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怡 《军事历史》2012,(3):13-18
军事危机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军事危机管理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基本理论、历史案例研究和模拟实践等方面相继推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中国关于军事危机管理的系统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加强,相关著述大致可分为军事危机研究和军事危机管理研究两大部分,并提出了诸多学术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给教育的国际化、民族国家的转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给比较教育学带来的是危机还是机遇,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点话题。文章旨在全球化视角下分析中国比较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引发的比较教育学界对比较教育学科危机的探讨,提出全球化给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并从全球化视角提出中国比较教育现存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现在是时候接受中国某一单独机构的举动就是其官方政策体现这一事实了。中国内部并非像我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不统一:之前的错误认识是中国的危机管理机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负责制造危机,中国外交部则负责解决危机。与此同时,我们现在也应该认真倾听中国这一世界大国的一言一行,以及中国军方和民间机构以国家名义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经济、传统文化、文革“左”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革及全球化的角度 ,论述造成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种种精神危机的根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通过派遣更多军人参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表明,中国己具备向远离中国的世界其他地方派遣部队的能力。这一能力与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的愿望不谋而合。随着中国军事能力的提升,以及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击埃博拉中发挥的作用可能为中国介入海外人道主义危机提供新的先例遵循。  相似文献   

6.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度危机关头挽救革命的壮举,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南昌起义从提出动议到最后决策这一曲折过程,展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深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顽强意志以及关键时刻的决断能力。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3月2484匕约空袭南联盟起,科索沃危机成了全球瞩目的第一热点。尤其是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一下子将中国推到了复杂的国际政治旋涡之中。由此,科索沃危机变成了当今世界各主要大国均卷入其间的全球性危机,小小的科索沃也因此而成为冷战后全球政治中所有深刻矛盾的汇聚点。时至今日,科索沃危机已转入政治解决,然而危机所引发的震憾却丝毫未减。舆论普遍认为,科索沃危机后世界各种矛盾将进一步复杂化,世界的不稳定性和动荡程度将大大增强,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气焰将更嚣张,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将趋于恶化等等…  相似文献   

8.
一、危机起因 中国军转民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的平稳,同时伴随不确定的危机,成为新一阶段的开始。在不确定的危机过程中,如何经营,才能使军转民企业保持活力,避免倒闭,这是军转民企业生存和发展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中国军转民企业发生危机10%左右是政策性亏损和宏观经济变动引起的,90%是经营管理不善和技术变迁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始于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仍难言见底。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危机将对国防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短期看,必须防止军费规模较大波动与国防经济结构失衡;对于中期,要防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程拉长;从长期看,应防止国际安全格局向不利于我国国家利益拓展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0.
阅读     
《现代舰船》2011,(2):59
《中国海权》作者:张世平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5月第2版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垫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南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个别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给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提出了现实要求。无论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各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建立完善的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全球率先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总体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缓慢的复苏,世界经济复苏将是艰难曲折的。面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成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13.
李锐 《军事史林》2021,(9):15-22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悍然侵犯中国东北地区,吞并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一 背景下,一般国人之心态都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在面对危机时,如何挽救民族危亡,逐步成为对中华民国认同度较高的新式知识群体所关心的中心议题.而从旧朝步入"新国"的传统士人群体,特别是一般士人群体对于这一民族危机,其心态又是怎样的,似乎较少关注.一方面,一般认为这一群体本身落后于时代之潮,其对于社会的观感也大多一并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参照物;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史料,这一群体在民国时期的思想与言论大多隐而不彰.而《张?日记》则让我们可以一窥,一名新旧之间的普通士人在面对九一八事变这一民族危机时,是如何处理面对"新国"的种种不忿与中日民族矛盾,进而逐步形成对"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始于1997年10月的海湾危机,波澜起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虽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调停得以缓解,但这场危机的背景缘由,对海湾地区乃至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向等问题仍在人们的脑海中索绕。 危机缘何再度发生 从实质上讲,这次海湾危机是美国故意制造矛盾,借以达到其战略目的造成的。一是美企图利用危机显示其干预国际事务的决心和能力,进一步维护其“一超独霸”的  相似文献   

15.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终于胜利完成跨越十几省、总行程数万里的长征,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面临的地缘安全挑战已经达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而对当前挑战的应对却没有表现出整体的成熟。显然,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完整的地缘安全理论是造成出现不成熟的应对危机举措的重要原因。因此,从理论上突破传统中国地缘安全战略的影响,构筑新的完整的地缘安全理论,是一项紧迫而必须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美国竟浑然不觉 当伊朗危机发生时,卡特政府正忙于其他事务。因此,卡特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伊朗危机的严重性。卡特1977年1月20日才宣誓就职。就任以来,他在外交方面立即展开全方位的出击。从人权外交到重签巴拿马运河条约,从中东的戴维营会谈到中美建交,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到防止核扩散条约,每一件事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伊朗危机  相似文献   

18.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边疆危机纷至沓来。晚清政府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三次调整边防策略,相继形成了“郅治保邦”、“海防与塞防并重”和“保藩固圉”的边防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兵锋战火。但又造成了“和”不能争主权、“战”不能取胜利的被动局面,加剧了清政府的民族危机、边防危机和统治危机。  相似文献   

19.
1998年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两度发生危机 从这两次危机看世界局势,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美国的霸主地位遇到多方挑战 1991年的海湾战争,正值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海湾战争的胜刊,又使美国独霸世界的欲望恶性膨胀。布什在国会讲话中曾宣称,海湾战争后美国将领导一个新世界。然而,随着世界许多国家对美国霸权主义行径不满情绪的与日俱增,上次海湾战争中一边倒的现象已不复存在。1998年两度海湾危机爆发后,俄罗斯首先明确坚持只能用外交手段解决危机法国、中国及其它许多国家也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阿拉伯世界普遍同情伊拉克,反对美国的中东政策及战争威胁。这表明,美国的霸权地位遇到多方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古老的封建制度日落西山,濒临崩解,西方殖民者又突然袭来,把近代的中国推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惊醒了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他们千辛万苦地寻找救国真理。中国何处去?用什么思想武器和方式拯救苦难的中国?这是先进中国人苦苦追求和探索的主题。从“军事—经济”这一新视角,反观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与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拯救中国道路相伴随的军事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