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士应追求什么样的美唐德冲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但人们对美的认识却各有不同。有的人注重形式新颖,外表别致;有的人追求内容丰富,深层充实;有的人欣赏富态华贵,有的人喜欢清淡素雅。那么,作为一名战士,追求的应该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切莫“重才轻德”丁乐波,杨德山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没有智的干部是"次品",没有体的干部是"废品",而没有德的干部则是"危险品'"。具体到一个人,就是说,有德无才不行,有才无德更不行,必须是德才兼备。之所以要把"德"摆在这样重要的位置,是因为它决定着一...  相似文献   

3.
论“公平”     
“公平”作为人类的追求目标,它千古悠悠,世代憧憬;而作为道德规范,则又深厚凝重,博大精深.公平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一公平,历来是一个众说纷纭、各执一端的价值观念.哲学家从德或善的角度来论述公平,认为公平就是正义,就是与“某种标准相称”;法学家从秩序的角度来论述公平,主张公平就是“不偏不倚”,“不要破坏天平两端的平衡”;伦理学家从人格自由的角度来论述公平,强调公平就是“平等地分配基本的权利与义务”;而经济学家则更多地从分配的角度论述公平,有的认为公平就是“收入的均等化”,有的则主张公平就是“机会均等”、“投入与产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渴望被别人赞美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人生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心理学也认为 ,赏识是顺应人的心理需要 ,创造条件使人的优点和长处充分发挥而不被扼杀 ,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的一种方法 ,它能发挥人的潜能 ,达到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达不到的目的。新时期带兵人要学会赏识部属 ,从而具备“德、能、智、情”的素质。善于赏识部属是带兵人“德”的体现。赏识部属是领导者经常用的一种领导方法 ,也是带兵人经常用的一种带兵方法。但现实工作中为什么有的带兵人运用此法后产生…  相似文献   

5.
赵献军 《政工学刊》2006,(11):53-54
胡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修养,是党章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立身做事的核心和灵魂。加强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修养,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严格遵守党章、贯彻党章,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扎扎实实、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权为部队事业所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当前,有的领导在指导工作中,存在以权压法的现象。有的不能秉公用权,口大气粗,不给好处不办事;有的把听话的人、看顺眼的人当成自己身边的人,搞亲亲疏疏;有的遇事打个人…  相似文献   

6.
酒品识人品     
正酒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距离更近,情谊更浓。饮酒还有一个作用,通过观察人们酒后的表现,还能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倒头就睡型这类人属于理智型,他们深谙自制之道,无论清醒还是醉酒,都能够自我约束,言行很少逾越规范。酒后"话痨"型有的人酒后喜欢夸夸其谈,而有的人则举止轻浮,这些人往往性格怯懦。他们可能是怀才不遇,长期处于压抑、不敢释放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壮美西藏     
西藏,人们相传的世界最后一块净土,外界的人们无不为之神往,有的则有机会幸运走进,大多数人则只能站在离她很远的地方,听着她的种种传说陶醉其中,而我当属幸运者,因为工作原因,几年前我再次走进了美丽富饶的西藏。  相似文献   

8.
国防箴言     
吴子就是战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和大军事家吴起。魏文候向他请教富国强兵之道,吴起借用古训,讲了这番话。大意是说,上古的帝王因为只知修其文德,废弃武备,所以他的国家为人所灭;夏禹时代的诸候有扈氏倚仗人多而好逞勇力,也丧失了他的社稷;贤明的君主要富国图存,就应该以此为教训,对内修其文德,也就是实行清明政治,对外则须整治武备,也就是加强国防以防患侵略。魏文候深为吴起这番话所折服,亲自设席,夫人  相似文献   

9.
基层部队最大量、最基础的工作是两个经常工作,在两个经常工作中大量的又是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需要通过说服教育解决问题。面对官兵中经常出现的、十分棘手的现实思想问题,有些基层政工干部能够比较容易化解,有些则感到十分头疼,牵扯精力,甚至长时间困扰影响工作。因此拥有一套过硬的说服本领,对于基层政工干部来说十分重要。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比较容易说服他人,而有的人很难说服他人,说服的“奥秘”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吴浩 《政工学刊》2009,(4):64-65
一著名教授为领导干部讲解“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时,把二者精辟地归纳为“德”与“得”两个字。并进一步解释说:有德者有得,则‘和’谐;有德者无德,则‘和’伤;无德者有得,则‘和’乱;无德者无得,则‘和’平。怎样在理顺“德”与“得”关系中,把和谐社会构建得更加完善呢?  相似文献   

11.
周鹏程 《政工学刊》2010,(10):76-77
阅读提示:官兵爱读书,是学习型军营的一个基本标志。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身边保持读书习惯的人越来越少。对此不少官兵振振有词,有的说没时间,没法看书;有的说钱太少,买不起书;有的则抱怨训练辛苦,  相似文献   

12.
珍惜挫折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常言道 :“人生无坦途 ,处处有挫折。”人们欣赏波涛撞击礁石后绽放的浪花 ,赞美战胜挫折畅饮成功美酒的勇士。直面挫折 ,有的人愈挫愈奋 ,把挫折视为人生的磨刀石 ;而有的则自叹命运不济 ,甘于退缩 ,止步不前 ,把挫折看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人生的漫漫长卷是因为有了战胜挫折的动人情节才更加引人入胜 ,生活中也正是有了亲历挫折而奋起的感人故事 ,才使人荡气回肠。没有挫折的成功令人索然 ,而用挫折酿制而成的胜利之酒 ,才让人回味悠长。轻视挫折 ,你会再一次品尝苦涩 ;逃避挫折 ,人生…  相似文献   

13.
当兵的多,而当一辈子兵的少。就业、上岗,这个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在军营更是随处可闻。人的年龄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军人第二次就业,有的形势喜人,有的则信心不足。而“招聘会”,这个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新鲜事物,给许多就业军人带来了便利。然而,在2002年的老兵复退工作中,广州一知名单位在某海测船大队举办的“退伍兵招聘会”,却饱受冷落,尴尬收场。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制怒     
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常常是个体的意愿遭到挫折或对客观不满时产生的,它会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一般都是由外在的强烈刺激所引起的。但人的主观方面,如思想、情操、人生观等,和怒气的产生以及怒气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面对同样的强烈刺激,有的人怒气很大,有的人怒气较小,有的人则根本不动怒。一般来说,青年战士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情绪冲动性大,更容易引起愤怒情绪。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军校考试又在大家关注与期待的目光中揭榜,部分考生因各种原因而落选,如果不进行正面教育和疏导,会引发一些思想问题。那么,怎样做好落榜考生的思想工作,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鼓足工作的勇气,走出生活的阴影,是摆在各级基层主官面前一个极其严肃而又认真的话题。失败,对落榜考生来讲,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思想认识与心理压力。同样的失败,有的人感觉压力大,有的人感觉压力小;有的人自卑感持续时间长,有的人持续时间短;有的人会从此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有的人会变压力为动力,争取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现在的年轻战士绝…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内战期间,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北双方各有400余名女性参与了战争。其中有的人作为志愿者照顾伤员,有的负责为士兵洗衣或烧饭。许多女人女扮男装,更名换姓直接参与战斗。还有一些女性从事了最危险的工作:当间谍。北方联邦和南方邦联都有各自的女间谍,如北方的著名女间谍波林·卡诗曼、萨拉.埃德蒙、玛丽·沃克,南方的柏丽·博伊德、罗斯·葛琳皓、南希·哈特等。很多女间谍有的被发现后投入监狱或处死,有的则侥幸逃脱了。而南方的间谍姐妹吉妮和洛蒂的故事更是充满传奇色彩——她们在内战期间大胆而机敏地为邦联多次成功递送情报,却最终幸运地逃脱了惩罚。  相似文献   

17.
寻觅快乐     
世人都在寻觅快乐。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找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获得快乐的机会。寻找快乐,关键是认识快乐。快乐来自心宽。凡事想得开、看得开,提得起、放得下;不为个人得失而耿耿于怀,不为与别人的一次争执而惴惴不安,不为一点失败而心灰意冷。诚若这...  相似文献   

18.
青春絮语     
青春是美好的,却又是十分短暂的,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品尝甘甜,她就逝去了。只是有的人为此感到遗憾甚至羞愧,有的人却为并未虚度而感到充实以至得愈。例如苏联油画  相似文献   

19.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军营生活中,有的人活泼,有的人恬静;有的人急性子,有的人慢性子;有的人勇敢,有的人怯懦;有的人开朗,有的人含蓄;有的人稳重,有的人冲动,等等,都是性格的外在具体表现。当今社会上流行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与事业的成功、才能的发挥、工作的开展、身心的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先欧后亚"是二战时期美英同盟国制订的先打败德国后对付日本的大战略,中外学者还有"欧洲第一"、"德国第一"、"先德后日’等说法.抗战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对‘先欧后亚’战略力持反对意见,而中国共产党人则对此表示赞成.这种态度上的差异实际上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战略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