就是在处理与孙权方面关系上有失当之处。关羽战败被杀,固然由于他本人犯了一些重大错误,但刘备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表现在他用人不当以及未能及时对关羽提供有效援助。而他未能亲自率军援助关羽有种种原因,包括可能受到法正的劝阻。至于刘备或诸葛亮有意借孙权除掉关羽的说法则是缺乏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4.
善待人才     
陈胜 《政工学刊》2001,(5):43-43
近日重读《三国演义》 ,读到“温酒斩华雄”一节时略有心得。书中说 ,在孙坚等诸侯被华雄杀得手下无将狼狈不堪时 ,关羽自荐“取华雄之头” ,袁术得知关羽只是刘备的马弓手时 ,破口大骂 :“量一弓手 ,安敢乱言 !与我打出 !”幸得曹操出言相劝 :“试教出马 ,如其不胜 ,责之未迟 !”当关羽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时 ,其酒尚温。斩华雄之后 ,袁术仍口出秽言辱骂关羽 ,而曹操则针锋相对 :“得功者赏 ,何计贵贱乎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 ,袁术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才 ,斩华雄之前不知关羽之才尚有情可原 ,但斩华雄之后仍不承认关羽之才则…  相似文献   

5.
湖北大学张国光教授认为,诸葛亮其实是一个被神格化了的平庸的人,一个好秘书长而非好参谋长,不可避免的悲剧人物。其论点主要是围绕赤壁、夷陵两次大战和《隆中对》、《出师表》两篇文章展开的。关于《隆中对》。传统的看法认为,《隆中对》对天下大势作了精辟的分析;实际上,《隆中对》根本不是好文章。诸葛亮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提出复兴汉室。吴国的鲁肃早在《隆中对》提出的8年前,即公元200年与孙权的一次对话中就说:曹操不可争,汉室不可兴。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搞割据,是非常保守的策略,是出于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关于赤壁之战。必须重新认识整个战局。战前,诸葛亮最大的失策是  相似文献   

6.
《军事历史》1987年第2期刊登王帜、毛彦春的《对夷陵之战刘备集团战略指导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着重论述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战略指导错误,说明“将帅要有明确、坚定的战略意识”、“切勿怒而兴师,愠而致战”。这些观点对我们汲取历史的教训,无疑是有借鉴作用的。但是,我认为,《思考》一文对历史事实有失察之处,因而其主要论点还值得商榷。我们研究历史,应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恰如其分地引出可供今人借鉴的经验教训来。在这里。严格地尊重具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战友们每天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产生矛盾和误解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当你遇上了这种事情,你是气上心头还是一笑而过呢?其实,对于“气”与“不气”的问题,我们应辩证地去看。不该生气的时候,怒火烧身、大发雷霆,势必会把好事搞砸。像历史上的刘备,因关羽被吕蒙所杀,他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一心只想为自己的结拜兄弟报仇。结果被东吴的无名小将陆逊火烧连营,致使刘备气急攻心、身染重病、抑郁而死。从此西蜀的元气大伤,使其问鼎中原、恢复汉室的计划彻底流产。相比之下周瑜就更惨了,本来挺聪明的一个人,竟然被诸葛亮写的一封信气得吐血…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出身于世代史官家庭,在度过了几十年衣食无忧的生活以后,因替李陵辩护被施以宫刑,面临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饱受时人的冷遇与轻视。完成《史记》此时成为他活下去的理由,成为他生命重现光彩的最重要事件。诸葛亮年轻时自比管仲、乐毅,出山后即与刘备"隆中对",提出"三分天下"。在刘备夷陵之败后,接受刘备的重托辅佐刘禅,  相似文献   

9.
益州战略是孙吴建国初期即定下的图取天下的基本战略。赤壁之战后,孙吴着手实施益州战略,由于复杂的三国政治、军事、外交以及地理形势等因素的作用,刘备集团占据益州,孙吴最终无法实现益州战略。基于现实,孙吴修正了益州战略,以略取、经营益州为主变为防御、联合益州为主,从而与蜀汉形成矛盾统一的关系。益州战略贯穿孙吴历史,深刻影响三国政局。  相似文献   

10.
官以诚信立     
人无诚信难立。千百年来,诚信被看作立身做人之根本,特别是在有着泱泱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里,诚信的作用更为其他道德价值所不能比拟。关羽和吕布同为三国时期的名将,正是由于在诚信问题上的不同操守决定了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关羽忠心耿耿跟定刘备南征北战,无论皇叔境遇顺利还是遭受挫折,他都坚定诚信毫不动摇。  相似文献   

11.
辛夷 《环球军事》2013,(23):1-1
上个世纪末,美国重要的战略思想家、曾经担任过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博士写了一本叫《大棋局》的书,书的副标题是“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在这本书中,布氏认定欧亚大陆是未来大国博弈的中心舞台,为了防止在这里出现一个能够主导欧洲或亚洲、从而向美国提出挑战的大国,美国必须未雨绸缪,使欧亚的力量均衡,建立起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保持其政治仲裁者的地位。很显然,这是一部提供白宫决策的“隆中对”。  相似文献   

12.
冯小松 《环球军事》2011,(11):56-57
纵观古今中外的经典战例不难发现,导致战争失败的根由无外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主观因素中,战略误判是致使战争败北的“第一杀手”,犹如开启战端的“潘多拉”魔盒之手,“存乎一心,发乎一念”的战略误判,在时间的向度里,误判“一瞬间”,祸患“无绝期”,以“己误”为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成连锁反应,最终不可避免地以失败落幕。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期的庞统是个身怀绝学的大才。当初投奔刘备时 ,刘备以貌取人 ,见庞统长得其貌不扬 ,见到自己又长揖不拜 ,就打发他到耒阳当了个县令。庞统到任后一百多天 ,连日饮酒、酣睡 ,不理政事。刘备据此更加认为这是一个庸才 ,便免了他的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 :‘庞士元非百里才 ,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始当展其骥足耳’”。刘备不信 ,遂派张飞前去考察。庞统见来了“中央工作组” ,便认真办起公来。只见他“手中批判 ,口中发落 ,耳边听词 ,曲直分明 ,并无分毫差错 ,民皆拜伏”。百日积压的公务竟于半日内全部断完。惊得张飞大叫“奇才”。…  相似文献   

14.
三国名将关羽,世人称之"武圣",自桃园结义起,久经沙场,胜多负少,以"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之威名著称于世。但三国鼎立后,他坐守荆州,对大势估算错误,贸然出兵打襄阳,败走麦城,丢了性命。对后人来说,关羽是英雄,对英雄来说,人们更愿意唱赞歌,喜欢看威武的一面,不愿看狼狈的一面;喜欢欣赏胜利的一刻,不愿观望失败的苦楚。于是乎,"过五关"辉煌无尽,常被人津津乐道,甚至搬到荧幕之上大演特演;而"走麦城"则是问题,是失败,少人问津。  相似文献   

15.
大集团战略,是中国一航实施发展战略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一航成立的五年多来,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改革和促进发展的措施,逐步实施了“整合、凝聚、创新、卓越”的发展战略,确立了“跻身于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之林”的远景,并在五年多的发展中有着明显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航又及时提出了在全集团建立统一的“一航”品牌的构想,这就有着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一、打造大集团战略下的知名品牌,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进入新世纪,全球新的经济秩序已经形成了知识经济的雏形。首先,资本的流动已经全球化,并促使第一、第二产业呈现出向…  相似文献   

16.
江麓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麓集团)是中国兵器工业系统大型一类骨干企业,是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企业。作为一个拥有46年历史的国有军工大厂和老厂,如何革弊兴利,扬长避短,在积极推进民品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开拓更大的市场,是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2003年初,集团领导提出了“大营销”战略,决定以“大营销”来开拓大市场。“大营销”战略始终  相似文献   

17.
文钊 《军事史林》2008,(6):48-49
民间有句俗语叫“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说的是三国时期大将关羽据守荆州力攻樊城时,被东吴将军吕蒙白衣渡江袭了荆州,而自己也被迫败走麦城,最终遭擒被杀。那么,荆州之失,仅仅是关羽一人之过吗?笔者不认同。  相似文献   

18.
任继愈在《浅论孙子》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尊奉的有文武圣人。文圣人孔子,已有定论。武圣人有两位,一是蜀汉名将关羽,一是民族英雄岳飞。“圣人”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一个人的最高品格评价。关、岳两人,各领风骚千百年。中国历代名将中,其业绩、品格和关羽、岳飞不相上下的还有不少,关  相似文献   

19.
贺增林 《中国军转民》2006,(8):22-22,24
西安天和集团实施“寓军于民,军民互动”的企业发展战略已经有六年的历史,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从事军品研制、生产的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国家二级保密资质认证,并纳入了信息产业部军工电子行业管理体系,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生产许可证正在受理之中。天和集团在“十一五”发展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发展阶段,如果说天和集团在从事军品研制的历程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做了一定的尝试和贡献,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是得益于天和集团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军工体制改革的大趋势相一致,下面就我们实施军民结合发展战略的六年实践谈几点…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上看,印度军事战略具有较大影响的调整主要有3次:第一次是1962年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失败后,由1947年独立后形成的“有限进攻”战略调整为“两线扩张”战略;第二次是1971年的第3次印巴战争胜利后,由“两线扩张”战略调整为“保陆制海”;第3次是冷战后,由“保陆制海”战略调整为“地区威慑”战略。近几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印度根据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内外安全环境的新发展,在继续坚持“地区威慑”军事战略大框架的基础上,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