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省信宜县平唐乡农民张良清,这两年靠繁殖埃及塘虱鱼苗发了财。1983年冬,张良清了解到广东很多地方掀起了一股养殖埃及塘虱鱼的“养鱼热”,很需要鱼苗,便到水产部门求师,学得一套繁殖埃及塘虱鱼苗技术。1984年春,张良清花了一千多元,建起两个水泥池,并挖了一口鱼塘。又从广州购回三十多条鱼种。经过反复试验摸索,他按严格的科学要求,利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讲究休闲娱乐。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镇民兵朱永贵看出了这一点,他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果断地承包了该镇无人问津的60亩低洼地,建造了50亩鱼塘,当年投放了5吨鲢鱼、鲤鱼、草鱼、鲫鱼等品种,并在鱼塘周围修建了钓鱼设施,开起  相似文献   

3.
群仙过海     
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养鱼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乡三合村民兵吴会波,自1985年以来,对城市排出的生活污水进行调温、调肥、消毒等科学处理后进行养鱼,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他所开设的300亩水面的鱼塘,年均收入都在万元以上。(秋风志坤)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草绿坪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贫乏农业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民收入微薄。改革开放以来,村普通民兵连领导班子为改变贫穷面貌,决定在调整产业结构,加重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确立了“抓住种植,突出养殖”的发展路子。 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石国治1983年就从事酿酒和粮油加工业,1981年起用酒糟喂猪,从年喂10头开始,到1993年已突破年喂100头大关,并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能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低成本、高产出的家庭规模养猪路子。这几年,年平均纯收入2万多元,人均2  相似文献   

5.
昔日杂草丛生、荒冢遍布的荒山野岭经过官兵的精心雕琢,如今已经形成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驾驶员综合训练场;堆积如山的垃圾堆变成了官兵400米障碍训练场;雨裂沟上建成了枪管射击指挥平台;百亩欠收菜地改成了战炮综合训练场;鱼塘扩成了渡海登岛训练场。这是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这一训练资源走出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辽宁兴城市高家岭乡万宝村民兵连长于少林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并担任了村民兵连长。面对村里贫穷落后的现状,他作为民兵连长,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乡亲们期盼着带领大伙找一条来钱的道来。于少林心想:昔日民兵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的奇迹,今天,民兵理应成为勇闯市场经济大潮的领头雁。他立志在家乡这一亩三分地里开辟新天地。于是,他开始学科技,跑信息,苦心经营、不断探索,终于掌握了蔬菜大棚生产的技  相似文献   

7.
正"你看,这是我在1984年参加兵团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获得的奖牌和奖状。当时,兵团领导给我发的奖!"近日,在二师二十一团的一栋居民楼里,73岁的宋振玲对笔者说。手捧着"兵团劳动模范"的奖状,宋振玲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1960年春,19岁的宋振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了她的故乡——山东省滕县的一个小村庄,来到农二师五团(今二师二十一团)七连参加支边建设。在开荒地里挖芨芨草,壮小伙一天能挖1亩半。宋振玲"上班"第一天,就挖了  相似文献   

8.
致富山海经     
稻鱼共生的最佳品种——革胡子鲶 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乡下垅村基干民兵邵小林去年在稻田中养殖革胡子鲶鱼,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投资300元,在1亩稻田内试养了300尾,一季上市商品鱼550斤,收入1600多元,他计划今年大面积放养。现将有关技术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药园骏马     
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连续三年高考不中,返回故里扛起了锄头,一心扑在种植中药材的田园里。一年之后,他成了腰缠万贯的“专业户”。又过了一年,他竟帮助遍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600多名贫困者摘掉了贫穷帽子,一跃而成为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他,就是河南省栾川县陶湾乡协心村基干民兵孙海柱。 1986年初,孙海柱回乡种地后,毅然毁掉了三亩责任田里枯瘦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后,一条条修复疏通和新建的灌溉沟渠在四川省汉源县各乡(镇)村亮相,并陆续投入使用。至此,该县近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难的局面得到缓解。当地群众纷纷夸赞说:“这是县人武部组  相似文献   

11.
郑继泰,1g56年入伍,曾挖过矿、开过石场,风风雨雨几十年。道路虽然很艰辛,但生活也磨炼了他的意志,铸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1982年他担任广东省  相似文献   

12.
去年,福建省霞浦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天气,田地龟裂,庄稼干枯,霞浦县溪南镇芹头村基干民兵班长杨开温,不顾多日感冒发烧,带领民兵班积极参加引水保苗抗旱斗争。5月28日上午,杨开温得知村里买回的抽水机,由于配套水管长度不够而无法抽水灌溉,需要挖沟把水引到茶岗山脚下时,自告奋勇,带领全班民兵和村民一道担负这一艰巨任务。烈日炎炎,汗流夹背,他们半天多时间就挖了一条长25米、深3米多的引水沟。他让大家  相似文献   

13.
川滇交界的大凉山深处,有一条穿越悬崖峭壁的羊肠小路。路的尽头是麻风病康复者聚居地——阿布洛哈村。因为对麻风病的恐惧,这条路一直人迹罕至。四川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委员办公室主任、优秀军转干部林强,2年间在这条路上走了10次。因为他的到来,这条路充满了爱。这条路上,到处写满了他的名字。面对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他听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声声呼唤林强闯进麻风村纯属偶然。2003年夏天,林强到凉山彝族自治  相似文献   

14.
《华北民兵》2005,(6):62-62
北京市怀柔县宝山寺乡宝山寺村民兵于存果、于春霞夫妻俩把眼睛盯在家乡土地上,寻找致富的门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于存果家承包了8亩地,其中口粮田5亩,责任田3亩,父辈年复一年的耕作,效益始终不高。于存果琢磨,如果延续老一辈种玉米、高粱、谷子的办法,8亩地满打满算一年下来收入也就在3000元左右。他到县城书店购买了一部分蔬菜栽培方面的书籍,在自家的2亩地上边学边干。连种二年,2亩地平均收入3000~5000元。夫妻俩尝到了甜头。1991年他们把种菜面积扩大到3亩。种植品种也不断增加,只要市场上卖得快的品种他们就多种。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莲花县三板桥乡地处边远山区,20世纪80年代被国务院定为特困乡。该乡武装部部长陈庚实退伍回乡近20年,怀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他带领乡亲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1984年底他退伍回到家乡三板桥村,看到家  相似文献   

16.
他1965年入伍,五年后提升为排长,1981年12月,他毅然放弃留在北京市工作的机会,携妻带子回到生他养他的大别山。当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固始县石佛店乡专武干部时,他二话没说,于是刚脱下的绿军装又穿在了身上,并且一干就是16年。他,就是多次被信阳地委、行署、军分区表彰为“优秀专武干部”的武装部长朱庆杰。 1984年5月,朱庆杰被调到全县最偏僻、贫穷、落后、条件最艰苦的山区——段集乡,先后任该乡武装部副部长、部长。该乡一部分行政村在大山沟,一部分村在丘陵、平原地区,他却主动要求到山涧里的五个村驻村并负责全乡林业工作。他率领民兵历经8年的奋战,共开发绿化了1.5万亩荒山,群众称赞说:“朱部长为咱山里人开办了绿色银行,子子孙孙都会受益”。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春以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武部以秦家村和瓦屋村为扶贫对象,派出了以部长靳滕生、政委梁化勇为组长的两个扶贫工作组,同所驻村干部率领村民打起了一场扶贫攻坚战。到目前为止,共筹资30余万元,帮助两个村安装了自来水;为秦家村建起了一座扬水站、10亩银杏采叶园,规划了养猪场;为瓦屋村建起了农灌站、文化大院、加工厂,整修了“文明一条街”,扩容变压30千瓦等,从而为两个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由23户贫雇农组织起夹的合作社,家底仅有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历经30多年的艰苦奋斗,到1991年底已发展成年总收入600多万元。人均收入增到1150多元。这就是曾被毛泽东同志赞誉过的河北遵化县西铺村。穷棒子”乡。在西铺村的发展史上记载着民兵连的功绩。  相似文献   

19.
“横不攀,竖不比,扎扎实实靠自己”,这是山东省微山县赵庙乡南挖村民兵连长王志常说的话。当民兵连长13年,他受表彰奖励40余次,得到的奖牌30余块。他先后帮扶20余户村民走上致富路,3次被县委和人武部评为“先进民兵干部”,当群众竖起大拇指赞扬他时,他总是笑着说:“我永远是一个兵。”  相似文献   

20.
一部电影的启示,咱村也出了一个“刘老根”,他那高人一筹的致富思路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最贫困村引入一条致富快车道,他就是河南省南召县崔庄乡仓房村民兵连长杜明生。 600来人的仓房村深藏于伏牛山深处,山水奇特 风景如画。然而因为交通不便,资源开发不够,两年前人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