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指导员叫我到办公室,鼓励我报考军校。看到桌上厚厚的一叠《政工学刊》,便向指导员要了一本翻翻,这一翻就是10年。这10年中指导员已经成为大队政治处主任,我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员。这期间《政工学刊》帮我解答了很多疑惑,  相似文献   

2.
仿佛是一眨眼,又像是无数日夜,2020年,是我兵龄的八岁生日。这八年,是我从士兵、军校学员到士官的转变,也为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烙下了迷彩的印记。2011年12月1日,这一天是我离开家乡参军的日子,也是我成为一名海军女兵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穿上崭新军装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了如山的责任和如海的包容。我爱这身军装,是它开启了我的梦想和新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感谢     
1965年,我22岁,独自从北京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塔里木河流域,在那里工作了8年;后辗转调入北京工作至今。我在相隔了25年后的1999年夏天回过一次新疆。我一辈子没当过官,但那次让我临时当了一回中国作家协会采风团的团长。前不久又从农一师知晓,今年8月要纪念农一师成立50周年,于是我又琢磨起能否再回一次新疆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在漫长的实习生涯中,我工作的重心就是收集资料、整理报刊。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结识了《兵团建设》,一篇篇励志的佳作激荡在我心灵深处,一个个真实的榜样屹立于脑海之中。这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觉得从事新闻工作是一份莫大的荣耀。转眼间5年过去了,我在《兵团建设》这块沃土上汲取的养分,滋润着我在新闻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王周     
正232魅力编号【这样的我】我出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特招入伍九年来从一名懵懂女孩成长为一名女军人。军营生活磨砺了我的意志,塑造了我的品格,增强了我的本领,让我的身上多了一股飒爽之气。热心肠的我还是大家的‘‘知心大姐",无论是头  相似文献   

6.
梦里,我又回到了罗家坪。这是位于云南省马关县东南部靠近边境的一座大山,海拔2000多米。是的,这就是我的老连队驻守的地方。我在这里待了3年。3年时间虽然不长,却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5月的一天,我重回罗家坪。从文山出发,几经峰回路转,就到了被大山环抱的某边防连。如同平常,罗家坪依然一片雾海。这里一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被大雾笼罩,又称"雾的王国"。知道我要来,战友们几天前便晾晒了被褥,但招待室依然弥漫着潮湿发霉的味道。连长正带人吃力地抬着储物柜,  相似文献   

7.
张草 《环球军事》2012,(8):71-71
我阅读贵刊已经有5年了,记得我在读初三时.偶然获得了一本2004年7月份的《环球军事》.书中精美的图片,内容丰富的时政要闻,宽广的视角,让我一下子迷上了它。很快,我进入了高中。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12,(12):47
读者:我是一名在兵团生活工作了近40年的"五七工"。2007年,老伴退休,由于我没有生活来源,就回到了内地投靠女儿,户口也随迁了。2010年,我已61岁,兵团开始执行"五七工"缴费参保政策,我能否享受这一政策?编辑部:根据《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精神,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  相似文献   

9.
从小我就立志要穿上黄军装,1964年终于如愿以偿。经过几年军队生活的磨炼,学到了很多军事知识,1970年我退伍回乡后,第二年被任命为厂武装部干事。当我又一次穿上军装的时候,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一晃眼,在武装工作岗位上一干又是12年。12年的风风雨雨,武装工作也经历了企业机构的整编,调整、合并、撤销、恢复的严峻考验。不管我在何方、身置何门,武装工作都永远伴随着我。 1988年元月我调厂行政科当房产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主任走完了87年的人生道路,溘然仙逝,噩耗传来,无比悲痛。许多天我竟日日徘徊,无所从事,恩师的前尘往事一幕幕掠现,不禁泪雨滂沱。(一)时光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天,我所在单位的一位科技参谋拿着一封信让我看,信是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朱光亚写给我的,大致内容是称赞我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认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时我深受感动,这么一位我深深敬仰又不曾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开口叫爸爸,是在我四岁那一年。因为那一年,我和妈妈一起随军了。自从我们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沟后,一切便与在家时不同了,除了我和妈妈得住在家属队外,我还要面临一个难题——叫爸爸。不知为什么,也许是因为爸爸太忙,我们娘俩一年难得见他一次,打我认人开始,就从不肯叫爸爸,而总以“叔叔”代替。爸爸呢,难得见我,也从不勉强。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八日凌晨三时,我骤然醒来,外面大雨如注。我努力想接着睡,但是睡意全消,我起身读开了隆美尔的《步兵进攻》一书。我碰巧翻到记述一九一四年九月雨中交战的章节。这使我疑虑顿消,因为我想德国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  相似文献   

13.
我的身体一直很好,究其原因有两条:一是遗传,父母给了我一付好身板。四肢五官,五脏六腑,全身各个“零、部件”完整无缺,功能良好,这是先天因素。二是因为有了第一条,我在1960年被选调为飞行员。这以后的25年里,半年一次小体检,一年一次大体检,两年一次疗养。每天有专门的体育锻炼时间,就餐有专门的“空勤灶”,营养与卫生保健有航空军医负责,这是后天因素。1986年我从飞行  相似文献   

14.
低调的调解     
韩旭东 《环球军事》2012,(10):71-71
2011年春节,同事家中有事占用了休假名额,我多年想春节回家团聚一次的愿望再一次破灭。对此,已经盼了几年的妻子实在是不能理解,她朝我大吵大闹,无论我作何解释都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5.
与《西南民兵》结识是我从事武裝工作后的一次偶然机会,她竟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忠实伴侣。1992年12月,我从西藏那曲军分区退伍回家后,走上了武装岗位。我带着十足的兵味和雄心壮志,想干出一番事业,但地方武装工作与当兵带兵不是一回事,让我不知怎么干。1993年8月的一天上午,我心不在焉地从书柜里抽出一本杂志往办公桌  相似文献   

16.
方滨 《解放军生活》2011,(12):48-49
秋季对飞行训练来说是一年的黄金季节,不少高难科目需要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完成。在一个秋天的清晨,我完成了团里首次组织的空中加油训练,实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蓝天之吻"。飞起的心情很沉重我清晰地记得,那天下达完开飞前指示后,天还没完全亮,我拎着头盔,戴着剩余的一丝晨曦走向飞机。和我搭了两年多班子的政委,每次飞行都习惯地送我上飞机。他  相似文献   

17.
听完时政委一番话,我百感交集,一股组织关爱的暖流顿时涌上了心头。1993年,我在航空兵某团机务大队担任飞参师。机务工作很辛苦,保障飞行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腿疼。那时,一些机务干部想调离机务岗位,但我还是铆在飞参判读战位上,潜心研究保障飞机。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年年初我回家乡休假,就在这时团里竞推荐我到  相似文献   

18.
荀律师:我是一名士官,我女朋友的户口在我的入伍所在地,我们谈恋爱已经3年多了,今年准备结婚。可是,她今年又考上了我部队驻地一所大学的研究生,这个月已经按学校规定把户口迁到了学校。请问:我这种情况算不算在驻地找对象?——沈阳军区王林  相似文献   

19.
1956年,我16岁。那年我偷拿了家里的户口簿,背着父母悄悄登上了从郑州开出的火车,一路颠簸来到新疆。在农七师(现七师)工作了一年后,我来到农一师(现一师)九团。在这里参加开荒的那段岁月,令我终生难忘。与我同来九团的有两三百人,除了复转军人,80%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和姑娘。我们被分成两个连队,按部队建制,每个连设排和班,10人一个班,吃住劳动  相似文献   

20.
缪维斯  陈晨  孔鹏 《军事历史》2023,(5):121-124
<正>一、难忘的参军经历1939年,我老家江苏灌云海啸遭水灾,家里房子倒了,土地也没了,家里人都跑到根据地去逃荒,而我在1941年2月选择去了我姨家。我姨家在游击区,表哥是地下党,他有的时候需要运送弹药、信件,就让我去,在他的影响下我成了一名地下交通员。后来游击区地下党因叛徒出卖遭到破坏,我只好选择去当兵,在滨海县中队休养所当看护员,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我在休养所学习了半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