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奇 《军事历史》2010,(3):28-30
邓华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也是经历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的志愿军领导人,在战争中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受彭德怀委托在第四次战役第1阶段全权指挥作战并取得胜利;曾两次让职,显示其谦逊的品格;是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最多的志愿军领导人,等。  相似文献   

2.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有幸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工作,从1950年10月21日进入朝鲜,到1958年10月25日撤出朝鲜,整整八年,参与了战争的全过程。到今年10月,这场对中国、对世界都有着深远影响的战争,已过去60年了,但有些往事,好像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3.
抗美援朝战争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战争控制的全局调控艺术、主动控制艺术和灵活控制艺术等。研究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战争控制艺术,对于指导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防御作战的几点启示李辉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劣势武器装备战胜优势武器装备之敌的一场著名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进行了大量的防御作战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其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未来抗击具有高技术优势之敌...  相似文献   

5.
陈辉 《军事史林》2010,(10):3-10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出国作战60周年纪念日,回眸这场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战争,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光荣与自豪。  相似文献   

6.
抗美援朝战争过去 50年了。 50年,弹指一挥间。这场“昨天的战争”留给今天的人们却是太多的启迪,太多的感慨。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站在 50年后中华民族精神重塑的视角审视这场战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是奠定新中国及其军队在世界上的国威、军威的意义深远之战。   一、抗美援朝战争使全世界真正懂得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毛泽东早在 30年代便以充满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话语向世人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5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对朝鲜,对亚洲,乃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面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认识当前国际战略格局调整中的矛盾与斗争,对我军研究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指导,以及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对这场战争的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已较广泛深入的展开,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官方的著作有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以作战为主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和《当代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等,这些著…  相似文献   

8.
郭晨峰 《军事史林》2008,(12):49-50
抗美援朝战争的滚滚硝烟已消散了半个多世纪,而一些当年战争的亲历者都成了耄耋老人。不久前,笔者走访了河北省高碑店市田庄的高福祥老人,通过其讲述自己赴朝作战的一些往事,再现当年我中华好儿女不畏强势、保家卫国的情景,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9.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开赴朝鲜,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但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却定在10月25日,这是有其原由的。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胜了拥有强大优势装备的敌人,其政治工作对战争发挥了强有力的服务保证作用.朝鲜战争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史上又一重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本文通过梳理抗美援朝战争中政治工作的有益经验,旨在对未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作为志愿军党委副书记和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邓华在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期间,进行了符合实际的、具有创造性的战争指导。在战争后期,中央军委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邓华对此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并在战争实践中加以贯彻,从而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也留下很多关于作战指导的报告和经验总结,对于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树安  杨高明 《国防》2010,(5):25-27
“就地就近”一直以来是我国进行战争动员的基本模式,如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以战区的邻近省份为依托进行战争动员;抗美援朝战争,以东北三省为依托进行动员;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以边境地区为依托进行动员。当前,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动员模式应该适应这种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改变过去“就地就近”的动员模式,  相似文献   

13.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与美军互为主要对手,进行的一场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激烈对抗。是我军历史上所经历的现代化程度最高和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强敌最为典型的一场战争。为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一、武器装备落后必然给战争带来许多困难武器装备的优劣强弱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更为突出。武器装备落后必然给战争带来许多困难。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具体表现为:敌有我无,敌多我少,敌好我差,尤其在这场战争的前期(1…  相似文献   

14.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撰、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抗美援朝战争史》,2001年被评为全国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该书具有雄厚的资料基础和扎实的研究基础,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宏篇巨著。一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伊始,被迫同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创造了世界现代史上弱国战胜强国的光辉范例,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亚洲的和平,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历史的重视是基于他对现实的关注 ,在对历史的追寻、梳理和反思中 ,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论述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邓小平文选》3卷中记载了邓小平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九次论述 ,主要涉及战争的实质、战争中的中美力量对比、战争的正义性、中国的主要威胁来自何方、抗美援朝战争与人权问题的联系、对我军建设方向的启示、统一战线、立国政策的政治目的等八个方面 ,给予了我们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新 《军事史林》2023,(7):15-22
<正>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在经济力量和武器装备都处于悬殊的劣势状态下,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其坚强的后勤保障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军的后勤保障体系在这次战争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和飞跃,很多当时的保障模式、运行机制、经验方法等一直沿用至今,一定程度上讲,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启了我军后勤现代化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是从抗美援朝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名志愿军老战士。这场具有世界意义的局部战争,离开我们已经有整整60年了。如果有人问我:“你作为一名志愿军老战士,这场战争留给你的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我可以明确的回答说:“是死亡和胜利。”在朝鲜战场上“死亡”,无论对敌方、对我方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抗美援朝战争 ,是一场中国人民全力以赴和浴血奋战的伟大战争。人民海军在初建阶段 ,基本上不具备成建制、成规模参战的条件。随着战局的发展和需要 ,人民海军积极支援前线 ,并主动请缨参战 ,相继派出快艇、布雷、岸炮部队和指挥人员入朝参战 ,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一批参加抗美援朝的光荣部队和战斗骨干调归海军后 ,在人民海军尔后的作战和现代化建设中 ,发挥了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本文对人民海军支援和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与人民海军的直接联系进行研究 ,填补了该方面研究的空白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能够战胜拥有现代化优势装备和技术的强大敌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好地发扬了军事民主。广泛开展军事民主,成为志愿军"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重要手段,贯穿了志愿军作战的各方面、全过程,达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紧密契合。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开展军事民主工作的经验,对于当今推进我军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仍是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朝鲜战争爆发与否与毛泽东无关;出兵抗美援朝决非毛泽东为"推行世界革命"作出的决策;毛泽东没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设定"超越现实的战略方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决非个别学者所言的"只是心理上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