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世纪之交军事经济的七大转变,即:军事经济建设向适应新军事革命需要转变,军事经济保障重点向高技术局部战争转变,军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军事经济规模由实力型向潜力型转变,军事资源配置由计划为主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变,军事经济结构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军事经济体制由相对封闭向开放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相似文献   

3.
国防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需求牵引型”国防经济体制,即以政府需求为导向,市场配置经济资源和要素为基础,通过政府的间接和直接调控,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国防性有效使用的经济体制。“需求牵引型”国防经济体制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准确的国防需求信号、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经营性生产     
经营性生产是与单纯生产性生产、自给性生产相对应的。随着国家经济体制与军队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军队生产经营逐步变为经营型。它的特点是:第一,活动范围扩大。从着重于生产领域扩大到整个经济活动领域。企业扩大了自主权,把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全面经济活动系统地管起来。第二,经营决策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中心。如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品种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是对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突破,不仅使和平时期的军事经济面临严峻挑战,而且给战时经济的转换和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战时经济是平时经济的延伸和特殊表现形式。对一个国家来说,平时经济形态向战时经济形态、经济潜力向军事实力转换的快慢,及战时经济控制的程度,不仅与国家的政治、军事体制和实力相关,而且与国家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平时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协调运转,有利于加快战争经济动员的转换,实现有效的战时经济控制,反之,各种经济矛盾就会暴露于战时,造成战时经济失控。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虽然已建立了战时经济体制,但由于希特勒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存在极大的虚伪性,以军事工业恶性膨胀  相似文献   

6.
一、国防经济体制的不同模式要对我国国防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作出正确选择,首先需要从一般意义上明确,什么是国防经济体制模式。所谓国防经济体制,是指在国防经济范围内的所有制结构和一定的经济运行过程(包括国防用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管理形式、机构设置等整个体系。其具体内容包括:所有制结构、决策结构、调节体系、利益和动力结构,以及管理结构等五个方面。其中所有制结构是其基础部分,其余四个方面可以为综合运行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总之,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10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不足,阐述了对当前河北省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标,应为逐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促进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这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而在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则是目前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的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8.
《国防》1999,(5)
我国城市民兵工作一直是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重点,在国有企事业单位设人民武装部、建立民兵组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从属于政府,因而民兵工作与生产经营不存在明显的矛盾。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企分开,企业是独立的经济活动主体,因而民兵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矛盾就日渐突出。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轨后,客观上要求城市民兵工作的管理必须与之相适应,换言之,只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新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推动城市民兵工作的发展,在现行民兵工作领导体制中,从省至县,民兵工作的职  相似文献   

9.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经济建设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有效履行我军的历史使命,国防经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向高素质、复合型转变;坚持全面发展,推动国防经济体制机制、规模结构全面转型;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国防经济建设向兼顾重点与未来需求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有哪些特点?其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是中国和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近日,美国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发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一书,试图解析中国经济“奇迹”与俄罗斯经济“败迹”之迷;诺贝尔经济学奖1998年度得主阿马蒂亚·森则鼓励印度学习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本文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效果、目标、轨迹同俄罗斯作了对比,力图客观地揭示其若干重要特点和经验。中国在较有序地构建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同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和社会进步。尽管存在国有企业尚未…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在国家经济体制转变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家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国防投入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12.
经济运行是在给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和联系。对于国防经济宏观运行进行深入考察时,既须分析它的总量与结构,又须分析它们的状态-它们运行的均衡状态与非均衡状态,这是进一步研究国防经济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对国防经济的非均衡状态很少触及,担心从这一方面分析可能有损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作为军事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军品采购也要相应进行变革。文章从军品采购工作的指导思想、军品采购工作与市场的对接、提高军品采购人员的素质三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了美国军品采购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我国军品采购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商品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商品经济的形成对我军物资储备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是军用物资作为商品,其本身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按照经济的观点,它从生产、筹措、储备、使用,也有个经济效益问题。按照经济规律,从货币到物资、再从物资到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周转周期越短,其效益越高。但是,军用物资纯属消费品,怎样计算它的经济效益,是一个扯不清楚的问题,特别是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另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但它们又属于两个不同的问题,可以分别进行考察.前一个转变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目前正深入发展.后一个转变是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发展生产力的新思路.后一个转变虽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研究尚嫌不够,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汪金玉 《国防》2002,(5):4-8
国防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为保障国家安全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国防经济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在国防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国防经济体制的合理与否,不仅对国防建设关系重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入研究并改革国防经济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是当前国防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勾学荣 《国防科技》1994,15(4):21-27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由物质型经济向信息型经济转变。通信不再仅仅表现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物质生产的一般条件,而已成为社会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当前电信领域的技术热点之一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ATM被认为是B—ISDN的最佳转移模式,ATM概念从提出到现在还不足10年,但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刮目,各国B—ISDN的研究与试验都在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体制和军队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军队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按级负责、分工管理、财务归口”的原则,使财务部门成为融财政、金融、税收、物价、劳资、审计为一体的综合经济部门。军队财务管理的范围也不断拓宽,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财务工作尽快由供应型转变为供应管理型,向管理要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财务干部在理论和实践中,要积极探索,研究对策,改进工作,适应形势。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苑     
一四一团全力推进"五个转变" 今年,农八师一四一团围绕"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全力以赴推进"五个转变"。 推进"五个转变"即推进由单一的棉花经济向棉花种植、畜牧养殖、林果苗木业、种草业"四轮驱动"四业并举"转变;由生产和生产经营向资本、资产运营型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群众饮食结构由粗粮型向肉、奶、蛋等营养结构型转变。加入WTO以后,集约化生产的低成本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