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鱼雷武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讨论了鱼雷武器对抗中反鱼雷鱼雷武器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系统预警与反应技术、制导技术、拦截弹道导引律、引战配合技术和总体技术;并对我国的反鱼雷鱼雷武器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鱼雷是现代海战中的主要攻击性武器,鱼雷自动控制系统是整个鱼雷的中枢。本文简要介绍鱼雷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典型结构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型潜射线导鱼雷可攻性判断的决策需求,在分析传统的鱼雷可攻性判断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以鱼雷航程实时预报作为线导鱼雷可攻性判断的决策依据.并对线导方位导引法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概略目标运动要素情况下鱼雷航程实时预报的解析模型,该模型可实时预报线导鱼雷航程和鱼雷线导段航行时间.经大量仿真计算验证.解析模型预报结果作为鱼雷可攻性判断依据是具有合理性的,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线导鱼雷攻击决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世界鱼雷发展正进入一个不温不火的境地。这因为,各鱼雷研产国的鱼雷性能已达到相当水平,仅需在软、硬件方面有针对性地稍加升级改装,就可绰绰有余地对付上世纪80-90年代,甚至是本世纪初期建造的水面舰船、常规潜艇乃至核动力潜艇。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鱼雷目标探测及跟踪能力的提高,水面舰艇很难通过改变航向、航速和利用传统武器等手段来摆脱鱼雷的攻击。建立了反鱼雷鱼雷(ATT)迎面拦截方式下的火控模型和拦截效能仿真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声纳探测测向、测距、报警作用距离等重点指标对其发现概率的影响。结论表明,在迎面拦截方式下,提高鱼雷目标定位的精度水平均能提高反鱼雷鱼雷的发现概率,但是目标的测向精度对反鱼雷鱼雷拦截效能的影响远大于测距误差,同时提高声纳的报警作用距离不仅可以增大拦截来袭鱼雷的时机区间,对于提高发现概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提高直航鱼雷航行的机动性提供了一定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作者首先建立了鱼雷空间控制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流体动力控制部件——鳍、舵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字仿真,进而提出了提高鱼雷航行机动性的设计方案。该项研究成果已被运用于某自导鱼雷的设计中,它对于把直航鱼雷改装为自导鱼雷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鱼雷是现代海战中水面舰艇和潜艇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如何防御鱼雷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分析了当前几种典型的反鱼雷技术的应用原理、技术特点、适用条件、优缺点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反鱼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的方法计算自导鱼雷的捕获概率,计算误差大,且无法求出主动自导时的多次连续捕获概率。本文在分析目标和鱼雷误差散布的基础上,结合自导作用距离随舷角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一套计算主动自导鱼雷多次连续捕获概率的统计求解法。对某型鱼雷主动自导多次连续捕获概率所作的计算表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依据复杂对抗的作战条件和日益增长的鱼雷航程对潜艇鱼雷攻击带来的新问题,在综合分析潜射鱼雷各种自导方式的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的攻防行动策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战术使用方法和鱼雷技术两方面保证自导鱼雷攻击的有效性。指出自适应变换自导方式搜索是提高鱼雷战斗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而确定鱼雷自导方式转换时机和转换方案是实现鱼雷智能搜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载鱼雷防御武器系统拦截实航鱼雷试验目的,在简单介绍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可行的试验航路,并提出具体的试验实施方案、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方法。对水面舰的鱼雷防御作战、鱼雷防御武器系统的使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