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旺苍县地区曾是上世纪30年代川陕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上,占有红四方面军西进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军政领导机构曾集中于此,成为川陕苏维埃的首府。这里的人力、物力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重要战斗和召开的著名军事会议,永远彪炳史册。旺苍县革命史上的许多特点,使其不仅在川陕苏区中别具一格,即使在中国工农红军史上也占有光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22日至23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巴中市委联合举办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与红军长征研讨会在四川巴中举行。来自军队和地方的40余家单位和个人提交了61篇论文。老一辈革命家、老红军后代或亲属代表,军内外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军事科学院、巴中市有关领导,四川、陕西有关省级部门,川陕、鄂豫皖老区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妇女独立师成立始末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大批妇女投身革命。在反四川军阀刘湘、田颂尧的“围剿”中,为加强后方防卫和有利主力集中,方面军总部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抽调机关部分妇女干部以及当地妇女中的积极分子计300余人,在通江成立了总部妇女独立营。同期,邻近的苍溪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连,长赤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营。1934年年2月,广元县妇女独立营也在旺苍坝(今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境内)成立。根据敌我斗争的形势需要,红四方面军总部、川陕苏维埃政权制定了依托老区、发展新区的《川陕甘计划》,要求“近期内完成妇女独立团。各县组织一支女侦探队到白区侦探敌情,破坏敌人后方;组织看护  相似文献   

4.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开创了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红色理财专家、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行长郑义斋兼任,成为二战时期全国各根据地中最具规模的造币厂。对于统一根据地币制,活跃根据地金融;稳定根据地物价,  相似文献   

5.
在我军革命战争时期的通信发展史上,无线电通信始终是保障指挥与协同的主要手段,同时,有线电通信也在保障指挥与协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高度重视和指导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线电通信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一、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线电通信网建设规模可观1932年10月,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经过两个多月艰苦转战,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南。12月,翻越冰雪覆盖的大巴山,迅速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创建了著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全盛时期,东起城口,西…  相似文献   

6.
1935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在嘉陵江战役之后,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经过土门战役,至5月中旬,扼住了西进岷江流域的通道。5月下旬,虹四方面第30、第9军各一部由岷江西进小金川地区,迎接中央红军。  相似文献   

7.
东枕巴山余脉,西倚剑门臂腕,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市,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当年红四方面军也在这里战斗过。战争年代,在这  相似文献   

8.
开江县地处川东大巴山南麓,著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18个县之一。几年来县人武部组织基层人武部和民兵大力开展“千点”扶贫,建立扶贫联系点62个,建立扶贫小组1961个,承包2983户贫困户。现在已有2349户摆脱了贫困。  相似文献   

9.
郑强  徐尧  傅秋森 《国防》2015,(2):84-87
广元市地处四川北部,毗邻陕西、甘肃,自古是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要冲,素有"蜀道咽喉""川北门户"之称,是三国历史文化核心走廊、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近年来,中共广元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深入贯彻落实强军目标重要思想,科学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紧贴使命任务,军地通力协作,出色完成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广元市连续四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成都军区马子龙副政委视察阆中市人武部,听了汇报后,深情地说:“阆中是红军战斗过的根据地,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军总政治部的所在地,你们一定要当红军的传人。”将军的嘱托,人武部的干部职工始终铭记在心。如今,阆中市人武部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军区“百万民兵建功长征路”活动,广泛发动民兵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令人瞩目振奋。  相似文献   

11.
四川南充.是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澜以及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南充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南充军分区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注重引导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了解当年先烈们为中国革命牺牲奉献的艰难历程,为实现崇高理想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是举世闻名的红军万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同时,又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从南方移到北方,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整个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部队从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起,先后转战于川西平原、川西北、川西南、西康东部及甘南地区.广大指战员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数翻雪山,三过草地,打破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有力策应了红一、二方面军的北上,为革命武装向大西北的战略转移,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南下方针,也一度使这支英勇的红军队伍,遭受过不应有的挫折和损失.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程,艰难、曲折、复杂,有丰富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市,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阆中人民爱军热情不减当年,其中有位支持武装、关心国防的好书记的动人事迹被老区人民广为传颂。他就是闽中市委书记蒋辅义。 “抓经济建设不能忘了国防” 去年十月,刚刚走上市委书记、市  相似文献   

14.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四川懋功的达维会师。6月16日,中共中央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提出继续北上川、陕、甘的战略方针。8月,会师的红军编为左、右两路军分头北上。9月  相似文献   

15.
红四方面军为什么要西渡嘉陵江?近年来,随着川陕根据地历史研究的深入和一些新材料的发现,很多同志认为: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是为了冲破敌人的“川陕会剿”,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进行战略转移。我认为这一种看法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从1934年10月起,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支英雄辈出的红军部队:诞生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过大小战斗数千次,培育了210多位将军,涌现了54个军委、军区命名的英模单位,有114名官兵被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 1991年4月,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四川,为这支驻川部队亲笔题词:继承红军传统,建设一流部队。 1.占领明天的制高点 枪声远去了。枪声真的远去了吗? 岷江边发生了这样一场战斗:不懂“蓝军”高技术武器性能的“红军”,运用屡战屡胜的传统战法扑向“蓝军”,结果令人失望。 现代战争是装备优劣的竞技台,更是知识拥有率  相似文献   

17.
永载共和国革命史册的四川巴中,曾是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当年有12万多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其中4万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当震惊世界的5·12特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之时,四川巴中军分区在第二天便组建一支红军后代抗震救灾突击队,火速赶赴毗邻的川北重灾区——广元市青川县,展开了一场与死神搏斗、向同胞献爱的大营  相似文献   

18.
在祖国版图的腹部,有一块北靠秦岭,南倚大巴山的地方,这便是陕南重镇安康。当年刘伯承、贺龙、李先念、王震曾先后转战这里,是川陕鄂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大巴山深处的四川南江县,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70年前,英勇的红军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吹响了反动统治的伟大号角。如今在南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继续谱写着一曲曲新时代党管武装的新乐章。  相似文献   

20.
无奈的抉择 ——红一方面军先行北上陕甘 中共中央在实现了一、四方面军直接会合的战略目的后,鉴于国民党加紧封锁懋功地区和红军给养难于解决等不利情况,决定红军继续前进,实现在川陕甘建立新的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早在6月16日,中共中央就发出《为建立川陕甘三省苏维埃政权给四方面军电》,明确指出了今后红一、四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