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隶属于中国一航的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在55年的发展中,从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块航空仪表到现在发展成了以传感器技术、仪表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传感器与仪表设计制造为特色的航空机载行业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2.
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军工企业重点单位。近年来,太航公司领导班子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坚持”重要指示,制定了“立足航空,做强军品;重视科技,做大民品;发挥优势,搞活三产;突出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使公司由过去的“计划任务型”转变为“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航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航太行)按照集团公司寓军于民的发展思路和“一体两翼”的经营格局,对非航空民品单位进行精化分立、重组整合,围绕产品系列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在计量测控产品、汽车零部件产品领域走出了一条军民结合、自主创新、市场为先、开发领路、机制推动、广泛合作的专业化发展新路子。“十五”期间,非航空民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达6亿多元,“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销售收入完成近2亿元。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能让呱呱孩童成长为花甲智者,能将稚嫩幼苗茁壮成参天大树,能使白手起家的航空人成就蓝天梦想。太航六十年,是励精图治、传承接续的六十年,是工艺革新、技术突破的六十年,是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六十年。从民航机械修理厂到第一家航空仪表制造厂;从低矮的平房到林立的高楼,从泥泞的土路到宽广的柏油路;从简陋的兵营马槽到现代化的标准厂房;从军民三产多元发展的现代企业到建设航电板块卓越子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李扬)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要求。为了发挥省、市国防科工委(办)和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政府与军工单位之间、军民技术相互转化和军民资源互动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营造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工作氛围,2006年8月28日~30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与河北省国防科工办联合邀请浙江、吉林、辽宁、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省、市国防科工委(办)主要领导,在承德召开了“2006年‘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工作座谈会”。国防科工委经济协调司司…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富国强军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组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牢记使命,牢记责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胆创新,锐意改革,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回顾了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的组建过程,介绍了组建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的使命定位和发展思路,宣读了制造院机构组建及干部任命文件。据悉,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以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为基础,整合中航工业基础院相关单位和业务组建而成。该研究院将通过资源整合优化,进一步提高综合集成能力,打造航空制造技术的国家队,提升制造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是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党着眼开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境界的时代抉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代中国来说,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理清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路,如何改革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体制,如何建立和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机制,如何制定和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等等,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军民两用产业与军转民、民转军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不能把军民两用产业等同于军转民加民转军,因为两者具有技术属性和经济属性上的不同。文章分析了它们在技术和经济属性上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的启示,并指出,军民两用技术与军技民用、民技军用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发展层次,要逐步引导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向第四阶段即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的阶段飞跃。  相似文献   

10.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一航成飞(集团)公司是我国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的特大型航空制造企业。近年来,一航成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军民结合”方针,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航空科研制造水平,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机制,广大干部职工以“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航空人精神,攀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经营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得到增强。2004年,一航成飞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58.1%,两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2.
中央领导同志的“四个坚持”重要批示,正在化为军工企业贯彻落实的自觉行动。中国一航沈飞(集团)公司近几年坚持立足航空主业的发展战略,靠夯实管理基础,掌握自主技术,靠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企业呈现军机与民机“两翼”齐飞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多年来通过重点型号的研制锤炼,沈飞的先进航空产品核心制造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不但出色地完成了航空武器装备重点型号研制任务,民机转包生产也扭转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企业各项经济指  相似文献   

13.
国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方面,都制定有国家发展战略和计划,并注重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扶持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与生产,采用军民通用标准规范,以加强军民之间协调利用资源的有效合作,为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实施以及在军民两系统间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军民两用技术,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既适用于军事目的,又适用于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高新技术。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是军民结合和“军转民”、“民促军”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开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战略问题的研究并加快实施,对于深入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理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建立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国防高新技术科研生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推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增强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转民》2013,(1):28-31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军民融合在兵器行业发展较早,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兵装集团)的军民融合在艰难探索中起步,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壮大,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从“找米下锅”到“主动开发”。从简单结合到逐步融合的过程,呈现以民哺军、以军促民,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推动寓军于民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作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把寓军于民作为国家战…  相似文献   

17.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把寓军于民…  相似文献   

18.
论树立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在我国长期军转民、民转军和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基础,是这个过程的客观反映和升华。用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审视我国的军工行业,有利于发现各方面的“瓶颈”,确定总体思路、政策手段和实施方案,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主要军工生产大国都在努力实施军民一体化战略,以期实现寓“国防实力”于“国防潜力”、寓“军用”于“民用”的目标。所谓的“军民一体化”是指一国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逐步走向兼容的过程。具体来说,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军事技术的商业化或日民用化,也就是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里的“溢出”(spin-off);二是民用技术的军事化,也就是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里的“溢入”(spin-on);三是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工生产国,美国在军民一体化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民参军”或“引民入军”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11,(1):F0004-F0004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航空产品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航空工业系统集成企业。自1951年创建以来,中航工业几代人薪火相传,不懈奋斗,传承和铸就了重型歼击机的研发制造优势,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