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一个古老而又人口众多的世界大国,一日间究竟发生了多少事谁也无法说清.但在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的西部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时,中国人被震惊了,外国人被震惊了!这是在中国,今天的中国.一位西方政治家在他的备忘录中曾经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是自日本打败帝俄以来亚洲的最大军事事件."放下笔,这位政治家在地球仪前默默地沉思着,中国居美、苏、英、法后成为东方第一个有核国.震惊的绝不仅仅是这位西方政治家,史学家们也会把中国看成两截,中国使世界把这一年10月16日的中国书写在最醒目的位置,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章节.  相似文献   

2.
刘阳 《当代海军》2004,(1):56-57
1956年6月,戈尔会科夫接替54岁的库兹涅佐夫担任前苏联海军总司令,时年46岁,前苏联海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海军首脑。在任前苏联海军总司令30多年的时间里,戈尔什科夫历经4代领导人的变迁,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屹立不倒,是前苏联高级将领中不多见的。西方称他为“将军中的政治家”。戈尔什科夫所提出的“平衡海军”战略,一直沿用至今,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世界海军战略格局。西方人亦称之为“苏联的马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战略形势的不断发展,亚太地区在世界的安全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际上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认为,世界的文明中心正由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西方报刊上充斥着对“亚洲价值观”、“亚洲发展道路”的评论。这些观点和评论既反映了亚太地区的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现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专家们预计,在未来30年到50年内,世界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出现重大创新,很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出现新的科学飞跃,为人类社会发展打开新的广阔前景。未来科学技术引发的重大创新,将会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也将会进一步引起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必然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保障基地,这个2003年底才诞生的军用名词,虽然已逐渐被众人所熟悉、接受,但真正深入了解的人恐怕还不太多。 5年过去了,保障基地如何顺应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顺利实现转型、扎实履行使命?人们拭目以待。 10月中旬,记者来到南海舰队广州某保障基地,就该保障基地5年来的装备保障作了一番调查与思考,力求让读者透过这支部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保障基地”在未来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务潜规则     
在营造出“内务好才是真的好”的氛围后,班长们借助教你叠被子施展他的权威。班长说怎么叠你就怎么叠,教与被教的格局就这样轻松地形成了。内务俨然一副权力话语的面孔。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美、英等主要西方军事强国海军的作战海域从大洋转到了沿岸,鱼雷等装备的发展也随之朝这个方向发展。虽然近十几年来,在鱼雷研制领域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但各国都在努力改进鱼雷性能。英国也对20世纪80年代装备水面舰和飞机的“(?)鱼”鱼雷进行了一些改进,现已发展到了“(?)鱼”1型。  相似文献   

8.
科索沃冲突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非正义与正义的战争较量,其残酷、激烈、持久程度,是世界近期高科技局部战争中绝无仅有的。从表面上看,这是多国军事集团对一个弱小主权国家的大规模入侵。但从实质看,是东西方国际关系力量的激烈对抗,是美国在世纪之交推行其全球霸权战略的重大步骤和首次预演,给国际战略格局和军队建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和战略的高度冷静观察和深刻思考。一、科索沃战争充分暴露了美国独霸世界的狂妄企图,破坏和迟滞了正在发展的世界“多极化”进程。它昭示我们必须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保…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空空导弹市场变化很大,尤其是前苏联的解体与华约的解散彻底改变了世界空空导弹竞争的格局。西方国家的导弹制造商开始“入侵”华约的传统市场,与俄罗斯同行展开激烈的竞争;欧洲很有可能成为空空导弹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之一;其他一些国家例如以色列、南非等也将积极参与空空导弹市场的竞争。这种态势将影响到未来1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左右着21世纪初世界空空导弹市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兵役法问答     
当兵尽义务为什么还要优待?每年筹集兑现军人家庭优待款,有些人出于发难或借故拖欠的目的,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说,当兵是尽义务,为什么还要优待;一年优待,两年优待,年年优待,这不成了用钱买兵吗?还有的认为,当兵光荣,要光荣就不应要优待。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认识呢?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出现了美国企图独霸世界,而大多数国家希望世界多极化的世界斗争新格局。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减少,和平与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地区与局部冲突加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科技进步加速,世界经济与贸易全球队化发展迅猛。 面对新的世界环境,西方国家在重新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各自军事建设目标。美国制定了同时打赢一个半现代化局部战争、以高技术常规战争为主和快速反应与全球到达的军事建设目标。欧洲在北…  相似文献   

12.
2022年世界军事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俄乌冲突、朝鲜半岛局势风云变幻,不仅影响了热点地区与国家的装备布局,同时促使各国对未来防空反导能力建设进行深刻思考与动态调整。调研了2022年度美俄等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防空反导领域的发展情况,分析梳理了防空反导系统建设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并对我国的防空反导发展现状提出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未来复杂空天防御作战能力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基洛”级潜艇(西方称为“K”级),是由苏联红宝石舰船设计局设计的、具有世界80年代先进水平的常规潜艇。该级潜艇1982年在远东共青城造船厂完成首制艇的建造和试验并开始装备原苏联海军。苏联解体后,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俄军方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出  相似文献   

14.
海湾战争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题目。这里仅就和平时期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国防教育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时代没有变,世界新旧格局过渡时期天下并不太平,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各级领导要从对时代和形势的正确认识中,增强搞好国防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海湾战争的直接诱发原因。是伊拉克对科威特的侵略和占领。这一严酷的现实告诉人们,只要还有大小霸权  相似文献   

15.
1969年3月17日,入侵珍宝岛的苏军在与中国军队的激战中,一辆T-62中型坦克触发冰面上的反坦克地雷被毁。出于政治和军事的双重目的,此后中国军队与苏军反复争夺这辆坦克,分别惊动了周恩来和勃列日涅夫。最终,在中国北海舰队潜水员参战的情况下,中方取得了这场争夺战的胜利。自此,"珍宝岛事件"令T-62成为我国家喻户晓、最具知名度的"苏联坦克"。对其设计理念进行一番解读也就成了一件令人感兴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亲自筹划和积极推动的三线建设,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极其深远。毛泽东筹划和推动三线建设不仅仅是出于备战目的,而是有着多重因素的深入思考。其内在动因主要有:立足早打、大打和打核战争统筹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着力增强国家的战时经济生存能力和战备应急保障能力;努力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以加拿大为典型的西方多民族国家在解决"国家一体"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问题时所推行的一项主要政策。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与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异有同。本文以两者的异同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借鉴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以促进我国的民族教育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夏凉  杨涛涛  孙泽志 《国防》2014,(3):74-74
正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有效的创新都是从小事做起,每一个伟大的创新都是由无数个小创意汇集而成。"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于不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小项目"。人们司空见惯的拉链,怎么看都不起眼,却在美国《时间科学》杂志1986年评选出的"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项发明"中,位居榜首。1958年,英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对过去半个世纪的约60项主要发明进行统计后发现,其中近一半是当时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格局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变动时期。在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这个过渡期间,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经济上,80年代形成的美、苏、日、欧四大经济中心,由于苏联的解体,演变成了美、日、欧“三级"的世界经济格局;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出现了多角互动关系,经济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优先战略左右着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在政治上,继美、俄、中、英、法五个政治大国后,日本和德国极力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全球和地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势力有所抬头。在军事上,以民族矛盾和主权争端引发…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以前,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浩劫。虽然这次世界大战,以全球正义力量的团结和联盟的伟大胜利告终,但是这场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千百万人流血牺牲,亿万人饱受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战争,使世界各种肤色的人民群众猛醒,也使许多国家的政治家猛醒,深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需要有一个能够汇聚各方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性组织,于是联合国便应运而生了。联合国风雨历程50年,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功不可没,在人类大踏步走向21世纪的前夜,世界正面临着大失控大混乱的冲击,展望今后,联合国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