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思礼,火简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在中、近程战略导弹的设计中,曾领导和参加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点的捷联惯性制导系统,开辟了中国战略导弹“惯导化”的道路,并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梁院士1924年出生,是清末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1949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测试设备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等职。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梁院士,以下为访谈实录。  相似文献   

2.
梁守槃院士是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航空工程教育。50年代起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发动机和导弹总体技术上颇有建树。他是中国第一枚液体近程弹道导弹、"海鹰"导弹、"中国飞鱼"和超音速系列反舰导弹总设计师和火箭技术专家,被尊称为"中国海防导弹之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梁守槃院士领导研制成功多种海防导弹,其中某型导弹武器系统被评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荣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梁守槃院士是福建福州人。193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毅然放弃在美国深造的机会和优厚的待遇,回国参加抗日救国的工作和斗争。1940年任西南联大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技士、课长,1945年任浙江大学教授、系主任。1952年,调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1956年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所长、分院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技术顾问。他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  相似文献   

3.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通常会随着舰空导弹单次射击而发生变化,为增强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评估方法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评估方法,进而构建了舰空导弹单次射击能力评估方法。算例证明,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评定单艘水面舰艇上单个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作战使用环境下的抗击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其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是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可用性矩阵计算之中.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信性矩阵和武器系统效能能力指数模型,最后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未来面空导弹面临的挑战,从面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技术的发展和各项关键技术的选择出发,探讨了国外面空导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环节入手,对高海情条件下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性能主要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受影响因素和高海情试验保障现状,提出采用综合试验模式开展高海情试验的总体设计思路及试验方法,最后,以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高海情试验为例进行了试验方案设计。研究成果对于高海情条件下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试验鉴定工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指标体系,针对其中的指标分别提出相应的定量分析模型:建立多种侦察设备的发现概率模型,进行空面导弹引战配合分析及引信系统压制性干扰分析,在对机动导弹武器系统进行目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面导弹对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的毁伤概率模型,最终探讨出一种在遭受空面导弹攻击条件下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评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将对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提高和生存能力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舰空导弹是当前海上防空的主要装备。因此,评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使舰空导弹击毁目标概率达到最大化,是防御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运用了排队论的方法,建立了在目标单方向和多方向等情况下的射击效能模型,并通过统计运算得到了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相对全面的射击效能数据,解决了各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的问题,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现有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分析的舰空导弹射击效能评估方法。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不仅适用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而且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0.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舰艇防空作战的主要武器系统。文章概述了国外主要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性能:作用距离、作战高度范围、导弹主要参数、发射架及火控装置、制导体制和搜索跟踪设备等。  相似文献   

11.
孙健  雷鸣  朱惠民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8):177-179,185
针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能力考核需求,提出一种试验方法,基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制导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对多种干扰环境下的武器系统抗干扰能力进行逐一检验,通过外场飞行试验进行典型工况下的验证,该方法实现了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成功概率的有效考核,还可以支撑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单一、复合干扰形式下的抗干扰能力指标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以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远洋训练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的影响.提出了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影响的具体指标,通过建立模型和仿真计算,在理论和应用上分析了航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的影响,得到了仿真应用结果并基于可靠性、维修性提出了对舰空导弹系统训练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系统工程观念出发 ,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发射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有效探测距离的概念 ,并以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例进行了计算 ,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根据舰空导弹防空作战的特点和作战指挥原则,分析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应具备的射击指挥辅助决策功能,提出了在该系统中设置舰空导弹射击指挥辅助决策功能模块,以满足舰空导弹射击指挥员进行射击指挥和决策的需要,达到提高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日趋复杂的系统设计和开发要求,以Do DAF作战视图描述体系结构方法为参考,提出了空地信息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混编作战体系结构模型。首先概述了Do DAF体系结构框架,分析了军事概念建模形式化描述语言的优缺点;然后确定了作战体系结构设计思路;最后构建了空地信息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混编作战体系结构模型。研究对空地信息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混编作战体系的顶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世界各国曾经研制、装备和正在研制、装备的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背景,对不同国家同时研制并装备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能力、更新换代、相互移植以及发展动向,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转火射击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转火射击的概念,分析了影响转火射击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周期、最大射击周期、最小射击周期概念,并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我海军现役水面作战舰艇中,驱逐舰以其庞大的身躯和强大的火力,成为中外人士眼中的亮点。在国产驱逐舰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总体设计主持人之一,新型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兼作战系统总设计师潘镜芙。潘镜芙浙江湖州人,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他长期从事舰船总体设计研究工作,在舰艇总体设计中,他着眼全舰综合技战术性能优化设计,采用作战指挥自动化、电子对抗、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新技术并获成功;在作战系统、电磁兼容等领域做了开拓性工作,使全舰能实现早期预警、集中指挥、软硬武器综合使用,为中国海军装备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秋十月,我们在上海采访了我国第1代导弹驱逐舰的设计师潘镜芙院士。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任务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空导弹在作战任务和战斗中的使用特点,构建基于远洋任务的使用剖面,利用试验设计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及分系统可靠性对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建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和使用模型。设置不同的作战任务背景,提出了基于任务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对作战效能影响的指标,在设定的3种典型作战任务模式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对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设计和仿真研究。通过仿真比较了任务条件下各可靠性指标和设定的可靠性增长对作战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作战效能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情况和作战使用过程的分析,借鉴了WSEIAC效能评估方式,并结合远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特性和作战使命对该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作战效能体系结构,并提出了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