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味细品     
读书如吃药。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就提出这样的观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读书不仅是医愚之良药,也是治病的良药。《唐诗纪事》里就明确指出:读杜诗可以“疗疾”。读书,虽可治病,但毕竟与中西药品的药理有所不同。它主要用于情志方面疾病的治疗,诸如弱智、疑虑、灰心、急躁、萎靡、气盛等等,大都可以通过读书得以调理和矫正。读书如吃饭。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人都需要吃饭,但吃些什么,怎么个吃法,却是大有讲究的。同样道理,虽说是读书,但是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也…  相似文献   

2.
在军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读书不完全是一件个体化的事情,所以,读、还是不读,为什么而读,读些什么,什么在影响读书,这些问题从最初开始就具有了特殊的意味。联合全军五单位,《解放军生活》杂志编辑部对连队读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个人发展需要"是当代军人阅读的主要原因,理论素质类图书是他们平时读得最多的图书。总体说来,连队战士用于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对自我评价也不高,这也说明在连队建设中,读书应该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3.
斗禾 《政工学刊》2013,(2):80-80
在贵刊去年第9期刊首读到郭松岩写的文章《人生失意好读书》,很受启发:人生失意之时,名利离你远去,本真向你走来,可以静心读书,可以让平常心回归疲惫浮躁的躯壳。失意之时多读乐读、多思勤想,是真正静下心来去正视自我、反思失意的重要途径。在失意中读书,也是从失败中奋起,从失意中走出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著名美学家和教育家朱光潜认为:“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他指出:“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四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谈读书》)此外,朱光潜有一条重要的读书方法,即边读书边写作.他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  相似文献   

5.
军事史文摘     
军事史文摘毛泽东与《水浒》毛泽东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垂老不倦。他喜欢读古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几乎无所不读。尤其是爱读《水浒》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据毛泽东自己回忆,在他启蒙时对他影响最大的读物就是《水浒》。投身革命后,毛泽东与水浒几乎须臾不离。在毛泽...  相似文献   

6.
从小学到现在读书已20年有余,其间读过的书不少。唯一有种心灵感应、期期必看的刊物,就是《中国民兵》杂志。名校读书很苦,大量专业书要看,博士论文要准备,但这不影响我读《中国民兵》杂志的兴趣。与它结缘,还得从丈夫国成才说起。丈夫在黄河入海口的一个人武部当科长。我们婚后长期两地分居,平时靠电话联络。最初,我总抱怨他  相似文献   

7.
赵倡文 《中国民兵》2010,(10):60-61
与三位战士谈读书,使我生出许多感慨。第一位战士比较喜欢经典,他说这段时间正在读《道德经》,交谈中他总爱引用《道德经》中的句子,我问他知不知道何谓道、何谓德?他很茫然,听完我的解释,他讪讪道:"你读书也读得太仔细了吧!"第二位战士最近对《水浒》着了迷,他说自己已把《水浒》通读了两遍。听着他侃侃而谈,我问他通读了两遍,是否认得其中的每个字?他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欧阳修的《归田录》,其记叙的一则轶闻引发了笔者思考:"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寥寥数十字,生动阐明了如何读书不辍的方法:利用一切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开始接触、学习《孙子兵法》的文献资料 ,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讲堂录》中所记的国文老师袁仲谦讲解魏源《孙子集注序》的笔记外 ,还有几条重要线索可供考察 :读《盛世危言》对孙子“知彼知己”观点的了解 ;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等文史古籍对孙子生平和思想的薰染 ;给同学写信提到读二十二部子书 ,其中应该包括《孙子兵法》 ;在致同学萧子升的信中 ,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词句 ;读《曾胡治兵语录》 ,间接接触过孙子思想 ;有机会和条件读到过老师、校长易培基《读孙子札记》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枝江市人武部政委鲁帮国,在武装工作岗位上已度过28个寒暑。他对国防教育情有独钟,一片赤心,曾被评为宜昌市国防教育标兵。 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每天的业余时间,差不多都用在了读书学习上,凭着这股迷劲,他系统地学完了《国防历史》、《国防理论》、《国防法制》、《国防精神》等,写下了多篇读  相似文献   

11.
清代著名史学家王鸣盛曾说:“好著书不如多读书,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恐读亦读之多误矣。”①《书目答问》的作者张之洞也说过:“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②可见一部精校精注的书,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播、研究,其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最近,由吴九龙为主编,杨炳安、吴如嵩、穆志超、黄朴民合编的,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2.
夏日读书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来真迅速,一年容易又春天!”正如林语堂所说,这句话对于不想读书的人来说很是受用,这样一来一年四季都有不能读书的理由了。尤其一提到夏天,那定是酷热难耐、心浮气躁,不用说读书,就连躺着不动也未必好受。古人说“心静自然凉”。然而烈日之下、酷暑之中,心静谈何容易。所幸,读书倒是个消暑的好办法。因为读书时精神最容易集中,精神专注于书本时,是无暇旁顾的;书读到入神处,更会超然尘外,不知暑热为何物。在桌前,一手执卷,慢慢地读,一手执扇,轻轻地摇;或找一块荫凉的地方,凉风也罢,热风也罢,一概让它…  相似文献   

13.
多读书,读好书,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成就事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必由之路。但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益和水平,真正做到读有所需、读有所获、读有所成,却大有学问。要真正成为一名读书的明白人,必须克服"三疾"。一疾:藏而寡读,好买书喜藏书少读书。藏书的目的是为了读书,但藏书不等于读书。当前出版业日趋发达,几乎到了想读什么有什么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读刊评刊用刊希望建议──读者来信摘登之二河南蔡庄乡一中赵恒信来信说:八年来,订阅贵刊已成为我读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刊、用刊、评刊,使我受益匪浅。《军事历史》已成为我的“良师”、“挚友”。读刊、用刊不但丰富了自己的军史知识,给我的(历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在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当今时代,在中航工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相似文献   

16.
旅居美国的科学人文两栖学者方舟子说:我在1999年4月写了篇文章《郭沫若抄袭钱穆了吗?》,试图澄清由余英时教授炮制出来的、在海内外流传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古今名著中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高超的写作技巧,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独到的语言魅力,名著中蕴藏着几乎是中学生所需要的所有精神食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8.
我爱看《西南民兵》的习惯由来已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贵州师大读书时,就经常到学校武装部去借看。那时,刚创刊不久的《西南民兵》,每期开辟的栏目没有现在的规模,但内容鲜活,读起来很过瘾,如果一期不看,我总觉得心里闷得发慌。  相似文献   

19.
书贵多读久藏宣渝生读书和藏书,是历代读书人的美行和雅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以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好书不厌百回该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红楼梦》要看五...  相似文献   

20.
谋事与读书     
李祖发 《政工学刊》2010,(12):55-56
人生两件事:做人与做事。做人、做事都很重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常常通过做事来体现做人的风格、艺术和境界。做人与做事是相通的,而且都与读书结缘,都能通过读书汲取智慧与启迪。人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做事与读书的内在联系就是:谋什么事,读什么书;读什么书,成什么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