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正>东北亚是当今世界最特殊的地域。由于这一地区存在着复杂的国家关系,特别是冷战遗留下来的思维和区域现状,导致各种安全机制与模式多重并存,超级大国主导着区域安全事务,拥有共同认知的安全理念缺失,多种纷争制约着区域安全合作等,造成东北亚地区至今没有一个多边的安全机制。东北亚作为特殊的国际区域,存在着复杂的现实问题和复杂的国家关系。东北亚重要国家主要包括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朝鲜。美俄虽然分别在北美和欧洲,  相似文献   

2.
丁建兵 《环球军事》2008,(12):16-17
最近,美国又抛出了建立以美.韩,日三国为核心的,有“东亚北约”之称的“东亚联合安全实体”构想,并伺机向亚洲其他国家辐射,以保住其在亚太的影响力。但韩日在防务合作上从来互不买账,美日防务合作近来也龃龉不断,加上韩国近来因牛肉问题而引发的反美风潮,预示着“美韩日防务同盟”恐难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一年中,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其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各国强烈需求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据估计,东南亚各国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均达到8%以上,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二是地区政治组织和安全对话活动在维护安全形势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东盟作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上协调合作的区域性组织,增强了东南亚地区国家间利益联系的纽带,这一地区的国家也以东盟组织为依托,与美、日、澳、欧盟建立了全面对话伙伴关系。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也一道成为东盟新的对话伙伴国。三是各国内部安全事务也向有利于地区稳定的方向发展。比如,柬埔寨向实现全民族和解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菲律宾棉兰老岛长达24年的战乱已告结束。  相似文献   

4.
杨洪江 《环球军事》2009,(13):16-18
近期,朝鲜核试等举动不仅将半岛局势推向极度紧张,而且对东北亚安全格局带来了深刻冲击。在朝鲜的强烈刺激之下,美、韩、目等国纷纷加紧整军备战,以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局势。由朝鲜引发的这种东北亚地区军备竞赛态势已经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雅慧 《环球军事》2011,(20):18-19
东亚地区(包括东北亚、东南亚)是世界上少数因冷战遗留问题而存在潜在冲突的地区,虽然近几十年地区安全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有的地区安全模式和结构依然无法有效缓解地区局势紧张,安全合作机制面临两大困境。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所谓的“以联盟为主线的亚太安全体制”,是造成冲突和紧张的根源之一,而东盟作为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主导...  相似文献   

6.
国防要闻     
美俄签署控制肩扛式防空导弹协议在美俄首脑会议举行期间,美国国务卿赖斯与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2月24日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签署了《关于加强控制便携式防空武器系统合作协议》,以防止肩扛式导弹落入恐怖分子或犯罪分子手中,进而威胁国际航空安全。美俄双方当天发布新闻公报说,签署协议的目的之一是促进销毁便携式防空武器系统。根据该协议,美俄两国还将交换有关肩扛式导弹销售与扩散到第三国的信息。公报同时认为,协议的签署是俄美两国战略合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美军举行“施里弗-3”太空战模拟演习2005年2月5日-11日,美军…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由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与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军队、地方防务机构的36名学者,就国际战略格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地区安全机制的现状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防政策等问题展开了对话。本文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8月14日晚,波兰和美国在华沙就美在波建立反导基地问题突然达成协议。15日,俄罗斯方面警告说,波美反导协议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它将令波兰卷入不断升级的俄美对抗。波美关于在波建立反导基地的谈判早从去年1月就已开始,久拖不决的谈判如今何以骤然完成?饿罗斯的担忧是否又是“杞人忧天”?  相似文献   

9.
1998年11月,一波三折的韩、朝、中、美四方会谈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期待着朝鲜半岛持久和平的早日到来。反观东北亚地区我们不难发现,这里还存在着大量不稳定因素。区内各国在领土、自然资源及捕渔权问题上纠纷频生,加上区外强权的介入,东北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集结地之一。韩国地处东北亚北部,东、西、南三面环海。与日本、中国隔海相望,北部以38度纬线为界与朝鲜相临。特定的地理环境使韩国十  相似文献   

10.
国伟 《宁夏科技》2001,(9):28-31
6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会晤,就导弹防御问题进行磋商。这次俄美首脑会晤,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俄美并没有在这次会晤中解决双方的严重分歧。普京在会晤中重申了俄罗斯对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贯立场,即:“反导条约”是国际安全的基石。布什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俄罗斯不是美国的敌人,实际上这次会晤使我相信,俄罗斯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强大的伙伴和朋友”。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段,日韩双方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主权问题展开激烈交锋,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可就在一个多月前的3月 7日,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威廉·法伦曾建议美国突破现行与日韩分别建立的双边同盟关系,推动“韩日美3边军事合作”。驻韩美军司令伯韦尔·贝尔也透露,美日韩“三角”军事合作应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些观点基本上得到美国军政高层的赞同。于是,打造东亚军事“铁三角”,便成为美未来东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5月1日下午,美国、日本两国外长、防长参加的“2 2”安全保障会议在华盛顿举行,日本防务相久间章生在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会谈时要求美方提供F-22A“猛禽”战机的相关信息。久间章生此举意味着日美就自卫队下一代主力战机的谈判正式开始。有专家指出,如果美国向日本出售F-22A,不仅能增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斗力,甚至会对东北亚的军事平衡产生重大变化,导致过去20年相对保持均衡的东北亚各国的战力格局被打破,从而引发朝鲜半岛周边国家和地区为增强空军战斗力而展开激烈的军备竞争。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初期,美俄关系曾经有过短暂而一厢情愿的“热恋期”。然而,随着美国推行“防俄、限俄”政策,俄对美的幻想破灭,逐渐与美拉开了距离。1996年,美俄之间矛盾进一步增多,磨擦进一步加剧。美对俄施加压力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北约东扩。前不久,美国总统克林顿宣称,在2000年实施东扩计划,美国国会决定给予匈牙利、波兰、捷克三国6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为其加入北约做准备。二是美国为在俄罗斯周边建立一个遏制与平衡体系,竭力向独联体渗透。不仅乌克兰成为美对外援助的第四大受援国,而且还取消对哈萨克斯坦等六个前苏联国家的武器禁运。由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5-5
“我们已经得知美俄两国总统就尽早缔结削减核武器条约所作出的承诺……美俄拥有世界上95%的核武器,俄美削减战略武器是全球裁减军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鼓励美国与俄罗斯快速完成谈判。这(美俄签署新条约)将是裁减军备事业的一大成就。” ——法国外交部2009年12月7日敦促美国与俄罗斯尽快就削减战略武器达成新条约。  相似文献   

15.
北约东扩,日美军事合作升级,国际关系中军事同盟进一步强化,新干涉主义抬头;科索沃战争使美俄关系恶化,军控与裁军合作出现困难;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使中美军控对话陷于停顿;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安全体系和以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为基础的国际法原则遭到挑战,广大中小国家的安全感降低,普遍裁军缺乏动力;特别是美国为谋求世界霸权和绝对安全,不断强化军事优势,扩张军事实力,致使国际军控与裁军的基础进一步遭到破坏。上述事态,严重破坏了国际军控与裁军的基础。尽管国际社会推动裁军的努力并未终止,在个别领域也有某些进展,但从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是世界上大国利益较量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因此韩国所处的战略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它与朝鲜对峙了几十年,国内驻扎有大量的美军,虽说与日、美等国结盟,意识形态也基本相同,但由于历史上及二战中曾被日本侵占,特别是与日本存在着海域划界及独岛争端等问题,再加上日本近年来大力发展海军装备,因此韩国与日本的“感情”是复杂而又矛盾的。2008年10月7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在韩南部港口城市釜山检阅海军舰队时说:“韩国海军应该在全球打击恐怖主义和海盗的战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的失效重创了本就脆弱的国际军控体系,对美俄战略稳定和全球军事安全带来消极影响,国际军控合作和全球军事安全迫切需要重构新的军控体系。本文立足当前国际军控现状,在分析美俄“退约”背后各方战略考量及国际军控面临的挑战,如“美国优先”理念下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国际军控体系自身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和新军事革命给全球安全增添新的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全球安全共识、以大国责任和义务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军控体系和以多边军控体系循序推进国际军控进程等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推动国际军控合作,建立更为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军控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2月30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就乌克兰问题持续对峙的紧张状态进行降温磋商.2022年1月10日,美国副国务卿舍曼与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安全对话.双方就核军备控制、北约和乌克兰问题展开谈判,7个小时的会谈,仅在少部分领域"达成一致".随后,1月12日和1月13日,俄又在布鲁塞...  相似文献   

19.
彭彰年 《国防》2002,(8):29-31
2002年5月23日~26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上任以来的首度访问,除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外,双方还发表了《美俄新关系联合宣言》、《美俄反恐声明》等一系列协议和声明。俄美关系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路曲折,分合演绎 自冷战结束,俄罗斯便开始了融入西方的进程。十几年,俄美关系一路曲折走来。从90年代初一段短暂的“蜜月”到90年代中后期的“冷和平”直至今日美俄新的战略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从1999年开始,朝韩双方围绕延坪岛及“北方界线”海域共发生了10余次冲突,近年来双方变本加厉,以致出现双方相互炮击的事件。朝鲜之所以敢以“超强硬”的不惜以战争边缘的姿态对抗韩军方实施的“护国演习”,是因为朝鲜深知,朝鲜半岛争端不仅仅是朝韩两国的对抗,更是该地区大国关注的焦点,中国、俄罗斯、美国、乃至韩国均不希望看到大规模战争的爆发,炮击事件必将引起中、美、俄等大国的关注,从而使朝鲜获得外交上的主动权和回旋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