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状态,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状态就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劲头。而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就会“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履行“官”的职责,反而会产生一些群众不欢迎的“官”。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容易产生一些“无能官”。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怎么造福?要靠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从哪里来?只能从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中来。而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学习就会静不下心,坐不下来,学不进去,官升了知识不升,位置高了素质不高。这样的官只能是“无能官”,“造福一方”只能是一句空…  相似文献   

2.
“公生明,廉生威”、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领导干部要树立起威信,就必须要做到廉洁自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甚至是身居要职的干部,虽是两袖清风,但在群众中仍是威信不高.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名领导干部要想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更需要有理论思维,而且要有更高层次的理论思维,否则,他凭借什么去统领、引导官兵呢?这既是“领导”这一概念质的规定,也是“领导”这一行为过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原则是什么?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做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规定”和“要求”办,这叫“讲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群众会说这个领导“讲原则”;有的干部不坚持原则,把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关系、个人的感情放在原则上,群众会说这个领导“不讲原则”。群众希望领导干部讲原则,反对领导干部不讲原则。当然,个别时候、个别情况下,个别人也采取不那么正当的手段,利用群众暂时对一些事情的不理解,煽动群众对坚持原则干部的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  相似文献   

5.
所谓“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即个人在群众心目中享有的信赖度。由威望所产生的“威信效应”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它影响个人或群体的成败、命运。作为基层连队指导员,要使连队工作争先创优,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那么,如何建立威信呢?对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截然不...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近读《清史稿于成龙传》,深为于成龙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的精神所感动,封建士大夫况且都能如此,身为一名共产党的军队领导干部又该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如何评价政绩”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地方的领导干部来说,科学评价政绩,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即要把人口资源环境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部队领导干部职责使命特殊,工作岗位特殊,在如何评价政绩的问题上不能简单地套用地方的标准。那么,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部队领导干部的政绩呢?江泽民同志指出:“基层过硬是最好的政绩。”这个论断为科学评价部队领  相似文献   

8.
孙际友 《政工学刊》2011,(10):20-20
领导干部历经沧桑,成熟干练,应当更稳健,更能为人所爱。但某些领导干部,群众却对他爱不起来,而且很反感。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群众爱戴的好领导呢?我认为,除了要清正廉洁,执政为公,还必须要得到群众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党员领导干部的“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群众拥护、组织认可、个人奋斗等综合因素形成的。一些同志片面地把个人“地位”的取得归功于自身的努力,看不到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群众的支持。党员领导干部的威信吹不出来、捧不出来,只能靠扎实奋斗而来,你为人民做事,人民才能为你动情。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进退去留面前,更要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树立先进性形象。地位要靠信念来巩固。党章规定,党员干部要“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理想…  相似文献   

10.
<正>威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教师的威信是由教师的言行所产生的使学生心悦诚服自愿接受而树立起来的威望。威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作用?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一个教师的威信,以及一个教师如何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这些是每个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些初步探讨,向同仁请教。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反复告诫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并强调指出,这个问题要继续提、不断提,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反复想、深入想。“三个想一想”实质上是要求领导干部能自觉地审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线带兵人的基层干部,人人都希望在部属心目中享有很高威信。然而如何培树威信并非人人皆知,人人皆能。那么,威信是什么呢?威信就是声望和信誉。它是基层干部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基层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  相似文献   

13.
郭磊 《政工学刊》2001,(2):47-47
B师参谋长章程最近遇到了挠头事。按说,他以不足20年的兵龄提为参谋长,在全师乃至所在的整个集团军都是晋升最快的,不该有什么不称心的事。章程是因实施“补课工程”不顺畅而挠头。他补什么课?在大家眼里,章程是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迈上来的,又进过国防大学,没落下什么;在每一个职位上都干得十分出色,是“红旗跟着他走”的干部,并没留下什么遗憾。章程烦恼的是儿子对他感情淡漠。章程一直都在为有个儿子而骄傲,但他引以为自豪的儿子却对他惜语如金,总共叫了几声“爸爸”,他都能数得过来。章程自己对家庭一直也是心…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官职的大小。而在于为党干了多少工作,为群众谋了多少利益。  相似文献   

15.
在约瑟夫&#183;康拉德的小说《特工人员》中,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说:“我一直梦想有一帮绝对坚定的人来打破所有良心上的顾虑……不怜悯地球上的任何东西,包括他们自己,为美好的事物和所有为全人类服务的事而应召去死。”但是康拉德的无政府主义者抱怨:“我从来没有遇到哪怕一个这样的人。”现在,在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车臣、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其他的地方,似乎有太多的人愿意为实施谋杀而死。这是一种新现象吗?如果是又该如何解释呢?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二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旅团部队,其党委机关身处作战一线、群众之中,本身就是最基层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更是天天和官兵打交道,时时事事为官兵“代言”,按理说最不应该出现脱离群众的“四风”问题。但从调研晴况看,党委机关只是面对面没有心贴心、领导指导不识兵情不接地气等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基层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原则性战斗性和领导干部形象威信“三个有所弱化”问题还带有普遍性,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以活动的开展促进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融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江主席要求每个领导干部认真思考“革命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重大问题,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个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主席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想一想“革命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江主席提出这“三个问题”既是对领导干部一种关心厚爱,更是一种政治要求。如果我们把  相似文献   

19.
刘宝强 《兵团建设》2005,(1):28-28,36
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反视我们以往的工作,不难发现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某些时候,群众不仅不“买账”,反而有逆反心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局面呢?笔者思考至少有三个问题与上述现象紧紧相联。  相似文献   

20.
李晶  黄汉阳 《政工学刊》2009,(11):64-65
领导干部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奉公、语言有度、行为有谱,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提高自己的亲和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说,领导形象是领导者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目前,我军绝大多数干部走得正、威信高,但不可否认,个别干部形象不佳,嘴馋、腿懒、耳偏、心散、手长。由此看来,有必要矫正领导干部的不良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