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江西东部山区,有一座山叫神女峰。山下有一偏僻的小山村。小山村里驻守着"黑队"和一群年轻的兵。电视台记者到这里来采访,临走时扔下一句话,说这里"山都感到寂寞,鸟都感到孤独"。5年前,我因为有采访任务,曾两次到过那里。在那个小山村里,我熟悉了被兵们亲切地称为"黑队"的徐家宝。那时,徐家宝是那山旮旯里最大的官儿。  相似文献   

2.
在第五批赴亚丁湾的护航编队上,人们看到了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直升机的身影。说它熟悉,是因为这种直升机此前在电视新闻中多有露面,凡是有关陆军航空兵的报道,总少不了它。说它陌生,是因为它以前从来没在驱逐舰的起降平台上出现过。这就是我国自行生产的"武直"-9武装直升机的海军型,在此笔者暂且将其命名为"海武直"-9。  相似文献   

3.
让爱成长     
李进 《政工学刊》2002,(12):48-48
跟荣的交往缘于给她送信。她的信特别多 ,有时一天竟能收到五六封。那是大一的事情 ,当时我当班长 ,每天分发本班的信件是我的一项工作。这样平静地过了一个月。直到有一天 ,我突然发现荣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很陌生又很熟悉的东西。我不知道我的眼睛是否已“放光”(我中师时的班主任曾说过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 ,他的眼睛在注视对方时会放光 ) ,但我那时确实很紧张、很激动、很兴奋 ,也很快乐。我是在偏僻山村长大的农民的儿子 ,对于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只是在电视剧或小说上见过 ,并且对此我从不抱幻想。真没想到 ,一个暖暖的初夏的傍晚 …  相似文献   

4.
狙击手,一个对我们来说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我们熟悉的是在国际赛场上,他们百发百中的精湛枪法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陌生的是枪法精准的背后那成千上百次的训练和成千上万发的子弹。我们熟悉的是电视里,对劫持人质的歹徒一枪毙命和获救群众感动的泪水,陌生的是那致命一枪背后惟  相似文献   

5.
往事(散文)     
一封来信,摆在面前,我仔细端详着。信封上的字体刚劲有力、工整洒脱。谁寄给我的信呢?拆开信一看,啊,是他俩!两位曾与我有过一场不愉快争吵的青年民兵。五年前,我也曾收到过他俩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6.
常提醒自己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已。"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个老太太发现马路边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有快倒塌的危险。于是,见有人向那边走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离远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  相似文献   

7.
"当你的秀发拂过我钢枪,我始终保持着冷峻的脸庞,其实我有铁骨也有柔肠,只是那青春之火需要暂时冷藏……"晚饭后好一首熟悉的《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打断了我们的饭后闲谈,细听是个乐队组唱,顺着优美的旋律,捷步来到连队四楼大教室,萧洒自如的  相似文献   

8.
笑笑好心情     
我在哪里一个刚手术完醒来的病人问:"我怎么了?"医生回答说:"您遇到了车祸,刚手术过。""那我是在医院了?"病人说。  相似文献   

9.
笑笑好心情     
寒冷部队驻扎在北极圈内。"根本不算冷,"一个老兵说,"我在阿拉斯加呆过,那地方才冷呢!连炉子里的火都冻住了,怎么吹也吹不灭。""这算什么!"另一个老兵不服气,"在我呆  相似文献   

10.
马续凤 《现代舰船》2012,(2):45-49,51
苦战金门记得担任报道员时,我经常到全团各个连队采访,也就得以听到军营里流传的各类"野史"。我曾听到一些老兵说,第二十九军军旗在抗美援朝中被美国人缴获了。其实这是无稽之谈,第二十九军根本就没有参加过抗美援朝,1950年第二十九军就被撤销了。要说二五三团因金门战斗受损,那倒是事实。由于情报不准确、判断失误和决策不慎,金门战斗致使我参战部队遭受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军歌声声,海风阵阵。 “一、二、三——四!”初夏的一天,舟山群岛某军港码头响起嚎亮的呼号声,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引领着一支令军港官兵熟悉而又陌生的队伍——熟悉的是他们那身海洋迷彩,陌生的是他们那一张张面孔。  相似文献   

12.
我摄故我在     
我航校毕业分配在内蒙古赤峰的一支部队,在那里一飞就是八年。在那里成的家,孩子也是在那里出生的。我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熟悉夜晚地面那每一个灯光地标。在那片蓝天上留下了事业的航迹,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难忘父爱     
二十年前,我有幸亲历了南疆边境的最后一缕硝烟,捧回一枚二等功奖章。但令我常常萦怀于心的却是和奖章并存的5元纸币,它一直沉睡在奖章盒内,伴随我东奔西走。因为它浸渍着父亲的汗水,是拳拳父爱的见证。高中毕业后,我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也带着父亲满腔的期望参军。入伍刚一年,部队就奉命开赴云南老山前线遂行防御作战任务。临战训练快结束时,一天,突然收到父亲来信,说可能来看我。我并没在意。记得当初部队还驻重庆大后方时,他就说过要来看我,但后来听说来回路费要好几十元后(那可是庄稼人一年的总收入啊),父亲终究没有来。而今,我远在千里之遥的边关,父亲却说要来,而且是"可能",认为当然是不可能来的。可是第二天,父亲居然就到了,同行的还有老乡的父亲李叔。父子见面,悲喜交集。喜的是在我即将出征之际,还能与父亲相聚,该有多么的难  相似文献   

14.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2,(11):53
设有同伙法官问一罪犯:"你敢肯定,这几起盗窃案都是你一人所为,没有其他同伙吗?"罪犯回答:"是的。要知道,当前能找到一个与你志同道合的人,那是相当困难的。"告状一天上课时,老师见汤姆老是讲话,生气地说:"汤姆,你要是再不老实,我就告诉你爸爸。"汤姆十分冷静地说:"老师,我对你也不满意,可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爸爸。"  相似文献   

15.
彭海青是一个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人。说到熟悉是因为他有很多荣誉,说到陌生是因为他为人低调,因工作性质而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民兵之家     
辽源人民喜爱《中国民兵之歌》“这样的歌曲,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如今听了真使我们群情振奋,心旷神怡。”这是《中国民兵之歌》立体声磁带,一次在吉林省辽源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及辽源煤矿广播电台播放后,广大群众的一致反响。几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干部激动地说:“听了由著名歌唱家蒋大为领唱的《地道战》和前奏中的枪炮声,使我仿佛又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回  相似文献   

17.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2,(18):54
百万富翁主持人采访一位18岁的百万富翁,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我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一直在家里待着。"主持人:"那一定是你的父母把你培养成杰出的人才了。""也没有,我父母也没教过我。18岁生日那天,我父母把我叫到身边,给了我一个存折说:‘孩子,这是你不上学这些年攒下的钱……’"丈母娘难哄问:同样是女的,为什么女朋友好哄,丈母娘难哄?  相似文献   

18.
大爱无言     
当兵第一次回家,在路上火车那一刻,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恨不得火车比飞机还快,因为那时我巳四年没有回家了。临近家乡,看到那陌生而又熟悉的一草一木,还有那条记录着自己成长足迹的乡间小路,  相似文献   

19.
"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为这句话而叫好,也为这句话而感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在他那个时候,人们不论职务高低,待遇也就彼此彼此,相差无几。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由此而带来的利益调整和利益分化,社会结构也呈现出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处在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给予其特定的一些工作性便利和生活性待遇,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事情,年轻的时候并不懂得,当懂得了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如果能够从头再来,我真想再当一次兵。说来惭愧,那年去当兵,并不是因为"光荣",也不是去"保家卫国",只是那年我高考落榜,想找工作缺少本事,想复读没有勇气。彷徨之中,想起了老师在高考前说过的"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去当兵"。就这样,我当兵到部队找"出路"来了。一到部队,我后悔了。同车来的老乡,也不知分到了哪个连队,没有了乡音绕耳,远离了亲人呵护,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无限的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