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王静奎 《国防》2001,(9):41-42
依法征兵,是有效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征兵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家修改了《兵役法》,地方也制定了一些兵役法规,使征兵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依法搞好征兵工作,必需坚持“四抓”。 一、抓典型,强化正面引导和教育警示的功能 宣传教育是征兵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征兵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制定了《兵役法》、 《国防法》、《征兵工作条例》等有关和专门的征兵工作法律法规,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征兵工作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做好新时期征兵工作的基本依据,是规范征兵工作秩序,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的法律保  相似文献   

3.
欧兴 《国防》2004,(12):53-53
征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征兵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必须从依法规范重点环节做起。一是要依法规范征兵决策。对征兵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政府领导和兵役机关一定要以《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为依据,严格按法定程序规范进行,坚决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独断性以及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倾向。二是要依法规范征兵实施。  相似文献   

4.
信息之窗     
《国防》1995,(12)
南京 浙江省余姚市努力加大依法征兵的 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征兵 工作做好做实,这是当务之急。近年来,余姚市政府征兵办以《兵役法》为依据,制定了《征兵工作若干办法》,为开展依法征兵创造了有利条件。深入开展兵役法规教育,严肃执法,保证了征兵工作长盛不衰。该市连续8年被评为省级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胡洪武 《国防》2005,(11):49-51
依法征兵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征兵工作的基本手段。而对违反兵役法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则是依法征兵的重要内容。修改后的《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对征兵工作“处罚什么”、“谁来处罚”问题的明确,标志着我国征兵工作行政处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既然是“初步建立”,就必然存在有待健全完善的问题。如缺项较多,“怎么处罚”没有明确,一些条款过于原则难以操作,等等。最近,我们结合征兵工作实践,对健全征兵行政处罚体系进行了一些思考。一、关于征兵工作行政处罚的指导原则征兵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提…  相似文献   

6.
修改后的《兵役法》颁布后,河南省淇县人武部党委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照原《兵役法》逐条逐句地认真学习。部长樊新堂结合近年来在兵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大家讨论学习,教育大家认清《兵役法》修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全体人员树立依法施训和依法征兵的自觉性;县委  相似文献   

7.
短论     
征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征兵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必须从依法规范重点环节做起。一是要依法规范征兵决策。对征兵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政府领导和兵役机关一定要以《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为依据,严格按法定程序规范进行,坚决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独断性以及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倾向。二是要依法规范征兵实施。各级领导和兵役机关要进一步转变领导观念和工作方法,从规范自身抓起,从过去依靠长官意志办事转变到依照法律办事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法规在征兵工作中的引导、促进和保障功能。三是要依法规范工作责任。建立责任明确、权…  相似文献   

8.
《国防》2005,(10):45-49
为隆重纪念《兵役法》颁布施行五十周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防部近日发出通报,对在征兵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134个先进单位和161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近年来,全国各级兵役机关和广大征兵工作人员,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执行《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和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征兵命令,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坚持廉洁征兵,严把新兵质量关,向部队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此次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都是基层县(市、区)…  相似文献   

9.
设有人民武装部的机关(局、委系统)和企事业单位不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征兵工作,而由辖区办事处、居委会负责,这种做法与我国《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的规定不相一致,事实上也不完全符合当前城市征兵工作的实际。我国《兵役法》规定:“民役工作业务,在设有  相似文献   

10.
征兵工作     
征兵是指在平时依照法律规定,通过一定的工作程序,将符合服现役条件的应征公民征集到军队服现役。征兵工作主要根据《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及有关法规制度和政策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11.
现行《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征兵工作行为,促进征兵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保证征兵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形势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有的征兵模式已逐渐与社会转型不太适应,表现为征集的成本过高、时间过长、兵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的方法尽快完善之。  相似文献   

12.
我国虽然在1984年颁布了新《兵役法》,1985年又颁发了《征兵工作条例》,但是,在目前的征兵工作中,各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依靠临时动员征集兵员的传统做法,依法征兵,在人们的观念上和实际工作中都未能真正形成。服兵役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而法律作为代表国家意志的强制力量,是不能用个人得失的多少来衡量和随意抗拒的,抗拒了就是违法行为,严重的就会  相似文献   

13.
张健 《国防》2012,(3):57-58
近年来,国家先后修订了《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出台了大学生士兵学费补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新政策。这些"兵役新政",对于化解征兵难问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根本解决征兵难问题,还需各级结合实际情况,扎实细致工作,持续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兵役法问答     
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兵役法,至今已整整5年了。5年来,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不少新的问题。为了提高广大民兵、青年和全国公民执行兵役法的自觉性,为各地征兵工作干部、民政干部、地方党政干部提供宣传动员和有关的政策知识,本刊开辟《兵役法问答》专栏,主要回答在执行兵役法过程中各种认识问题和有关政策问题,欢迎各级征兵部门、征兵工作干部、  相似文献   

15.
李乃刚 《国防》2012,(12):64-65
一、强化"三种认识",切实增强完善征兵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有自觉的行动.近年来,各地普遍面临"当兵冷"、"征兵难"的严峻形势,对此,要坚持从深化思想认识人手,自觉把完善征兵政策法规作为推进征兵工作发展的重要支撑,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充分认识完善征兵政策法规是贯彻落实"兵役新政"的实际行动.近年来,在国家修订《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出台一系列兵役政策法规后,自治区各级自觉站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深刻学习理解国家对兵役法规政策修订的现实意义,普遍感到,这些新政策、新法规、新措施,对于有效解决征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兵役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旺苍县木门镇武装部未雨绸缪注重抓好平时征兵准备工作。该部把工作做在前面,摸清了辖区内预征对象的基本情况,拓宽了优质兵员的选拔空间,一改往日"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窘迫局面,为今冬征兵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该部在镇党委、镇政府组织的干部培训会上进行了《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的学习,并在会后结合该镇兵员征集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征兵准备的前期工作:印制了《四川省征兵工作实施办法》下发到各村(居)委会进行广  相似文献   

17.
徐杰  师伟  刘海军 《国防》2004,(3):9-9
青海省化隆县结合本地民族特点,从深化征兵宣传工作入手,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学习宣传《兵役法》、《国防法》、《征兵工作条例》和征兵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的活动。主要做法:一是针对当地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坚持定点宣传与流动宣传相结合,扩大宣传范围。二是针对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较低、普  相似文献   

18.
本人从1997年任基层乡镇武装部部长,从事征兵工作11年以来,严格按照《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把征兵体检关、政审关,向部队输送了合格兵员近80余人,从未出现一名退兵现象。总的来看,征兵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比较顺利,但在新时期征兵工作出现了不可忽视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四川苍溪县人武部坚持廉洁征兵.叫响了"重拳出击抓廉洁,为国为民树形象"的口号并狠抓各项廉洁制度的落实,在全县范围内再一次掀起了踊跃报名参军的热潮。 (王俊韬)四川汉源县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以《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及优抚安置政策为重点的征兵政策法规宣传,在全县营造了"国防义务,人人有责"和"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王文宽)西藏自治区征兵办公室积极做好冬季兵员征集工作,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冬季兵员征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邯郸市认真做好平时征兵准备,做到一季征兵四季抓,宣传教育不放松。邯郸军分区在深入调查研究、梳理历年情况和个案分析基础上,针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适龄青年的思想状况,科学区分教育层次,扎扎实实开展三项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在全市开展以《国防法》、《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