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在党指挥枪的原则、建军宗旨、政治工作、民主制度、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的思想,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这对于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加强和推进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行民主制度,是我军一项建军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军队建设中的体现,也是人民军队本质特征之一。周恩来做为人民军队创建人之一,历来十分重视军队民主制度建设。他一贯强调部队要继承和发扬上下一致、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改进军内关系。他对军队民主制度的组织形式、民主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的原则,都做过很重要的论述,为我军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它对我军在新时期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部的民主主义,将是破坏封…  相似文献   

3.
针对营级党委的特点加强班子建设,应当以加强学习培训为途径,提高"一班人"素质能力;以健全民主制度为抓手,强化党委集体领导;以增强班子和谐为目标,营造团结共事氛围;以夯实群众基础为动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4.
人民军队基层党组织设置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创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和曲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恢复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优化和创新.人民军队基层党组织设置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新时代优化军队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镜鉴和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5.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人民军队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与人民军队建设融合在一起的。党建武装和武装建党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形态受到军队文化建设的影响。就军队文化的基本要素——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考察来看,军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党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些因素对党的成长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些因素则潜在地对党的建设尤其是执政时期党的建设可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党建文化中军队文化因素的现实转化对推进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至关重要,这种转化主要在于:党的话语符号的转变,党建文化价值取向的优化,党建工作者思维的转型,党内民主制度的重塑。  相似文献   

6.
发展党内民主,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是我们党赖以建立、巩固进而完成肩负使命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党的生存和发展之本。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作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新论断,提出了健全和发展党内民主,尤其是党内民主制度的任务、基础、重点、途径和要求,新修改的党章亦加以吸纳并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是一项重要议题,党章自成立以来多次修订完善,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关键修改,法规内容更加系统和完备。党章的演变与发展紧密联系党的实践和理论创新,反映不同时期的挑战和任务。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并分析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研究党章历史演变有助于了解党的组织建设和治理体系,为今后的制度建设提供启示。研究目标包括揭示党章变化趋势和党内民主制度演进,通过深入研究党章的历史演变,可以把握党建工作方向,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军队审计文化建设是军队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以人本化为核心、以绩效型为重心、以建设性为方向的军队审计文化体系。加强军队审计物质文化建设,夯实军队审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军队审计精神文化建设,激发军队审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军队审计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军队审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制度体系;加强军队审计行为文化建设,树立军队审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李作成 《国防》2012,(7):4-7
一、强化整体设计,在建设上积极推进融入 计划经济时期,人防建设更多地注重战备效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人防设施设备面向社会服务保障作用有限,城市建设兼顾人防需求也不够,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人防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加强整体布局和长远设计.  相似文献   

10.
加强制度化建设是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两个阶段。其发展历程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日益增强、愈加重要是一种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史,是一部国民党军迅速崩溃,人民解放军彻底胜利的纪录.在历时4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军与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过不下150余次比较大的战役,而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其原因,就政治上而言有2个:一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对沦陷区城市接收过程中,各级官员腐败透顶,大失民心;二是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呼声,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就军事上而言,战略指导失误,情报不灵,指挥不统一,兵力、火力分散使用,都是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加强武警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目标,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我们党加强经济工作指导提出了新要求,要引导广大官兵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适应生产力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着眼未来发展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举,增强履行历史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中共对南昌起义的一系列指导,不仅体现在起义的酝酿、决策阶段,还体现在起义爆发后南征途中。其中包括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起义以及做好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等。纵观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系列指导和举措,可以看出其中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着"民众武装暴动"这一政策。早在南昌起义发动之前,中共就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秋收暴动,所以中共对南昌起义的指导离不开这一既定方针。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暴动主要依靠群众,军事力量只是副力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对南昌起义的领导和评价,而共产国际的"指导"直接左右中共对南昌起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7.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8.
19.
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为新时代陆军装备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充分认清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形势任务,正确把握智能化陆战的基本内涵、典型特性和能力要求等需求牵引,科学确立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建设发展,为新型陆军“迈向智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提高领导干部的“三个素质”,增强“四个本领”,是加强军队党的能力建设的紧迫课题。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激发领导干部自身的内在动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二要振奋学习精神,贯彻“两个武装”要求;三要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四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