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五十年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祖国西部的戈壁荒滩上,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兵团人半个世纪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活动,提升了兵团屯垦戍边的综合实力,其中凸现的具有鲜明屯垦特色的兵团文化,成为兵团事业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年初,本刊推出王运华同志撰写的《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文化戍边》,系统阐述了兵团"文化戍边"的内容、特点、意义、作用以及加快推进"文化戍边"工程建设等问题。文章刊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反响。本刊日前举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兵团先进文化建设》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兵团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畅所欲言,其真知灼见,触及兵团文化许多深层面的问题,而由文化建设所引发的话题,似乎已超越文化层面,关系兵团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关系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继承,关系兵团的明天……  相似文献   

2.
车俊 《兵团建设》2012,(Z1):39-42
下基层蹲点调研,是干部的基本作风,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形式,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作方式。通过调研,我深深地认识到,兵团屯垦戍边的基础在基层,基石是一线职工群众,把握他们的关切、解决他们的困难、凝聚他们的信心,是关系兵团基础能否巩固、作用能否发挥的根本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兵团工作,必须切实从基层职工群众的期待和需要出发,通过迅速改善职工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凝聚人心,打牢兵团事业的群众基础;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建设创新屯垦戍边实现形式,打牢兵团事业的发展基础;通过不断强化"兵"的责任和能力提升维稳戍边能力,打牢兵团事业的力量基础;通过着力推动文化融合和"双语"教育提升兵团文化软实力,打牢兵团事业的社会基础;通过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兵团基层基础工作质量,打牢兵团事业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3.
兵团党委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工作会议和《兵团党委、兵团关于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战略目标,符合兵团实际,顺应职工群众的要求。兵团的工作重心在团场,基础在连队,连队是团场的细胞,只有团场的连队达到了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的标准,才  相似文献   

4.
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是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决策在兵团的具体实施。基础教育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奠基工程和文化基础。发挥基础教育在新型团场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作用,既关系到新型团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也关系到基础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姜蒙 《兵团建设》2013,(14):7-8
兵团屯垦戍边的基础在基层,基石是一线职工群众,把握他们的关切、解决他们的困难、凝聚他们的信心,是关系兵团基础能否巩固、作用能否发挥的根本问题。——摘自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十四师蹲点调研时的手记《筑牢屯垦戍边的基石》多年来,兵团党委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途径,"兵团领导蹲点调研"、"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万名干部下基层"等一系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活动在兵团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06,(2):1-1
兵团广大共产党员:兵团的基础在基层,团场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团场兴则兵团兴,团场富则兵团富,团场强则兵团强。兵团党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号召,并提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  相似文献   

7.
聂卫国同志代表兵团党委在兵团第六次党代会上所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团场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基础和主要载体,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是提高兵团戍边维  相似文献   

8.
50年来,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目标,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不断巩固壮大屯垦戍边的群众基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经济实力;始终坚持把思想文化建设作为屯垦戍边的重要内容,不断为屯垦戍边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在新的形势下,兵团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屯垦戍边的内涵,在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兵团屯垦戍边的有效实现形式,以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措施实现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在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要反映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也要表现学校自身的精神追求,还要呈现学校自身的文化特点。华山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构思,提出了"胡杨文化"和"胡杨精神"的概念,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目标,据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设计和表达,并对"兵团精神"做出了独特诠释,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了实处,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兵团的基础在基层,主要载体是团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任务的明确,对于实现兵团”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农十师地处边境,如何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本文作如下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兵团是在新疆特殊区域内承担特殊使命的屯垦戍边组织,作为由国家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的兵团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则直接关系到复杂严峻人文环境下新疆地方和兵团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兵团文化的传承、兵团精神的弘扬及兵团事业的推进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兵团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兵团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兵团的具体体现,是兵团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是指引兵团人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开展兵团精神教育是屯垦戍边和"教育戍边"事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教育价值论的视角下分析开展兵团精神教育所依托的优势资源,包括文化资源优势、特殊体制优势、理论指导优势及实践经验优势等,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本质属性、理论创新及学生发展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兵团精神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兵团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兵团文学作为兵团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其系统功能、特征受到兵团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伴随着兵团文化发生重大变革,在兵团文化中不断释放出绚丽的艺术魅力。兵团文学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4.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要全面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科学规划,稳步实施,才能收到成效。本文结合华山中学的具体实践,阐述了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并且提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的教育形式才可以称得上是全面教育,它比侧重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规律,更加反映人性发展的需要,也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都是党在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红色基因,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时,兵团精神实践主体来源于井冈山,兵团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井冈山精神,特别是井冈山精神中坚定执着追求理想、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成为兵团精神的强大思想动力。兵团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结合边疆实际的继承和发扬。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通过广泛实践来践行;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融入大学生课堂教育;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创新教育传播。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以其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作为特征,凸显出其在反映学校综合实力、推动大学生德育教育、激发其创造精神并规范其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健康、和谐的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音乐教育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动力,更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兵团基础教育要在改革与发展中办出特色,就必须要深刻凝炼兵团基础教育的经验,把兵团文化中的精华渗透到办学理念中;要把握好政治家办学的高度、教育家办学的维度和实干家办学的力度;要以弘扬兵团精神为主题,大力培育兵团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从思想上解决好"办什么样的学校"这个根本问题,从实践上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潜在性、规范性、深远性和持久性功能。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的前提条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夯实校园文化载体,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用物质文化陶冶人,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的初级目标;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用制度文化规范人,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的中级目标;重视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用思想文化凝聚人,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特殊使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新疆高校毕业生到兵团就业,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利于新疆的稳定和兵团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