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内红军楼前广场上,有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群,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对红军的欢迎与拥护,其中有一个个头矮小,满脸稚气的小"红军娃"尤为引人注意,他身穿红军军装,右手挥舞旗帜,左手紧握拳头,童稚未脱的眉眼之间透着一股英气。回顾光辉历程,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是"军旗永随党旗飘"的胜战密码;实现强军梦想,打赢明  相似文献   

2.
褚银 《国防》2007,(3):64-67
红色区域的发展和红军的不断壮大,特别是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时期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极端恐惧.在他心中,红军,尤其是"朱毛"红军已不是地方一隅之事,而是发展到威胁其政治统治的心腹大患了.  相似文献   

3.
红色区域的发展和红军的不断壮大,特别是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时期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极端恐惧.在他心中,红军,尤其是"朱毛"红军已不是地方一隅之事,而是发展到威胁其政治统治的心腹大患了.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西征胜利76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召开"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和弘扬先进文化"座谈会,这对于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全面推动宁夏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这段光荣历史及其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宁夏是我们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在红军长征、西征期间,红25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曾先后途经、转战宁夏.数万红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刘伯承、邓小平等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以及著名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马海德,都在宁夏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西征的胜利,实现了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打击坚持反共的地方军事势力,发展壮大红军力量;向南打通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的联系,接援其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团结东北军、西北军及一切抗日武装,发动少数民族起来革命,建立少数民族自治政权,促使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进而形成全国抗战新局面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甘肃陇南宕昌县的哈达铺,是自古商贸较为发达的历史名镇.在红军长征史上,因红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并在这里开展了重要活动,又被誉为"红色哈达铺".哈达铺是红军长征最终落脚陕北重要决策的起始地:党中央在这里决定了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方向;红二方面军在这里制定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将这里作为实施《岷洮西固战役计划》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为长征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哈达铺整编,增强了部队的灵活性和战斗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为中央红军最终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有力保证.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补给地,哈达铺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卓越贡献.党的民族政策在哈达铺的制定和实施,团结了各族人民,丰富了党的民族理论.凡此种种,彰显了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作为红军的优秀指挥员,曾中生对红军作战和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他的关于红军反"围剿"战争特点的认识,关于影响红军战略战术因素的论述,关于红军作战原则的总结,关于红军建军原则的思想,为苏区和红军的反"围剿"作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至1964年间被授予将帅军衔的1614位开国将领身经百战,是人民军队的开拓者和共和国的奠基人。这一次,我们有幸接连拜访了"红军博士"涂通今、"百岁支书"魏国运和"兵站将军"方震三位已逾百龄的老将军,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晚年生活。"红军博士"涂通今:勤学豁达是为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灿烂的将星谱上不乏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名将,高级知识分子却屈指可数。然而涂通今正是一位"博士将军"。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各地红军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和其他各苏区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1933年7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制作了三个等级的红星奖章。红星奖章的基本形状是五角星及由两枚五角星交错而成的星花,象征革命的星星  相似文献   

9.
长征是英勇的红军将士冲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征服万水千山奔赴抗日前线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宣传抗日主张、动员广大民众拯救民族危亡的过程.毛泽东讲: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中,红军将"北上抗日""共赴国难"的思想一路宣传,一路动员,使之既成为红军长征的动员令,也成为红军指战员共同的奋斗目标.本文围绕长征与北上抗日的关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孙伟 《军事历史》2020,(2):50-55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职务,在实际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周恩来对古田会议的成功召开和会议决议在红军各部队的贯彻执行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古田会议前他就对朱毛红军高度关注与支持,由他指导撰写和审定的中共中央"九月来信"直接促成了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并将朱毛红军经验和《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在全红军范围内进行大力推广,使之成为指导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1.
正成武县位于鲁西南平原,距孔子故里不足百里,是春秋时期著名相马师伯乐的故乡。驻守在这片热土上的武警成武县中队官兵紧紧围绕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铸忠诚品格、砺血性虎气、蓄精细养成、葆传统本色,打造出了一支"没有红军历史的红军连队"。"推荐张林到炊事班当班长!"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一片轰动。张林是队里的"武教头",入伍后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技能,迅速在支队、总队两级军事比武中崭露头角,荣誉证书一大摞,荣立过集体和个人三等功各一次。  相似文献   

12.
1929年12月,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总结红军诞生以来的建军经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这个决议是红军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中国红军马列主义建军路线的形成,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红军东征胜利80周年.为弘扬红军光荣传统,盘活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武部组织区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精心组织策划以"传承红军东征精神,同心共筑强大国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吕梁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红军事迹广为流传,吕梁英雄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4.
石海 《军事历史》2006,(2):4-11
1934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开始突围西征.11月中旬,红军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边界.蒋介石在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时才真正搞清了红军战略转移的意图不是南下,而是西进,进而判断红军"必沿五岭山脉,循肖匪故道,经兴、全西窜",于是急急忙忙调兵布防,企图"于湘、漓两水以东地区"围歼红军.  相似文献   

15.
红军的政治教育,是红军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红军将政治教育作为立军的基点,建立健全教育的组织领导,明确教育的对象任务,精心设计教育内容,采取多种教育方法.红军的政治教育,虽然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但它在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军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地揭示了我军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不少读者致函本刊编辑部,提出"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地区会师,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红军强渡大渡河到底是十七勇士?还是十八勇士?"为此,本刊编辑部特约著名军史专家徐占权研究员为读者解答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褚银 《国防》2016,(10):17-21
在红军长征途中,除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还有"通道会议"和"苟坝会议"也非常重要.如果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那么"通道会议"就是这个伟大转折的起始点;而"苟坝会议"则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其不仅在法理上进一步巩固和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也意味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贯彻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35年,进入西南地区的中央红军与"追剿"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展开周旋。国民党军欲一举置红军于死地,红军则要在困境中奋力图存。遵义会议后重新执掌红军领导权的毛泽东,一开始并未找到最适合红军生存的途径。经过几次试探,他很快敏锐意识到红军不能与国民党军展开硬碰硬的较量,而是要审时度势,毅然决然选择最有利的生存道路。一旦固有思维消解,在崇山峻岭、国民党方面又各自为战的西南地区,前路就豁然开朗。最终,红军在金沙江脱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这一段历史充分证明,准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打破既有思维模式,对政治力量而言,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1930年5月全国红军会议至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红军初步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第一次军事战略转变.但随着第三次"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左"倾领导人奉行积极进攻战略,强调通过所谓"正规战"夺取中心城市,红军的军事战略转变进入曲折发展时期.赣州战役和漳州战役正是这一时期阵地战和运动战两种正规战的典型代表.这两场战役,充分体现了红军第一次军事战略转变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20.
王怀平  谢兵 《华北民兵》2013,(12):38-38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地处吕梁山脉中段西麓,这是一片孕育革命火种的热土。红军东征时期,两次辗转中阳,在这里发生了较有影响的"关上歼灭战",开启了红军东征的第一大胜仗。几年来,中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武装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自乔晓峰任中阳县县长、武委会主任以来,倾心支持武装工作,努力在管武装、解难题、练精兵上求突破,不断推动该县武装工作和经济建设创新发展。管武装,当好"武主任""抓好武装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和使命,中阳县武装工作搞不好,就是我这‘武主任’的失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