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开创了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红色理财专家、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行长郑义斋兼任,成为二战时期全国各根据地中最具规模的造币厂。对于统一根据地币制,活跃根据地金融;稳定根据地物价,  相似文献   

2.
妇女独立师成立始末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大批妇女投身革命。在反四川军阀刘湘、田颂尧的“围剿”中,为加强后方防卫和有利主力集中,方面军总部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抽调机关部分妇女干部以及当地妇女中的积极分子计300余人,在通江成立了总部妇女独立营。同期,邻近的苍溪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连,长赤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营。1934年年2月,广元县妇女独立营也在旺苍坝(今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境内)成立。根据敌我斗争的形势需要,红四方面军总部、川陕苏维埃政权制定了依托老区、发展新区的《川陕甘计划》,要求“近期内完成妇女独立团。各县组织一支女侦探队到白区侦探敌情,破坏敌人后方;组织看护  相似文献   

3.
四川旺苍县地区曾是上世纪30年代川陕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上,占有红四方面军西进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军政领导机构曾集中于此,成为川陕苏维埃的首府。这里的人力、物力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重要战斗和召开的著名军事会议,永远彪炳史册。旺苍县革命史上的许多特点,使其不仅在川陕苏区中别具一格,即使在中国工农红军史上也占有光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军号慑敌少胜多1934年,蒋介石调兵遣将,对川陕苏区发动了围剿。川陕苏区军民顽强奋战,先后打退敌人4次猛攻,敌人损失了4.5万余人。一天,我军一个由通信队、号兵连和机关干部、勤杂人员组成的军直属队沿着通往宣化、达县的公路向南行进。在天色渐渐黑下来的时候,军直属队在前进中突然发现了敌人的一个前哨阵地。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形势十分严峻。直属队长立即命令通信队用一个排袭击敌人的前哨阵地,两个排在公路两旁设伏待机;号兵连一线散开,每隔10米站一个号兵。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以后,近百支军号突然嘟嘟哒哒地吹开了,雄壮的军号声威震山谷。…  相似文献   

5.
李涛 《军事史林》2014,(8):33-38
中央苏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地区,由赣西南、闽西两苏区发展而成,包括28个县境、拥有15座县城,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250多万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大的苏区,也是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相似文献   

6.
段斐 《中国军转民》2023,(20):114-11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红四方面军与川陕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创建了川陕苏区,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员干部和红军将士们强信念、冲在前、做表率,为川陕苏区创建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挖掘川陕苏区干部和将士锤炼党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经验,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达州市是革命老区、川陕苏区核心地域,战争时期8万多人参加红军、2万多人战死沙场,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达州是兵源大市,每年为部队输送兵员3000人左右,占全省1/10,优抚对象达41.8万人,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树增 《国防》2016,(7):67-72
四川,一个由极度丰饶和极度贫困组合为一体的奇特的内陆省份,是军阀和地主相互勾结压榨贫苦百姓最残酷的地域,因此也是中国国土上发生动乱最频繁的地区之一.1932年正是四川军阀开始大混战的年代,军阀的部队聚集富庶的成都盆地,川北贫瘠的连绵大山因此无人防守,于是抗议苛捐杂税的暴动连续发生.民众手持大刀长矛拥入县城,搜捕团总,在衙门的公堂上张贴"官逼民反"的标语,这种类似打土豪的举动一旦发生便一呼百应——这一切都是红军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因此,经过数次战斗,红四方面军很快就建立起包括23个县、500万人口在内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苏维埃也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9.
<正>川陕边主要指川北和陕南边界区域,是红四方面军创设川陕苏区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作战策略形成并充分运用的范式场地。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隔绝,红四方面军与中共中央的联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迟延性”。面对困囿,红四方面军根据特殊的地理政治条件,分析敌我双方的策略,配合高明的并不断调适的游击战术,  相似文献   

10.
永载共和国革命史册的四川巴中,曾是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当年有12万多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其中4万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当震惊世界的5·12特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之时,四川巴中军分区在第二天便组建一支红军后代抗震救灾突击队,火速赶赴毗邻的川北重灾区——广元市青川县,展开了一场与死神搏斗、向同胞献爱的大营  相似文献   

11.
曾中生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他早年投身革命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参与领导指挥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作战,是鄂豫皖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并参与领导创建川陕苏区,对红四方面军的成长壮大,对鄂豫皖和川陕苏区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军事理论建树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红军建设的基本原则、方针与方法,红军作战的战役战术原则,动员群众参战的原则、方法与瓦解敌军的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是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这支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和“会剿”,歼灭了国民党军三十六万余人,相创继建了鄂豫皖、川陕两大革命根据地。十年中,这支部队转战于鄂、豫、皖、陕、川、康、甘等省,到1933年秋发展到八万余人,占当时全军人数四分之一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周恩来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主管军事工作和苏区工作的领导人,从这支部队初创时期起,就  相似文献   

13.
湘鄂西苏区,包括湘鄂边与鄂西根据地(又称洪湖根据地)。后来还包括巴东、兴山、秭归,襄阳、枣阳、宜城,以及鄂西北三个根据地。在苏区全盛时期,曾建立起十五个县级工农民主政权,红军主力和游击队发展到3万余人,控制岳阳至沙市间广大地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个重要战略区。湘鄂西苏区的建立和发展,是以贺龙、周逸群同志为首的湘鄂西党政军民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结果,是我党独立领导中国人民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一个巨大胜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农红军的反“围剿”作战,是一场同具有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殊死搏斗。红军广大指战员从1930年8月至1935年11月,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向前、方志敏、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的正确指挥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英勇奋战,前赴后继,连续打破国民党军的多次大规模“围剿”,曾使红军发展到约30万人,苏区得到巩固和扩大。其中中央苏区、湘鄂西苏区、鄂豫皖苏区,都已拥有数百万人口、数十个县政权的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各苏区的地方武装也…  相似文献   

15.
军事文摘     
我军历史上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1930年红军发展到10万人,5月下旬,党中央在上海召开苏区代表会议,6月初,又召开军委扩大会议,研究红军的编制问题。当时  相似文献   

16.
1928年1月爆发的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领导的又一次较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湘南10余县,先后参加的农民达百万之众,切断了粤汉交通线,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新军阀,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发展了1万余人的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17.
王树声大将是新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抗日战争后期,他任河南军区、河南抗日军司令员,从1944年11月挺进河南(豫西)后,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以非凡的胆略和精湛的指挥艺术,创造性地执行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使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控制了北临黄河,西接潼关,东连平汉路,南靠伏牛山2万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拥有300余万人口;建立有6个行政专署和26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八路军正规部队发展到近万人,地方独立团武装发展到8000余人,民兵武装发展到7000余人.  相似文献   

18.
苏伟大卫国战争时期,有5位方面军司令员死于这场恶战,其中有一位是上将. 1941年6月2 2日,法西斯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近200个师300万人,分北、中、南三路大举进犯苏联.战争初期苏联损兵折将,伤亡巨大.抵御南路德军的是红军西南方面军,这支苏联最大的方面军部队由一位上将司令员指挥,他负责第聂伯河东岸及乌克兰地区的防御作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军转民》2008,(5):F0004-F0004
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开放式全国重点大学,是较早设立研究生院、较早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占地2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多万平方米。有4个一级重点学科。5个二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各类在校生4万余人,教职13500余名,科学院院士5名.工程院院士10名(含双聘),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300余名,  相似文献   

20.
冯戎 《政工学刊》2006,(5):55-56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两个军一个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军队总数的2/10,是除国民党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同时,还征壮丁300万人补充抗日队伍,约占同期全国征壮丁数的1/5,为全国各省之冠,以致当时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川军将士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其中,被国民党政府收入抗日将士忠烈录的有将官4人、校官9人、尉官21人,共计34人。川军出川抗战的意义何在?本文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