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行天下     
当兵十载,读过的书不少,想来想去,最近读过的《德行天下》算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了,这本书是徐国良同志的一部力作。作者的军人身份引起了我对《德行天下》这本书的注意,当我第一次翻看时,就被书中的内容所感染。作者题记道出了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同时又点出了我  相似文献   

2.
当我从书架上取阅心爱的《西南民兵》时,仿佛过去的军旅生活又再次燃烧起来,尽管一本《西南民兵》要看  相似文献   

3.
要不是走进预备役部队,我或许不会认识《西南民兵》;要不是我对文学的爱好、写作的追求,我就不可能去读《西南民兵》;要不是我在岁月中渐渐成熟长大,也许我就不会读懂《西南民兵》。 人生就是一本书,而《西南民兵》是一份不需要太多付出,就能够给予启迪、指导工作的好刊物,每月都从不同方面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  相似文献   

4.
出院回到连队,我急匆匆地来到了图书馆,一进门就看到了整齐排列在书架上的《环球军事》,立即冲上前将其全部“占领”,而后按期一字不落地读起来。得知5周年征文的消息,我很想讲讲我的故事。我从小就向往军营,没能够上高中考军校,心里难免有些失落。直到有一天去图书馆看书,我才与“整容”后的《环球军事》不期而遇。泛黄的牛皮纸封页上写有“环球军事”4个黑色粗体大字,打开后才明白,原来是前几期的合订本。当时我如获至宝。我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孩子,这下子总算开了眼界,儿时的梦想被此时的激情点燃,心中充满了期待。这是感激之一。  相似文献   

5.
读完《没有任何借口》、《执行》和《细节决定成败》三本书之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三本难得的好书。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三本书中所推崇的理念,是当今商业化社会中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更为重要的,它是时代的呼唤,工业文明的呼唤!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质要求。三本书对  相似文献   

6.
张翼 《政工学刊》2010,(5):31-31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写了一本书《一生守候》,讲述了他一生刻苦学习相声、表演相声、研究相声的经历。谈到这本书的时候,他动情地说,相声是我一生的事业,我热爱它,我愿意一生都守着它。他的话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7.
徐星 《政工学刊》2013,(6):77-77
《中国道路》这本书是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出版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道路》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这本书不长,10万字,定价20元,既可在书店和网上购买原书,也可在网上下载电子版,如果你嫌麻烦,也可致电给我,我可以把我下载的电子版转发给你。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人问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登山。他意味深长地说:因为山在那里!山高人为峰,当我历经千辛万苦登上最高的山峰后,我以为我征服了高山,征服了一切,其实我发现我只是征服了我自己。这是《军旅英才》这本书给我的感悟。这本书集合了多彩的生活阅历,曲折跌宕的人生奋进过程,丰满各异的真实形象和血汗蒸腾的独特性格。每一位成功者都是一部  相似文献   

9.
一路上有你     
邹森 《中国民兵》2007,(9):53-53
年近四十,我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呆在书房,回味自己走过的路;翻翻书架上自己装订的13本《中国民兵》合订本和10本个人新闻报道剪贴本,不禁时有感慨。我由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有人说是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可只有我自己清楚;一路走来,是《中国民兵》伴我成长,是它无言的鞭策、鼓励、教诲圆了我的梦。  相似文献   

10.
自知、自信方得高尚人生何正文(南京军区某部52分队主任)最喜欢读的图书(文章):《红岩》《红岩》给了我激情。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战争年代的另一片战场。没有硝烟,有的是一批可敬的地下共产党员与敌人激烈持久的斗智斗勇。他们心中充满了对革命的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的光辉普照全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子兵法》的光辉普照全球高殿芳《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兵学巨著,我在上中学时就读过这本书。15年前,我阅读了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坚司所著《孙子思想史的研究》,由此引发对《孙子兵法》的浓厚兴趣,并开始潜心研究。在职期间只能工余阅读,不能深入研究,离休...  相似文献   

12.
我去县人武部找“扶贫部长”杨云飞,临别时,他赠我5本《西南民兵》,并鼓励我多写稿。我非常感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西南民兵》成为杨部长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爱不释手地看起期待已久的《西南民兵》,被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所吸引。读罢《苗岭千里摆战场百万民兵铸  相似文献   

13.
天宝老师出了本东西,就是叫《别以为我什么都不会干》的这本书。一看书名我就笑,向谁宣誓呢,不是他的性格啊。我之所以把天宝叫老师,是尊敬;他每次见面或打电话,叫我“李老师”,有点讽刺,  相似文献   

14.
爱不释手一往情深杜乃华我是由一名技术干部改行从事政治工作的。由于业务不精,素质不高,尽管工作上很勤奋,但难以得心应手,有时还会欲速不达,事倍功半。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工作能力,我考入了海军政治学院基层政工班。当我第一次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政工学刊》时...  相似文献   

15.
买一本书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不只因为《这是你的船》的书名勾起了我舰艇生活的记忆,而且我与作者迈克尔·阿伯拉肖夫一样都曾舰艇军官。“这是你的船”,这句平淡无奇的话,正验证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道理,当阿伯拉肖夫——  相似文献   

16.
1937年,由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采写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出版,中国共产党真实情况首次向外界公布。这本书尽管读过多遍,但每次品读都有不同的收获。我认为,这本书最可贵之处是一位西方记者客观的叙述,所描写的人物与事件没有刻意拔高和贬低,没有带着傲慢与偏见,而是以一种平行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充满信仰和理想、青春和激情、乐观和勤  相似文献   

17.
一位同事说:“市面上正在卖一本畅销书,书名叫《从哑女到神童》,听说是介绍自学成才事迹的。”回到家里,和女儿说起此事,女儿对这本书也很感兴趣。于是,第二天我到书店买了一本。《从哑女到神童》这本书篇幅不是很长,我读了整整一个晚上,看完后仍没睡意,完全陶醉在故事情节之中,被书中主人公周玲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一个聋哑女童成长为硕士研究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写出了自己的专著。一个残疾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健全人来说应该作何感想呢?周玲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身体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有缺陷;只要认识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爱拼才会赢     
1998年冬天,带着高考落榜的失意,我来到西北戈壁一座偏僻的营区。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一个全团最苦的步兵连队。训练执勤之余,面对一排排的营房,我时常一个人发愣。班长看到后,主动找我谈心,并送给我几本书。回到宿舍后,我拿起一本书随手翻了几下,一篇名为《扛船赶路》的  相似文献   

19.
超脱与沉重     
一度,我很喜欢诗歌、思想、哲学、科学史这些被一些人认为是虚头八脑的东西。由此,被误认为是“文学青年”。然而还是喜欢读书。一位朋友在我17岁生日那天送我一本书《沉重的肉身》,副题是“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这是什么名字啊。“现代性”“叙事”“纬语”,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我高中毕业时,县人武部正对外招考报道员。人武部政委看过我发表的一些作品后。建议将我破格录取。从此我便开始接触民兵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政委看我“不上路子”。就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中国民兵》递给我,让我“好好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