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正改变着新世纪的战争样式和特点,未来战争将从“平台中心战”转向“网络中心战”,从以物质、人力消耗为基础的传统战争转向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战争。文章研究网络中心战及其关键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战场态势实时感知和部队协同同步动作。  相似文献   

2.
我军政治工作快速反应能力面临着信息化作战的严峻挑战(一)政治工作反应速度慢与信息化战争节奏快的矛盾。信息化战争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战争,C4ISR指挥系统、计算机网络、数字化通信、现代传媒手段以及机动快、射程远、精度高的武器系统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为作战双方提供了迅速达成作战目标的技术基础,使战争突然性增大,作战样式转换迅速,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争节奏不再是以天计算,而是分秒必争。但由于我军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半机械化与部分信息化阶段,加之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使我军政治工作在领导指挥体制上,层次繁多、条块…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战场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继“机械化作战”、“空地一体战”之后,计算机对未来战争的变革必然引起军事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信息战。信息数字化推动了未来战场的数字化,它是一种指挥和控制方法的变革。这种变革为实现所有职能领域和通信系统的一体化,为指战员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获得正确的实时信息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日军“网络战”体系建设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军认为,随着战争的信息化,战场也日益趋向网络化,“瘫痪”敌作战网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网络战是实施“瘫痪战”的重要手段,所以日军积极进行网络战的准备工作,通过建立三军统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推进各军种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提高网络战能力。一、重视各军种“神经网络”建设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容量、高速、宽带的信息通信网络,为C4ISR能力的提高和网络战的研究创造了条件。在2001年至2005年度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及2005至2009年度的《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中,网络战(即侵入敌方的…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人类在战场上的活动一直受到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把这些不确定性比喻为“战场迷雾”。而上世纪末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传感、数字通信、计算机、信息融合、系统总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驱散“战场迷雾”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兵力分散自古以来,无论中外,军事家们几乎非常一致地主张集中兵力。集中兵力,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们是否还需要坚持这一原则?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对战场信息的收集整理使战场趋向透明化。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于战争之前,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但对于对手的情况主要靠零星侦察得来的情报进行分析推测,因而不可能做到准确的“知”;就是对于己方的情况,有时也不能准确地掌握———行军迷路是常有的事。然而,现代信息技术使知己(包括友军)知彼…  相似文献   

7.
“3S”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的统称,它是信息技术在现代地球观测系统中的应用,是构成信息化战场建设的核心技术。从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军都十分注重使用由“3 S ”技术构成的先进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进行战场地形和态势侦察、军事目标跟踪监视、飞行器的定位导航与武器精确制导、作战指挥与军事调度、战场打击效果监控与评估等。战争的实践已经证明:谁拥有包括“3 S ”技术在内的信息优势,谁就拥有一个透明的数字化战场,谁就拥有了取胜的优势。 一、“3S”技术…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战争中的通信电子战及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3I的动用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标志和战斗力的重要体现,通信电子战是制约C^3I系统动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以预警机为中心的空中指挥通信系统、以“地域网”为骨干的战场信息系统、以卫星通信为主的远程干线通信以及C^3I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将是未来高技术战争中通信电子战攻击的四个重点目标。硬摧毁、干扰、欺骗和计算机病毒是通信电子战对付C^3I系统的四个主要作战手段或潜在手段。低截获概率和抗干扰体制通信对  相似文献   

9.
美军战场频谱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将是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联合作战,战场处于广阔的电源环境中,无线电频率成为影响战争全局的极其重要的战略,战术 资源和力量。第战争等现代高已经证明,除了采用新的通信和技术外,高效的战场频民是提高通信、电子系统抗干扰与电子反对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对战场频谱的管理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如何提高通信电子系统整体抗干扰能力的角度,综合分析了美军战场频管理任务和军以  相似文献   

10.
赵继东 《国防》2001,(3):60-60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南联盟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除了在空地一体化战场展开角逐外,还在互联网领域打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双方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键盘和鼠标频频“过招”,上演了一出出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戏”。如果说,在空地一体化战场上北约占有绝对优势的话,那么,在作为“战争处女地”的网络战领域,双方则是互有短长,并  相似文献   

11.
键盘声声,胜过炮声隆隆;鼠标闪闪,胜过刀光剑影。信息化的军队,此起彼伏,掀起万钧雷庭;在未来的数字化战场上,信息导控着金戈铁马,纵横驰骋…… 新的战争形态,将由信息成为其特定的内容:信息武器是军队武器系统的骨干;信息系统是军队的神经中枢;对信息获取、控制是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战场“制信息权”是导致战役战斗乃至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应用于信息战的“五大技术”,即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主宰着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舞台,在历次战争中叱咤风云,表现出非凡的作为,展示着迷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条件下通信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通信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和系统需求,并以提高战场通信装备保障能力为目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卫星通信导航技术,结合我军战场通信装备保障的实际状况,提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通信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设计理念,在我军战场通信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有专家从遥感技术应用的角度,对整个战争过程研究后认为,所谓武器的“高技术”主要包括两个要素,一是遥感技术,二是计算机技术。武器技术系统的核心,是借助计算机对遥感信息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运算和处理,以实现对战场和攻击目标的观测、对作战武器进行导航和控制武器精确攻击目标。在海湾战争中人们还看到,战争的各个阶段和战场的各方面,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无处不在。因此,有人把这场高技术战争称作“现代遥感战争”。上面所说的遥感技术,是指远距离感知目标物性质和状态的综合性技术。它通常利用物体能辐…  相似文献   

14.
太空因其位置和环境上的优势,正在成为军事大国所追求的、新的战争前沿,成为军事争夺的制高点。海湾战争中,美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军用卫星系统,整个战争中,战区的通信有90%以上通过卫星传送。美军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时曾提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波斯湾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天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伊战场上空构成强大星网,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明显提高,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能力显著增强,太空信息支援作战能力走向成熟。在对伊作战期间,美军使用了以精确打击为主的交战网格子系统,基本实现了以精确打击为主的“精确交战”联合作战理念…  相似文献   

15.
徐俭  祝润安 《国防》2004,(7):32-32
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使战争形态、作战手段、战争进程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防动员建设要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搞好信息网络资源调查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网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信息化战场构成的核心。构建成信息网络,可使战场对己方透明度空前增大,指挥员和战斗员能真实地看到战场景况;可使作战信息的传递更加直接和实时,从而加速作战节奏和作战样式的转换;可使信息、能量、物质三者有量,以及地方从事通讯和网络经营的网络技术力量、地方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战争形态的发展演变历史表明,火药、机械制造技术、现代信息集成技术先后推动了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发展。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从信息化战争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智能化战争形态。进入21世纪,信息栅格、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实现武器装备智能化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指挥高效化、打击精确化、操作自动化和行为智能化的武器装备,将在未来战场上贡献独特的“机器智慧与力量”,并推动智能化战争到来。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战场通信网络的复杂性和安全性,选取3种典型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事件驱动原理和"协议-设备-平台-网络"4层建模机制,实现了战场通信网络的计算机仿真。采用"软件定义"的思想实现了通用以太网接口的半实物接口定制,以及实物计算机和虚拟网络中的仿真节点映射及数据的交互,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局域网环境内的战场通信网络入侵测试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了战场通信信息截获和DDo 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实验,获得了统计数据和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层建模机制和通用接口定制能实现网络通信半实物仿真,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所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全球信息栅格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的全球性信息网络体系,它是信息化战争的技术基础,能够为各作战单元提供信息服务,是应对信息化战争、提高国防和军事能力的重要支撑技术。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联合作战规模明显扩大,作战指挥基本上实现了高效、实时,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伊战后美军加紧建设“全球信息栅格”,准备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所有作战单元连接起来,确保网络互联互通和战场信息共享,以获取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一、全球信息栅格技术的产生“全球信息栅格(”GlobalInformationGrid—GIG)的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无线连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美军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相应地,其一切军事思想、理论和行动也日益依赖于高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纵观伊拉克战争,美军对其新的作战思想、理论、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试验或检验都与网络密不可分,并以网络为基础,实现了以“信息优势”为基础的“全频谱优势”,为美英联军快速达成作战目的起到了关键作用。美军对伊实施的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认知域”作战概念被引入军事领域,现代战场已经形成了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三大作战维度。认知域已经成为美国战略空间拓展的主要战场之一。按照习主席关于要打好意识形态领域“制脑权”战争的思想,更需要重视认知域的攻防,研究相关技术,才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