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错     
父亲生日,家中亲朋满座。几位客人打麻将,约定一元钱“一倒”。中途,有位客人上厕所,父亲便直接点卯叫我顶缺。 “不准去打!”同我正看电视的儿子,将我一把拉住。 父命难违。我不顾儿子阻拦,还是上场打了一盘。恰巧这盘我便“和”了。输家硬塞来一元钱,我顺手递给了儿子。 “不要你的!”13岁的儿子横眉怒眼大吼了一声,将钱揉成一团,用力向我打来。 儿子平常极少顶嘴。现竟当众怒斥于我。尴尬之余,我真惶惶不知所  相似文献   

2.
《政工学刊》2013,(4):78-79
今天,舰上举办“幸福之家”——官兵与家人生活照片主题墙展示活动,舰党委征集护航官兵的家庭照,展示在餐厅对面的主题宣传栏里。我只有和妻子的结婚照,从大连出发赴湛江执行护航任务时,儿子还没出生,不久前妻子通过网络把儿子照片发给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儿子。当文书向我要照片时,我便请他用电脑技术把孩子的照片加入我和妻子的照片中。  相似文献   

3.
我当爸爸了。眼前这个闭着双眼,蹬着小腿直号的小家伙就是我儿子。小家伙显然难以接受已离开母亲“温暖港湾”这一事实,挥舞着小拳头抗议着。  相似文献   

4.
先拼头像     
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 儿子又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相似文献   

5.
儿子1岁3个月了,由于陪伴的时间不超过40天,一直找不到当爸的感觉。前不久,兴冲冲地将妻儿迎到部队,却因一次猝不及防的发烧,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当爸的责任,更体会到了妻子一人带孩子的不易。妻儿来队4天了,儿子还是不肯和我一起睡,睡在一起就要哭闹。那天夜里3点多,妻子冲进客厅叫醒我,说儿  相似文献   

6.
巧得很,采访吉龙兵时得知,他们一家子都在这个连队。这点让我们喜出望外。 11月23日下午,因为交通不便,我们赶到他家时,天已全黑了。他家里有个5岁的淘气儿子,媳妇同拾花工一起回老家河南探亲了。客厅里的铁皮炉子烧得通红,暖和极了。  相似文献   

7.
在讲古汉语法“名词作状语”的时候,许多人都用到《史记》里“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鸿门宴》)、“高后儿子畜之”(《齐悼惠王世家))和“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吴起列传》)等作例证,认为其中的“兄”、“儿子”和“客”,应分别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像对待儿子一  相似文献   

8.
2月中旬,四川彭州市年度民兵军事训练即将展开。然而在利安乡寂光村谢正权家围绕儿子是否参训的问题老俩口展开了一场“内战”。 一天,谢正权从市里回家,路经乡政府门口,被几个同乡喊到一块喝茶。在闲聊中,得知民兵训练的消息。他想,儿子已经18岁了,应该把他送去参加训练,决定回家与老伴商量商量。 晚饭后,谢正权对老伴说:“我跟你商量一件事……。” 老伴代德群接过话说:“有话就说,别‘卖关子’。” 丈夫说:“我想把儿子喊回来,  相似文献   

9.
黄建华 《国防》2002,(5):19-19
我是1968年入伍的,老家在山东济南,在第四批女飞行员中,我的孩子是最小的,我当时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不飞完四种气象,不要孩子。所以30岁的时候,我才有了儿子曹宏成。 儿子五岁以前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这5年里,我只回家过一次。有一次,我抱着4岁的儿子问:“妈妈在哪儿?”他胖乎乎的小手指着墙上我的照片说,  相似文献   

10.
连日来,四川某预备役旅到海拔3800米康巴藏区高原驻训,一对父子兵最为耀眼。 “人胆向前冲,我掩护你。”7月14日下午,该旅第一次步炮联合作-钱实弹预演步兵分队进攻战斗推演过程中,担任机枪射手的胡建军看见战战兢兢的儿子胡振洋不敢向前冲时,大声地给儿子鼓气。  相似文献   

11.
幽默点滴     
好酒者一人好酒,每日一醉,已成酒癖。众友力劝其戒酒,好酒者说:“我本想戒酒,可小儿子出门未归,时时盼望, 我正在这里以酒浇愁呢。儿子回来,定将戒酒!”众人说:“真的,你赌个咒!”好酒者立誓:“子若归,不戒酒,叫大酒缸把我压死,小酒杯把我噎死,跌在酒  相似文献   

12.
压气球     
一日清晨,与儿子去公园散步,买了一个气球在草地上玩耍,累了在长椅上休息。我把气球藏在衣服里面后抱起儿子,让他在气球上压来压去。“砰”的一声,气球爆炸了。儿子笑得前仰后合,好不开心。在我们左侧5  相似文献   

13.
“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这句话,是笔者最近从陶行知追文凭的故事中看到的。故事说陶老先生得知儿子通过他的关系弄到一张文凭,并拿着这张文凭到外地找到了工作,便立即给儿子发去“速将文凭寄回”的电报,接着又给儿子去了封言辞非常强硬的信.信中说:“文凭绝不能给你,我只能按你的实际情况写一份证明材料。总之,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相似文献   

14.
造句     
“梨树就是梨树。”这是儿子用“就是”造的句子。老师用红笔大大地打了一个“×”。这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相似文献   

15.
让爱成长     
李进 《政工学刊》2002,(12):48-48
跟荣的交往缘于给她送信。她的信特别多 ,有时一天竟能收到五六封。那是大一的事情 ,当时我当班长 ,每天分发本班的信件是我的一项工作。这样平静地过了一个月。直到有一天 ,我突然发现荣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很陌生又很熟悉的东西。我不知道我的眼睛是否已“放光”(我中师时的班主任曾说过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 ,他的眼睛在注视对方时会放光 ) ,但我那时确实很紧张、很激动、很兴奋 ,也很快乐。我是在偏僻山村长大的农民的儿子 ,对于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只是在电视剧或小说上见过 ,并且对此我从不抱幻想。真没想到 ,一个暖暖的初夏的傍晚 …  相似文献   

16.
苑兰起 《政工学刊》2004,(12):29-29
古时候,一位日本剑道大师有三个儿子,都在学习剑道。有一天,大师想测试一下三个儿子对剑道掌握的程度。他在自家门帘上放置了一个枕头,只要有人进门时稍动门帘,那枕头就会正好落到头上。大师先让大儿子进来,大儿子在走近房门时,就已经发现了枕头,于是他将枕头取下,进门后又放回原处;二儿子进门碰动了门帘,但他看到枕头落下时便用手抓住,又放回了原处;最后,三儿子急匆匆地进门,那枕头直奔他的脖颈而来,就在枕头砸到脖颈时,他挥剑将其斩为两截。测试完毕,大师进行了讲评。他对大儿子说:“你已完全掌握了剑道。”对二儿子说:“你还要苦练才行。…  相似文献   

17.
生日     
明天是你的生日,儿子。 当我提起笔写下这些的时候,突然骄傲得不得了,我终于完成一个女人最神圣的任务。儿子就像我的一幅作品,为了这作品,我就像海岩上用唾液筑巢的母燕,当儿子因调皮不肯好好地在肚子里待够时辰,我就吐出自己的血和精髓去安慰他,让他感受到母亲的爱。当儿子快临盆时,我每天来来回回地在河边路旁散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宝宝乖,宝宝好,妈妈最疼是宝宝”,一副当母亲样儿。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光荣牺牲了,小儿子是个聋哑人,近年又患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我今年已71岁,有一性四间一舍的房屋和家具等财产。为小儿子在我死后的生活有人照料,我打算把全部财产留给我侄儿继承,然后由侄儿负贵照料儿子的生活。不知这样做是否合法,请给以解答。  相似文献   

19.
现任湖北襄阳县双北村党支部书记的姬建强,1978年从部队转业时组织上为他在县城里安排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而他却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又是党员,家乡贫穷面貌不改变,我没有资格进城区”放着“铁饭碗”不端,父母想不通,未婚妻也离他而去。但这并没使他有所动摇。他毅然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双  相似文献   

20.
要相信自己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带儿子出征。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个马前卒。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