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5 毫秒
1.
夜视技术是指在夜间等低亮度环境下,用于扩展人的视力范围、实现隐蔽观察的专用技术。自上世纪30年代在德国问世以来,夜视技术在军事领域获得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由早期的地面坦克、火炮、单兵武器的观察瞄准,扩展到作战飞机夜间驾驶、目标搜索、航空武器的瞄准和精确制导等方面。航空夜视设备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按照工作波段的不同,可分为微光夜视(利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热成像夜视(利用红外波段)两类。  相似文献   

2.
作为夜视技术的主要技术途径,微光夜视、红外夜视和热成像技术在反恐作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掌握先进的夜视技术对于控制反恐形势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夜视技术对武警部队处突、反恐战法的重大影响,并分析了夜视器材的现状及新的发展。一、概述夜视器材主要利用微光和红外这两个条件,通过把微光增强到足以引起人眼视觉的亮度,或把红外线转换成人眼能够察觉的可见光,帮助人们实现夜间观察。夜视器材是武警部队夜间训练、执行处突、反恐任务时进行侦察、照相、瞄准、监视、跟踪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执行夜间反恐任务时,夜视器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3.
<正>微光夜视技术是现代军用光电子高新技术之一,在局部战争和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六十多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武器装备现代化需求的牵引,微光夜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在系统回顾微光夜视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光夜视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剑  李伟 《国防》2014,(7):55-56
正从近期局部战争看,夜视技术和器材的发展,使夜战的地位作用发生了重大改变,夜战已经由以往昼间的补充和辅助作战方式上升为重要作战方式,对达成战略和战役目的乃至对整个战争胜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未来作战中,为发挥我军夜战传统,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夜训,提高夜暗条件下参加作战行动和支援保障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夜视技术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夜战能力快速提高,已从过去怯于夜战,变得敢于夜战,并主动进行夜战。如何针对高技术条件下的特点,从民兵预备役部队未来夜战出发,努力创造与敌进行夜间作战的有利条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改革训练内容。现代条件下的夜间训练,必须根据高技术条件下的夜战对部队提出的新要求大胆进行改革,对我军传统的夜训内容体系进行认真分析,保留其适用部分,摒弃其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微光夜视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发现在强光下微光夜视仪存在易损坏象增强器光电阴极面的缺陷。据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微光夜视仪安全保护器。本文着重介绍了安全保护器的设计思想以及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夜战能力的强势是其战胜未来潜在对手的最主要的技术因素。签此,美陆军已开始发展下一代夜视系统,包括供步兵、飞行员使用夜视眼镜和将装备美陆军“未来战斗系统”的第3代热成像仪,以获取未来战场上完全的“制夜权”。于是,美陆军最近美陆军向ITT公司和利顿公司提出了新一轮的第6项综合性夜视眼镜采购合同。美陆军多年来的一系列步兵和飞行员夜视眼镜的生产合同都是由这两家公司承担的。 微光夜视眼镜 据美陆军“夜视/侦察监视与目标定位”(NV/RSTA)工程中负责近战感知系统的官员认为,第6项合同将在2002年2月签署,到  相似文献   

8.
高强 《国防科技》2004,(2):64-65
夜战作为一种特定的作战样式,自有战争以来就一直存在和发展着。而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场上,由于弹药、作战平台、指挥控制系统乃至单兵战斗系统均实现了信息化,同时夜视、导航、定位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和集合成网,各种作战信息近实时的传输,夜幕对作战行动的限制作用正在减小,夜幕的神秘面纱正被揭去,夜战的方式和形态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下反”稳像式炮长瞄准镜只能稳定昼视光路,而不能稳定微光夜视视场的问题,设计了独立的电子稳像系统。采用AVR单片机设计了信号采集模块,利用外部中断实时获得炮长瞄准镜中陀螺仪输出信号,并用动态循环法控制数码管准确显示。设计DSP电子稳像模块通过串口中断与AVR单片机通信,将陀螺仪信号换算成图像的运动矢量,然后采用平移变换模型对图像的抖动进行补偿。为了检验稳像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微光瞄准镜稳像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稳像系统能够较好地稳定微光夜视图像,提高了炮长夜间观察瞄准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北方夜视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夜视集团")是根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整合兵器夜视资源、做大做强兵器夜视产业的战略部署,组建成立的区域性高科技子集团公司,也是云南省与兵器集团公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夜视集团的注册资金为25亿元人民币;职工总人数约3200人;总部设在昆明昆明物理研究所办公大楼;在昆明经开区、昆明海口、南京、西安均设有科研、生产基地;在北京设有分部。组建后的夜视集团主要业务有以下七大板块:红外探测器、微光像增强器、红外热像仪整机、微光整机、光学加工、光电应用、OLED显示器。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是改进轻武器的有效途径:夜视技术能提高轻武器的夜战能力;光电技术可以改善轻武器的反应速度和射击精度;新材料技术可明显改善轻武器的性能;激光等定向能武器可能成为一代崭新的轻武器。90年代以来,各国在继续改进、完善现有轻武器的同时,又把眼光盯向21世纪,积极探索、寻求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新型轻武器。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在轻武器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微光夜瞄训练装置可以监控射手的操作,对射手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的能力进行考核,完成射击教范中所列的夜间训练内容.该装置已通过技术鉴定,将作为制式夜间训练器材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该装置的功能、工作原理、精度和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有军工夜视技术,自主研制成功适合军、民两用普及型夜视摄像设备——黑光夜视摄像仪。该产品可应用国防、公安、安全、保卫、执法、交通、环境、银行、文物、边境、哨卡、科研、水下、夜间观察动物等一切需要在黑暗中侦察、监视重要目标的场所。 七一八所是在1998年开始对这一技术项目进行前期研究的。该所科技人员在已有军用夜视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外国内夜视和摄像技术的有关信息资料、生产现状和能力进行调  相似文献   

14.
《防化学报》1996,7(1):51-55
夜战作为夺取作战胜利的一种基本手段,将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被作战双方频繁使用。现代夜战中的防化保障有多方面的特点。我军防化兵要在现代夜战中完成好任务,必须采取与新特点相适应的保障方式和行动方法,平时要搞好夜教学训练和装备器材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十八大以来,夜视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17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9亿元,经济运行质量和利润水平在兵器集团成员单位中一直位居前列。2010年,根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整合兵器夜视资源、做大做强兵器夜视产业的战略部署,由中国兵器第211研究所、国营第298厂和夜视技术股份公司三家单位经过区域性、专业化、产研结合整体重组成立了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夜视集团),目前成为国内专业化水平最高、规  相似文献   

16.
隔墙有“眼”——现代隔墙探测技术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光电设备,像可见光设备、红外设备和微光夜视设备都可以用来探测人,但这些设备不能探测隐藏在混凝土墙、金属门等遮蔽物后面的人。在城市巷战和反恐、防暴等特殊作战行动中,能否洞察先机,有效探知房间内或墙壁后的敌方目标,对作战行动结局产生较大影响。受城市巷战和反恐、防暴等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17.
夜间作战,是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重要作战方式,目前已受到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根据高技术条件下夜间作战后勘保障特点和我军夜战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各级部队应加强夜间作战后勤保障理论研究,提高夜间保障训练质量;大力研制夜视器材和夜间保障装备,正确部署后勤力量,提高夜战后勤保障效益;采取综合灵活的防卫措施,提高后勤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当前,一场以军事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为先导的新军事革命已经兴起,如何打赢未来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样式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已成为各国军队研究探讨的主要课题。信息化战争的侦察、指挥和作战自动化体系对军事通信的速度、容量、互通性等有更高更严格的需求,对军事通信保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提供军队通信保障的协同、机动、无线、保密、抗干扰和抗毁等各种能力,而在各种通信技术中,宽带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占据基  相似文献   

19.
作为开拓人眼视觉的夜视技术,在夜间观察、警戒、瞄准、驾驶、目标识别、精确制导等军事应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简述了军用被动红外夜视系统关键部件的现状和发展,着重介绍了非致冷红外夜视系统所采用的几种新的面阵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和它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概念武器技术是指与传统武器在工作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显著不同,可大幅度提高作战效能或作战效费比的高新武器技术群体.正在探索和发展的典型新概念武器技术主要有激光武器技术、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动能武器技术、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技术、空问作战飞行器技术和基因武器技术等.新概念武器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已出现或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新概念武器及其一些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