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潜力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国家制订军事战略和作战方针的重要依据。国防潜力的开发和积蓄.是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便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2.
民兵是国防后备力量的主体,也是人民战争的巨大潜力。在相对和平时期,怎样使潜力变实力,实力产生效益?云南省文山军分区围绕发挥民兵在经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和边防稳定中的卫士作用来开展武装工作。两年多的实践表明,“四个作用”顺应了时代要求,符合边防实际,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国防动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机制,提高军民融合层次,增强军民融合实效,努力促进动员潜力随经济实力同步增长、动员能力随需求拓展不断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国防效益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承柱 《国防》2005,(1):32-3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国防动员作为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平时期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快速转化的基础,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必须尽快实现与社会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进一步深入,当前国防动员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促进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必须强化政府主体地位,将国防动员建设置于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国内大环境中统筹安排,充…  相似文献   

5.
战争力量的“倍增器”——国防动员潜力与战争胜负 战争胜负靠综合实力的比拼。和平时期,一个国家战争实力呈潜在状态;战争时期,则通过动员,转化为现实的战争力量。那种可直接作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力量及其动员过程,就是国防动员潜力和潜力动员。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动员潜力。《孙子兵法》形篇就有“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精辟论述,而重视动员潜力和高超的动员实例也比比皆是。我国近代,在国势凋敝状态下,一些有识之士也提出了兴办工厂、开发铁路、提取关税、制枪造船等思路,力求发展战争动员潜力。战争历史证明,战争的最终胜负很大  相似文献   

6.
增强国防经济潜力是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国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在国防经济潜力研究中遇到一些理论上的难题,提出来同大家商讨. 一、国防经济潜力的内涵问题战争是敌我双方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强弱优劣的比较。经济力是军力、政治组织力的物质基础,决定战争胜负,除了战争的正义性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是否具备  相似文献   

7.
<正>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重大战略问题。国防动员具有的积蓄国防潜力和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功能作用,决定它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新形势下,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国防动员与军队和社会同步发展,必须审视国防动员的战略价值,确立国防动员的战略定位,使国防动员与其它战略层面的活动有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的战略效能。  相似文献   

8.
国防动员实施,是国防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行动,它是国防动员的实质性阶段和动员活动的最终目的。把握时机,预有准备,科学有序,快速高效,安全可靠,是国防动员实施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防动员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是和平时期积蓄国力、巩固国防的战略性工程,是实现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将动员潜力转化为支援保  相似文献   

10.
和平时期,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处于分散状态,必须经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划和管理,才能使之具有较高的国防价值。反之,其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对战争资源的利用也将是盲目和低效的。在将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过程中,转化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动员体制就是连结动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一个国家国防动员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相互关系以及动员方式和规范的总和,是战争伟力的储藏转换器。  相似文献   

11.
何志祥 《国防》2008,(5):16-17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潜力调查  相似文献   

12.
郧建华 《国防》2010,(9):32-3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课题,也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遵循。国防动员兼顾国家安全与发展,是联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适应形势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机制,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把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力与战斗力相促进、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由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为增强国防潜力和国防能力,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国防动员特别是国民经济动员上来。1994年成立国家和地方国防动员委员会,同时组建了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国民经济动员队伍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王怀明 《国防》2005,(9):35-36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战时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平时进行国防动员建设的决策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离开了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国防动员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真打真准备”的要求,抓好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摸清动员潜力底数,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为牵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提高调查的质量和效益。一、突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以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 ,在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军情的基础上 ,着眼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 ,提出并解决了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开辟了一条和平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道路 ,形成了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办国防,坚持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不断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的国防建设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送军  杨光强 《国防》2012,(9):37-38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对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中存在潜力调查难组织、潜力数据难核准、潜力调查难实施、潜力数据难管理等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落实.为此,应依据《国防动员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着眼提高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质量效益,在着力解决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四难"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摸清国防动员潜力底数,增强平时准备的针对性和战时动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防法的有关规定,国防动员法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任务,为国防动员建设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国防动员建设就是和平时期的国防动员准备,是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在和平时期打牢国防动员组织、思想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防观念,通常指一个国家、民族在平时和战时,为防卫外来侵略,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利益的意识和行为。一般来说,国防观念在战时毋须特别强调,重要的是和平时期国防观念的养成与强化。历史经验证明,和平时期国防观念淡薄往往成为导致败军误国的  相似文献   

20.
赵相权  钱伟 《国防》2013,(6):34-35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作为国防动员的基础性工作,是掌握国防动员实力的重要环节,是战时国防动员组织与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国家战略决策的基本依据。加强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必须积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准备需要,深化军民融合,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统筹规划,努力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潜力调查统计的方法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