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摆脱了两大阵营对立的束缚,但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地区各国更为强调军事自主。1992年美国从菲律宾军事基地完全撤出,在东南亚国家中引发了出现地区权力真空以及其他大国趁机填补真空的担忧。在不能主导外部安全环境的情况下,东南亚各国除运用外交手段营造区域对话与合作的氛围外,还加快了军事现代化建设。况且基于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冲突,东南亚各国之间同样存在各种矛盾,这也是地区各国加强军事力量建设的主要动因之一。虽然各方大多采取低姿态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态度,但这些潜在矛盾仍是影响东南亚区域安全的一个变数,所以东南亚国家军事现代化建设和军事自主开始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2.
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小国,却在第一次印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3-1954年,越南民主共和国部队两次入老作战,对印支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次入老作战动摇了法国当局对取得印支军事战争胜利的信心,1953年底到1954年的第二次老挝战役更是对国际局势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日内瓦会议的召开,并且为奠边府战役的实施拉开了序幕,从而为赢得第一次印支战争的全面胜利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军事变革,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纷纷采取增加军费、大力支持国防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高度重视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等措施。为适应这种趋势,我国也必须适当加大军费投入规模,围绕发展第一要务,选择与经济适度同步发展的军费支出战略,并适应军费需求规律,改革传统的军费投入线性增长模式,着眼三军联合远海防卫作战要求,调整军费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4.
在素有“花园之都”美誉的新加坡,记者看到的绝不仅仅是它温情脉脉的面貌,在这层姣容的下面,“小国大国防”的理念早已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方位拓展与大国军事合作的行动中,新加坡在借“外力”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全新的安全坐标。如今的“红豆”小国,军力堪称东南亚第一。  相似文献   

5.
彭况 《环球军事》2013,(13):16-19
当地时间6月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会晤。在会谈中,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一致同意共同构建一个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这其中也包括了积极构建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军事关系。中美之间的“新型军事关系”的内涵是什么?本刊邀请军内外专家为您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是我国东海和南海之间的最近航路,也是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从西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要冲。但多年来由于台湾海峡地处大陆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复杂敏感的政治因素,使得一些国家的舰船,特别是西方军事大国的大型作战舰船,从东北亚航行至东南亚或印度洋,一般选择琉球群岛至台湾东部太平洋海域,再由台湾最南  相似文献   

7.
1月31日,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布菜尔上将访问越南。2月2日,布莱尔在河内宣布,美国有意同越南建立更密切的军事关系。他向越方表达了美军希望与越南达成一项让美军使用金兰湾海军基地的安排,以便让美军的战舰停靠和支援美军在东南亚的行动。去年10月,俄罗斯政府宣布,俄无偿使用金兰湾的协议将在2004年期满后自动失效。这一动向为美租川金兰湾提供了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堪称人类军事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战争,同时也是军事变革成效最为显著的阶段,世界主要大国都致力于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促进了军事思想、军事技术、作战样式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同样是推动军事变革,由于各国的战略环境、军队结构、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作用,军事变革的结果却不尽相同.管窥二战前世界主要大国特别是美、英、日等国家航空母舰的运用及发展即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东南亚的战绩不佳,根源在于英国的"先欧后亚"大战略。第一次魁北克会议后,丘吉尔倾心于"长炮"计划,设想绕过缅甸,利用两栖作战夺取苏门答腊北端,为攻打新加坡建立前进基地。而英国军方——参谋长委员会(C.O.S)则认为在东南亚作战需要美国的支持,因此要在遵从第一次魁北克会议决议的基础上,进行两栖作战,夺取安达曼群岛,可行方案是"海盗"计划。双方争论不休。到第一次开罗会议,中美两国认可了"海盗"计划,但由于德黑兰会议关于欧洲战场的安排,让英国得以在第二次开罗会议时说服美国放弃"海盗"计划。英国得以致力于欧洲战场,而1944年由英国主导的东南亚战区则没有明确的作战计划,对战后英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以及中英关系都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度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使得原本被关注不多印尼军事状况也纳入了大家的视线。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横跨两洋的海上国家、以及东南亚第—人口与经济大国,其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近年来,印尼不断加大军费投入,扩张军备,采购先进武器装备,强力推进军事强国建设,快速步入东南亚军事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11.
平西军 《环球军事》2013,(10):42-44
在“金砖五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中,俄、中、印都是传统的军事大国,巴西也在地区事务中承担着重要地位。南非,这个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的军事力量则较少受到关注。但事实上,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在曼德拉领导下重返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以及占南撒哈拉地区三分之一GDP的经济总量,南非的武装力量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发挥着越来越灵活的作用,并且成为了非洲地区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12.
继2001年“鲍迪奇”号事件发生以后,今年3月,美“无瑕”号军事测量船未经中方许可闯入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从事军事测量、侦察活动,引发中美两国一系列争吵。纵观二战以后的历史,大国之间围绕海洋权益之争,从未停止过。那么,大国海军如何应对海上争端?本文试图透过中美和过去美苏有关海上争端事件加以解读。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尽管新加坡国小人少,但就经济重要性和军事实力而言,在东南亚也算得上中等强国。近年来,新加坡十分关注海湾战争以来新军事革命的发展,尤为注重提高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以充分发挥已有的和即将采购的现代化武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国防科技工业》2009,(1):65-67,69
2008年,全球军事装备发展异彩纷呈。中国的"歼10"亮相珠海航展,引起世界的瞩目。美、俄等军事大国继续谋求领先地位,将目光紧紧盯在下一代作战系统的研发上。日、韩等国也雄心勃勃,努力跟进。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军事历史》2003,(1):30-32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军事合作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事件,是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中国军队第一次走向世界军事舞台,同西方军事大国开展军事合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全世界树立了以弱胜强的英勇形象,进而确立了战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合作成功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团结抗敌、共赴国难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中国政府联合美、英抑制日本的最初努力“八一三…  相似文献   

16.
陈辉 《华北民兵》2004,(8):54-55
“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的老调,如今重谈,必有险恶用心;美日联合军演表面上是两国切磋军事问题,实质上是为“台独分子”撑腰;全球军费爆长,原因在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英军建立“超级军营”,反映出的是军队体制变革;俄军大演习,表明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不会无动于衰:伊朗扣留英军快艇,告诫大国在核查问题上不要欺人太甚,否则小国也敢与大国叫板。  相似文献   

17.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探索空间新纪元,军事大国对空间的争夺也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环球军事》2012,(11):5-5
“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而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大国,改善美中两军关系有利于两国增进理解,这对全球安全也是好事。美中建立积极关系对全世界有益,而建立良好的两军关系是改善两国关系的关键。”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5月17日表示,将努力改善美中军事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睿 《环球军事》2010,(8):20-21
就在俄罗斯印度军事合作进行的风生水起的时候,俄罗斯与它冷战时期的老搭档越南再次走近。3月22~24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对越南首都河内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是在去年越南从俄罗斯手中购买6艘基洛级潜艇之后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又一次重要接触。  相似文献   

20.
况腊生  肖力 《国防科技》2014,35(4):89-94
利用战后不断演变的国际格局,以及自身雄厚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工业实力,日本不断修改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禁令,直至现在取消禁令,为重建军事工业,恢复军事政治大国奠定基础,必将对亚太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