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光 《环球军事》2011,(22):18-19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向中非地区派遣约100名特种部队官兵,展开“乌干达行动”。《非洲新闻》10月21日报道称,这将是近年来美国在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部署行动,并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其战略意图就是要加强对亚太政治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其实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只不过在之前投入不够。目前,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了,这无疑会扩大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那么,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实质是什么?它会给这一地区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亚太世纪”,这一观点已为多数人接受。这不仅是体现在经济意义上,也体现在地缘政治和军事意义上。在美国《防务新闻》看来,这一地区也是全球海军规模扩张最快的地区,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作为战略利器的航母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从美国、印度、泰国大小各异的航母,到日本、韩国近年服役的准航母,掀起一股亚太航母热潮。  相似文献   

4.
寒江 《国防科技》2004,(7):48-53
据美国《海军时报》等媒体报道,从6月5日到8月,美国海军7个航母战斗群将同时在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和几内亚湾的5个战区,举行代号为“夏季脉动04”伊拉克战争后美海军最大规模的海上部署演习。演习中,美海军的7艘航母将同时部署并与来自美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的盟国举行一系列双边或多边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最后,7大航母将齐聚太平洋,“决战”亚太。美国海军7艘航母同时参加一次演习,这是极为罕见的,美军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举行如此大规模的演习?对于美国这一异动,引起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国际观察人士普通认为,…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城市规模较小的欠发达地区,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见》,这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江苏省泗阳县人武部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11月12日到2003年5月,在亚丁湾海面上一直有一艘特殊的美国海军舰艇在游弋,它就是“蓝岭”级两栖指挥舰“惠特尼山”号,该舰配合美国在伊拉克开展的“伊拉克自由行动”,支持联合特遣部队在非洲合恩进行反恐行动,目的是侦察、破坏和击败非洲合恩地区的恐怖活动。本次行动中,“惠特尼山”号扮演了联合特遣部队的司令部的角色,舰上除了自身的600多名舰员和水兵之外,还有近400名美国各军种人员。  相似文献   

7.
于清祥 《环球军事》2010,(20):14-14
据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的反恐战转明为暗,——加强军事和情报搜集行动,以无人侦察机和突击部队出击,并收买承包商为间谍,以及训练当地部队,让恐怖分子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8.
美航天司令部《2020年航天构想》认为,随着航天业的发展,美国越来越多的军事和民用任务正向空间转移,“在未来几十年中,外国军事力量、准军事部队甚至恐怖分子和其他潜在的对手都将与美国及其盟国争夺空间领域这一高地”,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空间利益和美军构成了更大威胁。《航空航天部队:保卫21世纪美国》白皮书也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航天国家的涌现和  相似文献   

9.
据《时代》周刊报道,美国军方将把全球划分为六大战区.最新的一个为非洲司令部。军事专家指出,美国全球化军事部署的重要内容是到处布点,目前它在非洲还没有军事基地,非洲司令部组建后,很可能会在非洲大陆新建个别基地,但美国在非洲军力投入不会大,控制主要不是靠军事行动,而是综合介入,诸如情报收集、后勤补给和与当地协调等会是非洲司令部最大量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政治学领域知名学者布热津斯基曾在他的名作《大棋局》一书当中暗示过亚洲一定是美国的利益所在,但不一定能成为美国的核心利益,理由是欧洲的存在和中东利益。多年来,美国一直都将战略重心置于欧洲,这是二战后经过美国各界多次“讨价还价”后所形成的妥协格局,也符合美国的国家准则。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代表着两极体系的终结,然而后来的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却在与日俱增,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对其他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诸多“培植”,这种膨胀让美国始料未及。奥巴马总统所正在推行的“重返亚太”,这到底划不划算?  相似文献   

11.
近来,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到伊朗总统内贾德都纷纷表示,一旦美国对伊朗发起攻击,伊朗将采取"报复"措施。伊朗前国防部长阿里在接受美国《防务新闻》周刊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伊朗将在一个小时内实施大规模的报复行动",这种"闪击"式的报复"将引发一场全面的地区战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11月5日中午12时,奥巴马以338比155的绝对优势领先麦凯恩,拿下了349张选举人票,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哪些原因成就了奥巴马?奥巴马总统宝座好坐吗?奥巴马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参考》、《新民周刊》等报刊有关文章和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3.
时隔7年,美国于2012年年初推出了新的军事战略。在宣布薪军事战略时,奥巴马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军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有必要对其关注重点进行再平衡,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以维护亚太的“安全与繁荣”。这是美国在新形势下对华遏制战略的再调整。美国对华遏制战略不是从这时开始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遏制战略起源于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大战略。1946~1947年,在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由合作转向冷战的大背景下,为了对抗、削弱并击溃苏联东欧集团,铲除所谓共产主义威胁,杜鲁门政府依据乔治·凯南的对苏遏制思想及政策建议制订该战略,并于1950年最终确立。1946年2月22日,时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的乔治·凯南应美国国务院的要求,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同时,凯南建议美国政府应不断完善美国社会,加强美国人民的自信、纪律、士气和集体精神,为其他国家规划并提出世界图景等。在这封“长电报”中,凯南虽没有使用遏制一词,但已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思想。1947年7月,凯南又在美国权威期刊《外交》上化名“x”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明确提出了对苏遏制政策。凯南的理论为已决心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的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逻辑依据,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一次柏林危机、北约的建立等便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9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已经起草并提交了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草案。该草案在核武器使用原则和程序方面与以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它允许作战指挥官在获得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恐怖主义分子集团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同时还允许使用核武器“先发制人”地摧毁敌人的核、生、化武器库。该草案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探讨美国的核政策。美国一些战略学家和军控问题专家也从核武器使用、发展以及防扩散的角度发表评论,分析该文件带来的影响.美国修订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并企图把核武器作为“先发制人”的手段,这一动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月lO日,美国主要情报机构在向尉会提交的《国家情报预测报告》中称,相对于远程导弹袭击而言,美国将来遭受用船只、卡车或者飞机携带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的可能性更大。 据《华盛顿邮报》11日报道,这份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及另外10家情报机构共同提交的报告说,美国现在遭到携带核弹头的远程导弹袭击的可能性比两年前有所增大,但相比之下,美国本土遭到敌国或恐怖组织用非导弹方式携带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进行袭击的可能性更大。这是美情报机构首次预测美国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英国《独立报》8月16日报道,经过近两年的秘密跟踪,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特工与泰国警方8月12日深夜联手出击,一举抓获在逃的“东南亚本·拉登”——双手沾满巴厘岛爆炸案鲜血的汉巴利和他的马来西亚妻子。这名“基地”组织在东南亚地区的最高战略家,东南亚“伊斯兰祈祷团”的行动首领究竟是如何落网的?美国CIA特工和泰国警方披露了长达两年的抓捕汉巴利行动的内幕。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美国《海军时报》进行了一次“舰队中最愚蠢的规定”的评选活动。这一活动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许多美国海军官兵的兴趣,各个地区、各个舰队的官兵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了投票,希望以此表达他们对海军“缺心眼”军规的憎恶之情。  相似文献   

18.
5月15日,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向政府递交了一份名为《美国与亚洲:美国新战略与军事力量指向》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新世纪美国的亚洲战略,认为美国应重视关岛的军事作用,加强美军在关岛的军事存在。为什么美国如此垂爱关岛呢?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兼任军分区、市和市辖区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的市和市辖区委书记每年要向上级党委军事部进行“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并形成制度。这是中央关于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新要求,是与时俱进把党管武装落到实处的新举措,是确保城市民兵工作正确方向的基本制度。在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申,兼任军分区和人武部两级党委的第一书记要切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讲政治、讲大局,深刻认识领会中央《意见》的规定对新形势下加强城市民兵建设、推进军事斗争准备进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以更大的热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视台新开辟了一个特别节目《商机在哪里》,每期请一个嘉宾,讲述他们如何捕捉商机、发财致富的故事。第一期节目请到的是美国默卡尔集团董事长菲利博·默卡尔。默卡尔讲述了发生在很多年前的一个故事。1975年3月,美国《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墨西哥发生了猪瘟疫并且波及牛羊等牲畜。一般人看到这则消息不会引起重视,然而,当时身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