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民主革命时期,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创新,集中体现在肇创期“以进步的精神贯注其中”、曲折发展中的“反对本本主义”、战略转移中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统一战线中的“一定要争党的兵权”到两种前途命运的抉择中“解放全中国”等标志性口号上。这是一条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发展同行,与使命任务呼应的发展主线。蕴含其中的是我军文化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核——“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神圣军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多极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当前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各国从生存意义上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综合性危机的严峻性,认识到人类相互依存的社会性本质,更加意识到“共生的”含义,并逐步开始认真思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深刻内涵和意义。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发展与人类社会走向的重要思想。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依据与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推荐性标准之争与无特性值标准1994年《中国标准化》等刊物就“推荐性标准的实施问题”展开了讨论。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作者们的观点很清楚:一种观点是“必须执行”:另一种观点是“自愿采用”。焦点集中在“该不该”或“能不能”制定“不严于相应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战略形势的不断发展,亚太地区在世界的安全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际上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认为,世界的文明中心正由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西方报刊上充斥着对“亚洲价值观”、“亚洲发展道路”的评论。这些观点和评论既反映了亚太地区的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现  相似文献   

5.
人的问题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马克思站在唯物历史的立场上,从人的本质、发展、需要和价值四个方面阐述他的人学观点,为人学的研究指明了科学的方向。马克思人学观对于在社会发展中解决人的问题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其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我们山村里有少数人请人看手相,算命运,说什么“人的手相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乡有个名叫郑忠良的青年民兵到集镇上找人看了手相,说他“命运不好”、“凶多吉少”、“无侣伴到老”等等。结果,这个年仅二十七岁青年人对人生丧失信心,竟在夜里  相似文献   

7.
鉴于当今世界乐坛处于多元化 ,中国钢琴文化迅速兴起而其创作尚在探索阶段的局面 ,本文回顾、分析了中国钢琴创作各阶段借鉴、吸收西方现代乐派创作技法的情况 ,提出并阐述了中国钢琴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这一观点 ,认为在创作中对这一关系的正确把握 ,应作为发展中国钢琴音乐、创立中国钢琴乐派中处理中西关系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着力自主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意志和战略。在“两会”刚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作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被视为“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着力点”。事实上,自主创新是一个全球性话题。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都要做出决定未来命运的历史选择,它们分别走上了难以逆转的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资源型”,一条是“依附型”,另一条就是“创新型”。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现实的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关切的理论焦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阐释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真正共同体”以及如何构建“真正共同体”,从而形成了符合人类社会演进形态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即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交往活动促进共同体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石,因此“现实的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和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垦荒”系列小说又一篇力作《冻土》,借助对一个凄美爱情的悲情叙事,揭示出特定时空下个体命运的无法确定性和悲剧性,从而对权力话语与“组织”的共谋进行有节制的理性批判。面对基层权力对个体命运的干预,即使在女性意识自觉的新社会,在特定历史时空中女性也不是个人命运的完全主宰。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不断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彻底理清“教”与“学”的关系,不断更新观念,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实践和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教与学的关系,并对当前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观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师生皆为主体,教员要主导,学员要主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黄婷 《中国军转民》2023,(12):93-94
世界正经历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地球村也从观念走向现实,各国之间紧密相连,休戚相关。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新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于西方的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等理论,是对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将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向世界展现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章总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基础与实现路径,对于进一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志英 《军事史林》2007,(12):23-30
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说:“没有1937年,就可能没有1941年。”这是在俄罗斯乃至国际史学界颇有影响的一个观点。众多研究人员苦苦寻觅着1937年“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与1941德国入侵苏联及卫国战争初期失利的内在联系。 从1937年6月12日图哈切夫斯基等8名将领以“叛国、间谍罪”惨遭枪决至今已经整整70年。该案件获得平反也几近半个世纪。但这个人称二战前苏军的最大悲剧的成因,却始终仁智互见并存在未解之谜。当站在情报制高点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予战略思考和现代观照的时候,不难看出:这场由纳粹老牌间谍们炮制,在最高当局之间进行的战略情报战,不仅是人的命运层面上振聋发聩的人生教科书,而且是信息化战争和政权建设中永远不该忽视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14.
任重  王剑 《环球军事》2012,(10):27-29
5月9日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是世界各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共同的节日。二战中,苏联在与德国进行了一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殊死战争,以付出近2700万人伤亡的代价,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战后苏联将其称为“伟大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5.
肖铁峰 《环球军事》2013,(14):22-23
近日,美国中情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揭露,美国情报机构从2007年起就开始实施代号为“棱镜”的电子监控项目,而谷歌、微软、“脸谱”等9大世界级互联网服务商,均与美国安局存在“数据合作关系”。不论斯诺登是英雄,还是“叛国者”,也不论其未来命运如何,他的这番表述清楚无误地提醒世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和2005年的8月,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8”这个吉祥阿拉伯数字所隐寓的幸运与浪漫,我在参加“联合——2003”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反恐和“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两次巧遇前来参加和观摩演习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塔吉克斯坦国防部长海鲁洛耶夫上将,就反恐和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与战略合作等问题,多次与他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并结下了难忘的友谊。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劳动价值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怀疑,甚至否定,人们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或理论,企图用以补充或代替劳动价值论.其中,将非物质生产领域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精神性劳动”也包括到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中,从而提出“社会劳动价值论”,大概要算得上是一种颇为流行的理论了.社会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求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等相比,还有一个更大的欺骗性成给人以错觉:它似乎坚持了维护了“劳动价值论”.只是扩大了“生产劳动”的范围.对此,我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观点是把“价值”当成了一个永恒的范畴.似乎价值是一般的社会劳动创造的,而不是一定历史  相似文献   

18.
孤儿——命运的不幸者,常常扮演着人世间悲剧的角色,几乎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由于“先天不足”,许多人都难以摆脱自己悲惨的厄运。或寄人篱下,苟且安生;或沦为乞丐,流落他乡。有的人即使改变了一下自己的命运,也是在同社会的抗争中呈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把“报效国家”作为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对军队职能的高度重视,也是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这不仅明确阐明了当代革命军人报效国家的基本内涵,也从保卫祖国与建设祖国统一的高度,进一步提出了报效国家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瑞环同志的《看法与说法》一书。这是一本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教材。《看法与说法》全书共四册。作者认为:“凡事都要有一个看法”,“看法是头脑改造过的认识、观点、主张”。“说法是看法的表达”,“在坚持准确性的前提下,力求通俗、简洁、鲜明、生动和富有个性”。该书以摘要的形式辑录了李瑞环同志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问题的看法和说法,全面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领导艺术、从政智慧。在厚厚的四本书中,值得介绍的观点很多。但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关于如何看待和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