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彬华 《环球军事》2009,(23):19-19
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前来新加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他原本计划11月12日顺道访问日本,不料华盛顿突然放出探测气球,说如果冲绳基地问题不能圆满解决,他可能取消东京行程。日美关系特殊,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怎能承受这股强大的政治压力?于是,日本外相冈田要求到华蛊顿去会见美国务卿希拉里,即使简单的美日外长会晤也一波三折,预期的冈田一希拉里会谈至今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2.
在希拉里·克林顿最终因为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遇袭而遭到枯责的时候,她称阿拉伯之春“破坏”北非安全,还谈到马里和阿尔及利亚的紧张局势。克林顿国务卿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中的发言充满了情绪。她先谈到早在1988年.就有美国大使遇袭身亡.班加西的事件是长期的暴力袭击传统与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大众革命运动开始之后地区不稳定局面相结合的结果。这次国会听证会因希拉里的健康状况而推迟了一个多月,希拉里提交了袭击事件之后的详细记录,并声称她在国务院指导了美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焦公  刘永 《环球军事》2012,(14):25-25
7月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打电话给巴基斯坦外长希娜·拉巴尼·哈尔,就去年11月北约空袭炸死24名巴基斯坦士兵正式道歉(SORRY),随后,巴基斯坦召开内阁会议,宣布重开中断了7个月的北约补给线。  相似文献   

4.
移师≠收缩     
近日,日本国会正式通过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于今年2月签署的驻冲绳美海军陆战队移师关岛协定案。根据该协定,目前驻扎在冲绳的约8000名美海军陆战队官兵和大约9000名家属将移师关岛。  相似文献   

5.
2月17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日本期间,与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签署《冲绳国际协议》,约定到2014年美国将其80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从日本冲绳的军事基地转移到关岛基地。关岛正日益成为美国伸向太平洋的“长矛的矛尖”。  相似文献   

6.
日前,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正式公布了其国家安全团队成员名单,其中包括了被称为"鹰派三将"的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盖茨、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琼斯。他在宣布国家安全团队人选时表示,为了确保国内繁荣与世界和平,美国需要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7.
美国特工与性丑闻挂上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频频登上各种新闻报端,包括总统奥巴马的随行特工、前国务卿希拉里的随行特工都摆脱不了干系。而前联邦调查局特工唐纳德·扎赫特勒本不仅身陷性丑闻,还大胆泄密,套用句网络流行语来说,这是要“作死”节奏啊。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其战略意图就是要加强对亚太政治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其实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只不过在之前投入不够。目前,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了,这无疑会扩大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那么,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实质是什么?它会给这一地区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建光 《环球军事》2009,(16):22-23
7月17日~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印度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有媒体认为:印美在新德里签署的3项有关国防科技与核技术合作的协议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此行的最大收获。“它为两国进一步在国防、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铺平了道路。”由此,印美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开始有了实质性动作。  相似文献   

10.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主权争端,都有些不靠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称南海自由通行权是美国国家利益,显得相当做作,因为南海自由通行从来没有任何问题。最近,美国更是摆出了一副给东南亚国家当“大哥”的样子,还外带着不时“警告”一下中国。美国参议院前几天通过一项谴责中国在南海使用武力的决议,真有点唯恐南海不乱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2010年2月发表的互联网自由演说,一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唤醒了沉睡的极端自由主义情绪。于是,继美国政府被维基解密搞得灰头土脸之后,突尼斯总统也亡命国外,就连美国30年来最爱的阿拉伯朋友穆巴拉克,也正被用互联网串联起来的青年在埃及的大街小巷上围剿,阿拉伯世界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请看本刊根据《半月谈》、《瞭望周刊》等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2.
当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将一个意在重启两国关系的小盒子送给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时,美方不小心将“重启”的俄文单词错误拼写为“超载”。经验丰富的俄罗斯外长感谢了美方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在这个小插曲上深究。然而,当希拉里直接问到“我们非常努力的希望拼写对每一个俄语单词,你认为我们做到了吗”时,这位外长似乎只能做出正面的回答了。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亚太世纪,国际社会似乎都这么认为。然而,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则认为“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并宣称“亚太地区对美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决不能让别的国家决定其未来”,“美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宣示,出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等首脑政要之口,可见其意想之重、意欲之强。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在亚太到底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选举历来都会引起世人的关注,因为美国选民选出的不仅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总统,还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三军总司令”。美国总统对国家安全的看法,对军事问题的态度,都将会在他的任期内给世界安全形势带来深刻的影响。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格外激烈,共和党的麦凯恩经过一年多的激战终于获得了党内提名,而民主党的希拉里和奥巴马至今都还在为谁出线斗得难解难分。要想知道这三人在执掌“帅印”后将驾着美国“战车”驶向何方,我们不妨先对他们在一些重大安全以及军事问题上的看法和态度进行简单分析。或许能够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5.
国旗     
在地震灾区采访,给我特别深刻印记的是那一面面红旗.那一面面飘扬的五星红旗:在救灾现场,在断垣残壁之上,在大企业,在小摊点,在路边,在学校,在医院,在街道,在田间地头,在成片的灾民安置点,在孤独的帐篷旁,在车站码头,在志愿者行列里,在各色人等手中……那大大小小、各种姿态、鲜红鲜红、迎风招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5月19日14时28分,天安门广场上,其他所有地方,庄严的国旗降下,汽笛、喇叭、警报鸣响,国人低头默哀。一刹那,仿佛  相似文献   

16.
根治叶河,征服沙漠,建设三线,繁荣南疆。一个规模宏大进军荒原的会战拉开帷幕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农垦部部长王震在开发塔里木誓师大会上就指出,开发塔里木,农一师在阿克苏,农二师在库尔勒,将来在喀什再成立个农三师。1965年10月,在喀什组建农三师的时机已经成熟,经中央西北局批准,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喀什组建农三师。  相似文献   

17.
党旗飘扬,红歌唱响。在辽阔北国,在遥远南疆,在2011年的灿烂阳光下,一首首激越红歌,一支支高亢心曲,在城市、在乡村、在社区、在厂矿……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唱响,亿万华夏儿女把心中最红的歌,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党。 心怀祖国,情系航天。在红色遵义,在爽爽贵阳,在航天园区的习习凉风中,一场场红歌比赛,为火热夏季再添激情;一曲曲红歌经典,  相似文献   

18.
有话直说     
《兵团建设》2013,(19):35
为干部在基层服务叫好眼下,正是"三秋"工作的关键时期,在团场秋收秋耕现场,随处可见领导干部的身影,他们工作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好评。笔者为干部在基层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行为叫好。笔者认为,干部在基层,既能及时将兵团、师、团场有关方针政策传达给职工群众,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发展方向,又有利于现场解决职工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提  相似文献   

19.
卢兴旺  王野 《政工学刊》2014,(11):79-79
实干兴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工作要求。干部的工作业绩,应该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不是跑来的,也不是要来的,更不是宣传出来的。一切问题,在干中解决;一切方法,在干中探索;一切机遇,在干中抓住;一切成绩,在干中取得。我们是人民军队的干部,工作必须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  相似文献   

20.
边关雄鹰     
在边关,无论是在晨曦还是在暮霭,鹰的展翅就像一面黑色的旗帜.这旗帜是静止的,也是动态的,在守防官兵心里不仅代表一个高度,更是梦想希望的天堂. 当然,在这里,鹰动静之间的风向,永远都是充满诗意和美感的—— 你瞧,在广阔的蓝天里,一只鹰的敏锐就像潜伏在大山隐蔽处的守防官兵,洞察着千里防线,挺举着万里江山.而在刚劲的翅膀上,处处呈现高傲和矫健. 在边防待久了,守防的官兵最喜欢读鹰的桀骜不驯,他们了解鹰都胜过了解自己.在这里,每一个守防的官兵都知道:鹰是最具灵性的精灵,在它们的心里,翱翔蓝天就是最美好的梦想.只要一息尚存,拨云穿雾都是毕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