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7年新春来临之际,北京军区王定庆副参谋长就新年度全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工作部署接受了《华北民兵》记者采访。王副参谋长指出,2007年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军事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机制,优化力量结构,狠抓军事训练,全面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新春来临之际,军区刘志刚副参谋长就新年度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军事工作部署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刘副参谋长指出,2008年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军事工作,要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应急作战和奥运安保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机制,突出抓好应急动员准备,全面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2009年新春来临之际,军区刘志刚副参谋长就新年度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军事工作部署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刘副参谋长指出,2009年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军事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科学谋划指导,深化调整改革,突出建设重点,狠抓工作落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华北民兵》2011,(2):4+46-4,46
在2011年新春来临之际,军区武燕生副参谋长就新年度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军事工作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武副参谋长指出,2011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是按照"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国防后备力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信息化战争不可缺少的后备兵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质量建设.既是民兵工作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国防后备力量质量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组织、政治、军事、装备、后勤等方方面面。要加  相似文献   

6.
瞿光源 《国防》2005,(11):57-57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办实事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有力保障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重视解决武装工作经费。多年来,区委坚持把民兵事业费、民兵军事训练费、征兵工作费、国防教育费、优抚优待金等列人财政预算,始终坚持保证全区武装工作所需经费,并逐年增加经费比例。二是重视搞好转业干部、随军家属和退伍士兵安置工作。近年来,全区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军官、退伍复员士兵和随军家属近千人,妥善安置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按照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战区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不断深化民兵预备役工作调整改革,在预备役部队和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军分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民兵预备  相似文献   

8.
1998年,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军委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九五”期间我军后备力量建设计划》和总部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座谈会精神的要求,围绕适应“战场”和“市场”的需要,深化调整改革,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基层落实,不断提高全区后备力量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蒋健林  陈绵云 《国防》2014,(12):36-36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统筹推进南海方向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海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最近召开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民兵工作总结表彰会议,深入分析过去两年全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基本形势,表彰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强调"十二五"后期的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军地各级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南海主权的责任,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一是要着力提升国防动员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东军 《国防》2005,(10):6-7
当前,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世界军事变革迅猛发展,战争形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着眼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以信息化牵引和带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一、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调整优化国防后备力量组织结构近年来,各地以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参战、科技支前、科技保障能力为基点,深化民兵、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下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组织结构有了明显进步,整体战斗力水平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专武干部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国防动员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一线指挥员。因此,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是担负培养专武干部为主要任务的人民武装学院肩负的历史使命。人武学校必须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需要,努力培养人武学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广安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不断深化民兵预备役组织调整改革,扎实做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创新发展。一、忠实履行新使命,大力加强部队、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部队、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生命线地位,保证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正确方向。要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丰富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手段和方法,健全法规制度,不断增强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我市民兵预备役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体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头脑,并结合军事训练、民兵整组和遂行各项任务,突出抓好爱国奉献、职能使命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打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以民兵、预备役为基础的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中央军委明确指出:“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这充分肯定了后备力量在国防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民兵预备役工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突出。如  相似文献   

14.
李必胜同志1995年3月担任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区长,1997年10任区委书记。他坚持管武装、爱武装、用武装,为武装工作办实事、解难题,促进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使全区民兵预备役工作年年跃上新台阶,多次受到上级军事机关表彰,征兵工作连续两年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内江市中区还被命名为“双拥模范区”。  相似文献   

15.
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民兵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十四大,把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作为全党的十项任务之一。同时,明确提出: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这些重要指示和决策,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定要认真学习,加深领会。  相似文献   

16.
黄崇惠  余翔  刘学勇 《国防》2001,(9):13-13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世界军事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空前地提高了军队的信息战、网络战能力。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这一趋势,不仅军队而且国防后备力量也要搞信息化建设。 一、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国防后备力量的信息科学技术含量。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来临,民兵、预备役部队人员素质和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越来  相似文献   

17.
彭水清  颜峰 《国防》2011,(12):29-30
毛泽东主席提出民兵工作"三落实"以来,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为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有机制的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  相似文献   

18.
王乃刚  马喜成  田野 《国防》2010,(7):51-52
统筹规范国防后备力量各支队伍组建工作秩序,是保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为牵引,坚持“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指导原则,科学统筹规范国防后备力量各支队伍组建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9.
姜振源 《国防》2008,(11):50-51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各级动员系统在军委、总部正确领导下,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抗震救灾的动员实践,既检验了多年来各级国防动员建设的成果,也给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立法工作留下很多思考。我认为,当前特别需要尽快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扭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放松”和“扭住军事斗争准备不放松”的重要指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对省军区来讲,就是要在努力探索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路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增强信息战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搞好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顶层设计。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信息化含量明显提高,客观上要求国防后备力量必须提升信息含量。当前,各地对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热情是高涨的,但标准不统一、建设目标不明确和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